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观察的名词解释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2020-07-21知识8

心理学科目考试,什么是观察啊?要求名词解释,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见,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观察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当然,我们所说的观察,实施中和思考相伴随的。在美丽广阔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值得细心观察的事物。什么花在春天到来时最先开放,哪些动物在夏天时总在树上叫,秋天来临时白天时间变得短了还是长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冷还是雪融化的时候冷,等等。经常细心留意这些观察,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会有助于你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地认识世界。生物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心里学名词解释什么是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元认知名词解释心理学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zhidao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教学心理学中常提到内“学习如何学习”,指的就容是这种次认知。元认知的实质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出自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liQloHTir4Mgz2iKGWavT0Yn4AMPfDzYbIreH-MYqfHj366bS_tXuScFG967K4d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中的名词比较多,以下有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心理发展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差异性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水平。(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1、心理学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3、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名词解释 观察法 观察法的定义:定义1:是研究2113者有5261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4102,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1653,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定义2: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定义3:这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定义4: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扩展资料观察法的观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观察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例如,1、按照观察程序形式化的程度,分为非结构化观察和结构化观察;2、按照观察的地点和组织条件,分为实地观察和实验观察;3、按照观察的进行是否有规律,分为系统观察和随机观察;4、以及按照观察者的立场,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这种方法自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兴起之后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用得不多了,现在又有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的趋势。原因之一是因为实验方法的某些方面受到。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最低0.27元/天开通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yxnumb心理学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外部感觉:是感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3.内部感觉: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4.视敏度:也成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5.听觉:是声波作用于听分析器所产生的感觉。6.嗅觉:是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7.味觉:是对物质的某些特征,如酸甜苦咸等味道的感觉。8.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物质接触皮肤的情况及温度的感觉。9.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10.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11.运动觉:是关节肌肉的感觉。12.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13.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吸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14.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15.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16.差别阈限:又叫最小可觉差,是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17.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18.感觉适应:由于刺激。

#心理学#元认知#心理学发展#科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