ZKX's LAB

在自然中发现数学是美丽

2020-07-16知识9

美学原理论述题什么是科学美?它与自然美有什么关系? 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科学美是中小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科学美的意义科学美感是指具有科学美的事物作用于审美者。在其内心世界激起欢乐和愉悦等特殊心理感受。在科学认识和探讨中能唤起科学美感,这对科学家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说:“科学家研究自然,并非因为这样做有用处。他所以研究它,是因为他从中能得到乐趣。他所以能得到乐趣,那是因为它美。爱因斯坦在分析自己科学感受时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是美和真。科学美的客观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科学家大都有科学美的审美感受。因此,科学学习就不但是一种科学认知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感知过程。如果在科学学习中,能把求知和审美结合起来,以美求知就会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学习负担,增长才干,获得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2.科学美的内涵科学美又称科学理论美,包括科学实验美。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是客观物质运动生活中的数学美 浅谈数学中的美【摘要】:“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们就会呈现出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关键词】:简洁美;符号美,抽象美,统一美;数学的美丽在那? 欧拉是“数学界的莎士比亚”,在1707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在瑞士的巴塞尔来到了人间,正是这样一个天才,他将改变数学史,整个科学史,甚至是人类历史。我不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的两个发现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第四自然段的第三句),问题紧急!!! 这项伟大自然的发现,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望采纳~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吗,为什么说“生活处处皆数学”? 不说别的,我们就来谈谈黄金分割。一、什么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指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整体部分的比值等于较小部分与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约为0.618。这个比例被公认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一)建筑中的黄金分割黄金分割被认为是建筑和艺术中最理想的比例。建筑师们对数字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近世纪的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甚至,大多数门窗的宽长之比也是0.618。古希腊巴特农神庙是举世闻名的完美建筑,它的高和宽的比是0.618。至今这还是世界最美丽的建筑之一,这神庙建筑于古希腊数学繁荣的年代,并且它的美丽就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法则上的。如果我们在巴特农神庙周围描一个矩形,那么发现,它的长是宽的大约1.6倍,这种矩形称为黄金矩形。建筑师们发现,按这样的比例来设计殿堂,殿堂更加雄伟、美丽。(二)人体比例与黄金分割肚脐是人体身高理想的分割点,即脚底到肚脐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越接近0.618(黄金分割比)越能给人美感。断臂维纳斯为什么代表最优美的身段?古希腊女神维纳斯塑像的躯干与身高比非常接近0.618,基本符合黄金分割,因而被认为是代表了最优美的数学里的 e 为什么叫做自然底数?是不是自然界里什么东西恰好是 e? http://www. guokr.com/article/50264 / 假定有一种单细胞生物,它每过24小时分裂一次。那么很显然,这种生物的数量,每天都会翻一倍。今天是1个,明天就是2个,后天就是4个大自然中有哪些“动物数学家”,急需!快点!不要抄袭!多说一点!!! 蜜蜂中的“建筑师”—工蜂。它们建造的巢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则是封闭的六角棱锥体,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有趣的是无论哪个蜂巢,组成底盘的菱形的所有钝角都等于109度28分,所有锐角都等于70度32分,这个数据与数学家确认的“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菱形容器”的数据一分不差。蚂蚁的计算本领也十分高明。英国科学家亨斯顿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只死蚱蜢按“4、2、1”的体积切成三块,当蚂蚁发现这三块食物40分钟后,分别聚集在食物边的数量比恰好也是“4、2、1”。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或圆规也很难画得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猫在冬天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鼹鼠几乎是瞎眼,但它在地底下挖掘的隧道,总是沿着90度转弯。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排成“人”字形迁徙,而这“人”字形的夹角永远是110度。据科学家表明,这“人”字形夹角的一半恰好是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这是巧合还是大自然的某种默契?至今还是不解之谜。数学里的自然底数e是怎么来的? 自然常数由18世纪的大数学家欧拉推广开来,所以这个数又被称为欧拉数,用字母e表示。e在数学中非常重要,通常会用到以e为底的对数,所以这个数又被称为自然底数。自然常数e源自银行对复利的计算。假如你有1元钱存在银行里,银行的年利率为100%。那么,在一年后,你的资产将变为(1+1)^1元=2元。如果银行换一种利息计算方式,半年结算一次利息,并且半年利率为50%。那么,在一年后,你的资产将变为(1+0.5)^2元=2.25元。如果是每个月结算一次利息,并且月利率为1/12。那么,在一年后,你的资产将变为(1+1/12)^12元=2.61元。如果是每天结算一次利息,并且天利率为1/365。那么,在一年后(不考虑闰年),你的资产将变为(1+1/365)^365元=2.71元。可以看到,利息的结算周期越短,最终回报越多。观察规律可得,这种利息的计算通式为(1+1/n)^n。既然利息结算周期越短收益越多,那么,如果每时每刻都在结算利息,即n趋于无穷大,最终的收益会是多少?也会变得无穷大吗?事实上,当n趋于无穷大时,(1+1/n)^n等于一个常数,其大小为2.7182818284…。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常数定义为自然常数。数学家证明,自然常数是一个无理数,同时也是一个超越数(不能用整系数代数方程来表示的实数)。数学充满了自然界,整个自然界都可找到数学的魔法,美丽的花朵很多都是魔法数学的图案组成。 接下面 彩虹数学之美的内容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来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简言之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既所谓数学美源。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关系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扩展资料:数学美有别与其它的美,它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妙的声音,没有动感的画面,它却是一种独特的知美。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道一切。大多数的数学家会由他们的工作及一般数学里得出美学的喜悦。他们形容数学是美丽的来表示这种喜悦。有时,数学家会形容数学是一种艺术的形式,或至少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通常拿来和音乐和诗歌相比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