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宋齐梁陈皇帝黄袍 北宋、南宋在中国版图上那么小,为啥排在主要朝代里?

2020-07-21知识4

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赵匡胤生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二十出头的948年他投奔枢密使郭威帐下当兵。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后周太祖郭威。948年后汉高祖刘知远去世,其子刘承佑继位。郭威和另外三人为辅国大臣,四人之中郭威最有才干,平定了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叛乱。但是刘承佑不久开始猜忌辅国大臣,950年,与心腹郭允明密谋后,刘承佑以辽军入寇河北为由派郭威镇守邺都,随后杀死另外三位辅国大臣又灭了郭威一族。郭威闻讯立即令养子柴荣镇守邺都,自己带兵攻入开封,刘承佑已被郭允明杀死。郭威本意要立刘知远的侄子刘赟为帝,此时恰好辽军入侵,郭威带兵出征,大军走到澶州时兵丁都不想再为帝王将相的权力斗争卖命了,他们最信任郭威,于是将军中黄旗扯下披到郭威身上,强行拥立他当皇帝,郭威带兵返回开封,于次年建立后周。赵匡胤见证了事件的全过程。954年郭威去世,由于被灭族,只好让养子柴荣继位。柴荣继位不久,北汉来侵,柴荣带兵迎敌,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脱逃,危急时刻赵匡胤镇定自若,建议柴荣兵分两路夹击敌人,柴荣采纳建议大获全胜。由此受到柴荣重用,一路升到殿前都指挥使。在柴荣手下赵匡胤和石守信等一批中高级将领拜把子,号称“义社十兄弟”,同时他有意笼络有才干的文官。为什么有人说古代造反的大多是文臣,很少是武将? 谁说的?好好的谁会造反。只有活不下去的,野心很大的人才会造反。北宋、南宋在中国版图上那么小,为啥排在主要朝代里? 感谢悟空问答及问题发起人。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相比唐朝疆域及元朝疆域,夹在中间的朝代北宋、南宋疆域确实不大,但宋朝大致拥有中原,江南,巴蜀整体版图,作为统一的王朝,宋朝重文抑武,工商业及城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所以仍被后人排在主要朝代里。宋朝疆域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国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南宋疆域北界向南移至秦岭淮河一线,而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国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北宋经济与文化北宋重文不抑商,打破以往市坊分离制度,居民区和商业区在一起,允许沿街开店铺,夜生活充分发展,商业繁荣,东京汴河舟船往来,畅通便利。纺织,造船,制瓷,刺绣等技术,工艺,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发展周边贸易及远洋海上贸易,促进了工商业繁荣。农业普遍使用龙骨翻车来灌溉,用“踏犁”翻土,曲辕犁广泛使用,兴修水利,开荒,精耕细作;推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实行“不以人丁为本,唯以财产为宗”的赋税政策,减轻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稳定了租赁关系;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自主性,效率更高。宋太祖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学而优则仕”。东晋完了是什么朝代,说的详细一点,五代十国又是怎么回事 东晋完了2113是南北朝,五代十国是唐和北宋之间的一段分5261裂时期。1、南北朝4102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1653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2、五代十国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唐朝之后是什么朝代? 唐朝之后是宋朝2113。唐朝:公元5261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4102后1653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公元891-979年。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不能称为朝代,所以唐朝之后是宋朝。