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孤求败用剑折射的“成功五境”
精读《神雕侠侣》,对剑魔独孤求败用过的四把剑感触颇深。
书中交代,独孤求败的剑冢里葬着自己一生用过的四把剑:
——第一把剑是把无坚不摧的无名宝剑,青光闪闪,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独孤求败用这把剑在二十岁之前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把剑名叫“紫薇软剑”,独孤求败三十岁之前所用,但因为误伤了义士,悔恨无已,被其弃之深谷。
——第三把剑名叫“玄铁重剑”,通体黝黑,沉重之极,不下七八十斤,更有意思的是剑锋未开,剑尖呈半球状,独孤求败四十岁之前所用。
——第四把剑是把朴实无华的木剑,拿在手里轻飘飘的浑似无物,是独孤求败四十岁之后所用。
看完此节,喽哥掩卷沉思,心有所悟——
独孤求败在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的宝剑,从无坚不摧的无名剑,到华贵精致的的紫薇软剑(光听名字就很拉风有木有),再到外表沉重笨拙的玄铁重剑,最后到质朴无华的木剑,喽哥理解,这不仅仅是独孤求败所用之剑的外形材质发生变化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随着独孤求败年齿、阅历、武功的增长,其心态、审美以及对成功的定义发生了变化。
正是从独孤求败这四把从弱冠到暮年用过的剑中,喽哥读到了“成功五境”——
第一重境界:少年争胜。
少年剑未配妥,出门即是江湖。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争胜负”。
十六七岁的年纪,血气方刚,凡事与人争胜,必须分出高下。
这像极了独孤求败的第一把无名宝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
大概在彼时独孤求败的眼里,“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在他的心里,只有打败对手才算是成功。总想着打遍天下无敌手,总是想着再进一步、再高一层,就如掌中剑一般,只求刚猛精进,只求克敌制胜,只求剑胜一招。
这种悍不畏死、誓争第一的冲劲,像极了古今所有努力奋进的少年。
第二重境界:青年争美。
这一阶段,武功挺高了,在江湖上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地位,人的精神需求由少年时的“争胜负”,进一步上升为“争美丑”。
在他的心里,作为一名武林高手,除了战胜对手之外,还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力求吃穿用度皆符合自己成功人士的身份。
剑需宝剑,马需名马,就连马鞍也得是珠玉配饰,你从“紫薇软剑”这个名字,就可以想象这把剑的华贵瑰丽。
第三重境界:壮年争是。
这一阶段,人的精神需求进一步升级,由“争美丑”进一步上升为“争是非”。
独孤求败为什么要弃用华贵瑰丽的“紫薇软剑”?那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误杀了“义士”,自己犯了过错。也就是是说,这一阶段,独孤求败的潜意识里将成功定义为打败坏人才是成功。
客观上讲,这一阶段,独孤求败已然获得世俗意义上的绝大成功,心态进一步成熟,开始反求诸己,开始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究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学武究竟是为了什么?当了天下第一的意义在哪里?
第四重境界:中年争韵。
这一阶段,经历过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考验和错误的悔恨之后,对生命世事都有了反思和新的感悟,不再一味追求外在形象、感官感受,不再追求打倒对手,开始关注内在和内涵,开始在争竞之中留有余地,开始学会追求余韵和留白。
就像独孤求败的玄铁重剑一般,不再开锋,甚至连剑尖都做成球型。
我想,这个时候的剑魔对于“胜负”“成败”已经重新定义,看得见的胜利,未必是胜利;看不见的胜利,未必不是成功。
第五重境界:晚年争无。
经过二次创业的独孤求败步入绝顶高手行列,飞花摘叶皆可伤人。
这一阶段,独孤求败眼里的江湖,已经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纯靠武力打打杀杀的二维世界,已经不再是一个局促的、喧嚣,紧紧张张的表层江湖,拥有了绝高修为的他开始以一种从容的、自信的、宽容的心来对待对手、对待世界。
用独孤求败的话说:“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一阶段,他的成功,就摆在那里,已经无需证明。
少年争胜,青年争美,壮年争是,中年争韵,晚年争无。正因为独孤求败在每个阶段对成功的定义和理解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也不同。
武侠照进现实,无处不是江湖。
现实中如你我般的普通人,每个不甘平庸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江湖梦,都在走着自己的江湖路,都何尝不是已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着独孤求败的关于成功的五种境界?所不同的是,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境,所体悟到的有所不同罢了。
那么,你用哪把剑?你在哪一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