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唐代大藏书家

2020-07-16知识6

中国古代藏书包含哪四个分支 经史子集我国古代图书分为四部,即“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具体划分如下: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纪、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纪》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集部: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1.C;2.D;3.B;4.A;(1)“藏书楼”之名,实为泛指。(2)说的是藏书楼的作用与影响。(3)迄今保存下来的明代藏书楼数量不多。(4)至今藏书楼仍有其使用价值。为何说陈振孙是大藏书家? 陈振孙,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少年时期就勤奋好学。陈振孙生性喜好藏书,以藏书而闻名,先后从事藏书活动长达40年。在通判兴化军做官时,先后寻访购买和传抄了当地的藏书家李馥,方渐,郑樵,林霆等人的藏书,在江西南城担任县令的时候,在当地有藏书家,他便抄写摘录了许多难得一见的藏书。比如说唐代元度编撰的《九经字样》,是五代时期刊刻印刷的古京本。而且还借阅抄录了官方严令禁止刻印发行的图书,比如《奉诏集》,《龙飞录》,《思陵录》等等书籍。全部都是非常珍贵的藏书,珍藏版,取名叫“直斋”。陈振孙不仅仅只是在莆田收书,在他之前曾任职过的地方,浙江,江西,福建,都曾不辞辛劳地向当地的学者以及藏书家请教,购买和传抄典章书籍,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收藏和视野。经过数十年对藏书的深刻印象以及材料的累积,他将自己对于古代书籍的整理探究的心得,仿照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撰写编成了《直斋书录解题》,这也是我国第二部非常著名的私家藏书目录,对古代目录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研究心目录学,陈振孙对于理学也很有研究。唐代秘书省和秘阁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藏书 古代藏书和书籍几乎是同时出现的。据《史记》等书记载,早在周代就已有“藏室”之类的藏书机构和“史”、“太史”等负责管理藏书的官吏了。关于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谢邀!1、《新唐书》载李渊“体有三乳”,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见到李渊,“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我国古代的藏书情况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两干多年前。从周朝的王室文库到秦汉时期的石室、金匮、石渠阁、天禄阁、兰台、东观等等,都足国家级的藏书楼。历代统泊者和学者都非常重视书辅的收藏、研究和整理,版本目录、校勘集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到了清朝此项事业引非常发达,清政府拥有七大藏书楼,皆以文字为首,第二个字为水字旁,象征着中华文化源流流长,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溯阁、文谰阁。\\搜集了当时几乎全部的书籍。随着封建文化的繁荣,在官府藏书之外,从南北朝时代起,出现了私人藏书家建造藏书楼的现象。到唐代,私人藏书家开始为藏书楼命名。到了宋代书院大兴,又出现了书院藏书的现象。在当时最著名的四人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里均有大量的藏书。但是不论上述哪—.类藏书机构都足以藏为主,书只供皇帝、王公大臣享用,只供士大夫阶层著书立说而用,一般儒生和老百姓是很难看到的。而且所藏的书籍因受到中国传统学术门类结构的制约,读经、解经的书籍占了压倒多数,自然科学、工艺技术方面的书籍很少。由于文化信息传播的渠道和范围受到限制,占代藏;t5楼的图;t5利用律极低,社会教育唐宋八大家有几个是唐朝的? 答:两位,韩愈,柳宗元。其他6位是宋代的。大衍行是唐代那个佛学家写的? 一行法师 一行,是我国古代有数的天文学家,也是密宗教理的组织者。他生于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圆寂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十月,年仅四十五岁。一行原籍魏州昌乐县唐代在漆器工艺上有哪些发展? 唐代在两汉金银扣器的基础上发展为“金银平脱”。就是把金银薄片雕成花纹胶粘在漆胎上,上漆后经打磨推光,现出闪闪发光的金银花纹,和漆面平托于器表,十分考究。唐代又创制“剔红”技术,把朱漆层层涂在木或金属胎上,每上一道漆就用刀剔出深浅花纹图案,显出有立体感的图像。同时用蚌壳、玉石装饰在漆面上的螺钿也相当发展。五代时候的藏书家朱遵度为了总结历代漆工的经验,写出《漆经》一书,是最早的漆工专著。可惜,这样一部重要的书后来竟没有流传下来。唐代的剔红在宋元时期很盛行,又称“雕红”,底胎用贵金属。类器物至今仍有传世,确实名不虚传。还有一种叫“犀皮”的漆器,也以宋代所制的比较好,涂的是朱黑黄三色漆,和犀牛皮很相像。中国十大藏书家,可有绢书收藏? 中国十大藏书家,有没有古籍这个问题真的不是我们能够去回答的。毕竟像收集古籍这样的事情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来讲一下收藏的最高境界是怎么样的津门著名藏书家曲振明回忆当年“读书之难”时,连连感叹“羡慕生活在书籍海洋中的年轻人。他感慨道,有书读的日子真的太幸福了。“我上学的时候,能够读到的小说只有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金敬迈《欧阳海之歌》,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少数几部。由于无书可读,借书、读书成为他少年时的奢望与追求。“我曾有一张市图书馆的借书卡,但外借图书少得可怜,只能借到鲁迅、高尔基和法捷耶夫等少数作家的作品。许多文学名著只能依靠朋友之间串换,当时能读到一本完整的书十分不容易。因此经常看一些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书。“30多年前想看书是要付出代价的。谈笑间,曲振明忆起青年时期百般求书的经历仍记忆犹新。“记得曾从同学手中借到一册钢笔手抄本《一绺金黄色的头发》,于是让所有想看书的人帮助抄写。就这样,大家进行分工抄写,又传抄成一册。读书之难使他幻想着将来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尽情地享受坐拥书城的乐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为一种心灵活动,读书历来被视为雅事乐事。古人说

#陈振孙#唐宋八大家#读书#文化#唐朝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