扩展资料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参考资料:-中国历史朝代历史上篡位登基的皇帝中,哪些后来被证明是雄才大略的明君? 一这一个是隋文帝杨坚。后周宇文赟即皇帝位后,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开始执掌大权。宇文赟22岁时就非常诡异的死掉了,当然历史书上说是吃喝玩乐、荒淫无度才死的,但不足以采信。他生前多曾次扬言要杀死杨坚,都没有完成,因此阁主间接怀疑是杨坚暗中下手除掉了宇文赟。宇文阐当上皇帝后,只有七岁,任命杨坚为丞相。杨坚利用这个机会掌控了朝局,消灭了宇文氏内部最强劲的对手,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了全国。公元581年宇文阐禅让,杨坚称帝,史称隋朝。公元587年,隋朝大军攻破西梁国。公元589年再次攻破陈朝,公元590年岭南地区冼夫人归顺。在三国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战乱后,中国再次完成了统一。杨坚坚决废除九品中正制,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杨坚在位期间,隋朝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民生也比较安定,时称开皇盛世。二第二个是李世民。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击杀政敌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并斩杀他们的儿子。随后逼迫李渊任命自己为太子,不久后李渊退位,李世民当上皇帝,史称唐太宗。李世民刚刚上位时,唐朝仅有二百九十万户人口,到了李世民死去时。为什么宋朝皇帝不穿龙袍? 宋代十分重视恢复汉族服饰传统,强调“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一反唐朝时的雍容华贵、张扬开放,而是以一种儒雅含蓄、平淡简朴的审美格调回归到对传统礼仪风范的注重,凸显平民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宋朝皇帝来说,他们的服饰也是多含蓄温雅、理性约束之理,这也是很多人误以为宋朝皇帝不穿龙袍,是认为当时的皇帝倡节俭、重民风,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殊不知,宋朝皇帝不穿“龙袍”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龙袍可穿。“龙袍”起于唐,成于元明,壮盛于清自秦始皇统一全国以来,他所开创的服饰制度多围绕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而展开,他的服装完全按照周礼中的“王者之衮服大冕”样式制作,在这套衮服上,就包括“龙”的纹饰,它代表古代封建社会帝王身份的象征之一。由于秦始皇非常崇尚阴阳之说,便根据西周时期的五行学说,认为皇帝以土气盛,崇尚黄色。但此时并未有“龙袍”之说。自唐朝以来,就将“龙纹”作为主要的样纹隽绣在帝王的袍服上,据《唐书·代宗纪》中记载:“八年十一月…迅鞠志诚,在幽州,被服皆龙凤,乃流之岭外”史书记载的地方属于幽州,而非皇家,可见唐朝时期的“龙凤”并未成为帝后专属。直到元代,龙纹袍服则成为了皇家御用之物,明代时。五代十国和南北朝的关系? 五代十国和南北朝是两个历史时期,他们之间没有关系。1、五代十国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宋朝皇帝为什么喜欢禅让? 宋朝皇帝的禅让,也真是一个奇观,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父、子、孙、曾孙连续四代,无一例外地把自己的皇位禅让给了儿子,齐了心似的,着实让人有些奇怪。天底下几乎没有人不想做皇帝的,没有人不想做一辈子皇帝,没有人不想至死还是皇帝。有些人为了当上皇帝,甚至父子反目、兄弟相煎,可见这九五至尊之位对于人们的诱惑,然而,这四位皇帝却都在自己年纪不大、身体还行的时候,交出了手中的大权,躲一边休息去了,这里边肯定有着讳莫如深的故事。确实,每一次禅让,都有着背后的故事。1125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侵宋朝,他们西路军进攻太原,东路军进攻燕京,不久,东路军攻破燕京。由于宋朝军队的特点是重内轻外、内紧外松,在京城附近的军队最强,在周边地区的军队较弱,所以,金兵攻下燕京后,直接南下,如入无人之境,随即进逼开封,从此,宋朝皇帝就开始禅让,一个接着一个。宋徽宗赵佶禅让,原因是不敢担当。金兵南侵,开封被围之时,年纪才43岁的赵佶,看到情况紧急,束手无策,最后竟然把皇位主动让给自己的儿子赵桓,把儿子推到幕前,让他去顶,自己借口敬香还愿,向南逃跑了。宋高宗赵构的禅让,有着自己的无奈。赵构禅让时才56岁,也是做事正当年的。

#历史#宋朝#安史之乱#杨坚#中国历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