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种元素 发射光谱测铁条件

2020-07-21知识9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种元素 方法提要利用ICP-AES法较高的灵敏度、较宽的动态线性范围及多元素检测能力,进行水样中多元素测定。本法适用于水源水中的铝、砷、钡、铍、硼、镉、钙、铬、钴、铜、铁、铅、锂、镁、锰、钼、镍、钾、硅、钠、锶、钡、锌和磷含量的测定。本法对各种元素的测量波长及检测下限列于表81.23。表81.23 分析波长及测定下限注:测定限数据仅供参考,不同型号仪器灵敏度有差别。仪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试剂硝酸。各元素标准储备溶液ρ(B)=1.00mg/mL所有被测元素均用光谱纯金属或化合物配制,或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硅的标准储备溶液用碳酸钠或过氧化钠熔融配制,碱性介质保存由单元素标准储备溶液按表81.24稀释混合,配制混合标准工作溶液。表81.24 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元素分组及浓度注:SiO2换算为H2SiO3乘以系数1.3。介质φ(HNO3)=5%。分析步骤按照常规仪器操作条件,开机点燃等离子体,稳定20min。以(5+95)HNO3为低点,各混合标准溶液为高点,对仪器进行校准,得到各待测元素的校准曲线。然后分析试样,每测定10个试样,回测一次混合标准溶液(或实验室水分析监控样),以确认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通过软件对原始数据作背景扣除和谱线干扰校正,给出水样分析。何谓原子发射光谱?它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特点? 工作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法(AES),是利用原子或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受激而发射的特征光谱来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根据激发机理不同,原子发射光谱有3种类型:①原子的核外光学电子在受热能和电能激发而发射的光谱,通常所称的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指以电弧、电火花和电火焰(如ICP等)为激发光源来得到原子光谱的分析方法。以化学火焰为激发光源来得到原子发射光谱的,专称为火焰光度法。②原子核外光学电子受到光能激发而发射的光谱,称为原子荧光。③原子受到X射线光子或其他微观粒子激发使内层电子电离而出现空穴,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同时产生次级X射线即X射线荧光。在通常的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原子受到激发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激发态原子是不稳定的,平均寿命为10-10~10-8秒。随后激发原子就要跃迁回到低能态或基态,同时释放出多余的能量,如果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能量,该能量就是释放光子的能量。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是量子化的,因此伴随电子跃迁而释放的光子能量就等于电子发生跃迁的两能级的能量差。根据谱线的特征频率和特征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常用的光谱定性分析方法有铁光谱比较法和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原子发射光谱的谱线强度I与试样中。在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分析法中为什么选铁谱作为标准? 为什么选铁谱?(1)谱线多:在210~660nm范围内有数千条谱线;(2)谱线间距离分配均匀:容易对比,适用面广;(3)定位准确:已准确测量了铁谱每一条谱线的波长。标准谱图:将其他元素的分析线标记在铁谱上,铁谱起到标尺的作用。谱线检查:将试样与纯铁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摄谱,将两谱片在映谱器(放大器)上对齐、放大20倍,检查待测元素的分析线是否存在,并与标准谱图对比确定。可同时进行多元素测定。原子发射光谱法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异同??? 利用原子或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受激而发射的特征光谱来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根据激发机理不同,原子发射光谱有3种类型:① 原子的核外光学电子在受热能和电能激发而。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的原理和用途? 仪器介绍 ICP2000是天瑞仪器公司经多年技术积累而开发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用于测定各种物质(可溶解于盐酸、硝酸、氢氟酸等)中常量、微量、痕量金属元素或非。油品检测项目的标准有哪些 1、GB/T 1995-1998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数法 本标准规定了由40℃和100℃运动粘度计算润滑油及有关物质粘度指数的方法。2、GB/T 17476-1998 使用。

#耦合系数#光谱仪#氢原子#原子光谱#光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