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大多是像秦二世、隋炀帝这样的暴虐之君,还有宋徽宗、李煜这类搞艺术可以,治国能力低下的君主,但崇祯与胡亥、隋炀帝、宋徽宗等人全然不同,他能力出众,刚当上皇帝后,就除掉了祸国殃民的权阉魏忠贤,还兢兢业业治理国家,但是大明却在他手中亡了。
天启皇帝时期,虽然大明依旧内忧外患,局势堪忧,但是大明还没有亡国之象,而崇祯接手大明后,大明是江河日下,很快呈现出了败亡之象,最终在崇祯手中,大明被李自成所灭。不少人认为,大明的灭亡与崇祯杀掉魏忠贤有关,假如他不杀魏忠贤,大明亡不了,这是为何?
明朝时期,是个宦官比较严重的朝代,出现了好几个权阉,如汪直、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但是这些权阉,权势虽然大,却和唐朝的宦官有很大不同,唐朝末期,宦官权势大到可以废立皇帝,而明朝时期,不论宦官权势如何滔天,但是皇帝想要除掉他们,都可以轻易地将他们除掉。
由此可见,明朝权宦的权势虽大,但都是皇帝给的,只要皇帝不满意他们,随时可以将他们的权势夺去,这些权阉的结局也就悲惨了,不是被皇帝弃用,就是被皇帝杀掉。如天启皇帝时期,权倾一时的权阉魏忠贤,就被刚当上皇帝的崇祯给除掉了,刘瑾、汪直等人的结局也很差。
明朝皇帝为何要扶持这些祸国殃民的权阉呢?这与明朝的文官集团有关,明朝的文官集团地位很高,朱元璋废掉丞相后,这让明朝的普通文官的地位有所提升。同时,明朝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文官制度,这让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家机构依然能稳定运行,但也意味着,文官集团的权力较大,他们可以起到制衡皇权的作用,让皇帝不能为所欲为,但同时也让皇帝厌烦。
万历时期,他想改立太子,但因文官的反对,让他难以改立。因此,万历赌气二十多年不上朝,而大臣也不急,和万历一直耗着。由于文官数量庞大,皇帝一人难以招架,所以皇帝就会找刘瑾、汪直这样的权阉,或者张居正、严嵩这样强势的首辅,帮助自己对抗文官集团,自己则躲在后面玩平衡,这既让自己能够避免文官的攻击,还能够掌控全局,让朝堂和国家稳定。
天启皇帝时期,他为了对抗已经成气候的东林党人,扶持了魏忠贤。魏忠贤崛起后,没少打压东林党人,不过东林党人中,有不少经验丰富、能干的大臣,遭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的陷害,被杀或被迫远离了朝堂,这导致朝堂缺少能臣,国家的治理水平不断下降,使明朝逐渐衰落。
崇祯当上皇帝后,由于他不需要魏忠贤帮助自己处理国事。同时,魏忠贤所作的一切,也让崇祯对他无比痛恨,所以他当上皇帝后,在东林党人的帮助下,除掉了魏忠贤。然后他开始重用东林党人,但是随后,崇祯就发现情况不对劲,东林党人不断打压异己,让朝中党争不断。
没有了魏忠贤,皇帝和文臣之间没有了缓冲,文官集团为了争夺话语权,和皇帝之间的斗争也开始了,再加上文臣之间的党争,让朝堂陷入了扯皮、争吵之中,事事都以党派利益为主,不为国家利益着想,这牵扯了崇祯大部分精力。
崇祯很快厌烦了东林党人,他开始扶持其他派系的文臣和宦官,来制衡东林党人,但策略的转变,又让朝堂陷入了无休止的党争之中。同时,还因大臣之间的陷害,导致不少文臣被杀,或被迫离开了朝堂,这让崇祯手下经验丰富、能干的大臣日渐稀少。尽管崇祯很勤奋,但是朝中关键岗位缺少能干的、有经验的大臣,这让国家的治理变得越来越糟糕,很多政策难以施行。
朝堂内斗不断,也不可避免地牵扯到了边疆,将领也牵扯进了朝臣之间的斗争,名将袁崇焕的被杀,背后有党争的影子。
崇祯的驭人能力欠缺,他驾驭不了文官,再加上崇祯魄力不足,在李自成逼近国都之际,他想迁都,但大臣意见不统一,有人支持迁都,有人反对迁都,而崇祯缺少一言定调的魄力,不愿提出迁都,最终在大臣喋喋不休的争吵,或者沉默中,他们错过了迁都机会,也导致了大明的灭亡。
崇祯不杀魏忠贤,就有人帮助他压制文官集团,朝中的势力平衡不会被打破,但魏忠贤陷害朝臣的做法,依然会让崇祯不断的失去能干的大臣。魏忠贤能力一般,无法帮助崇祯解决党争问题,以及农民起义军,财政枯竭和关外的大清等问题,所以崇祯不杀魏忠贤,也拯救不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