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汉语意思是胜利之歌。即,军队打了胜利之后,班师时所唱的歌。
凯歌其实也就是军乐或军歌,这在中国古代就有。那时的军乐大约没有现在这么规范,军队出征、得胜班师时都唱。
如,战国时期秦国士兵出征时所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戈矛”,还有戚继光的戚家军军歌等。这些都是为了壮军威,激励士兵斗志。
但是,凯歌应该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军歌。军歌应该具有唯一性,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新四军军歌》,除此不会有第二首。
而凯歌则是打了胜仗,大家心里高兴啊,唱一首比较提气的、或歌颂战功一类的歌,是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有唯一性。
唐代大诗人陈子昂 的《为建安王答王尚书书》中有:“事同破竹,无待剪茅;坐听凯歌,预用欣慰。”你只要听到凯歌,就知道军队打了胜仗。
猜想古代一开始应该是自发的唱,其曲调大多是民间一些小调而已。后来文人便为每次的战役创作歌词,填写后供军队唱。
又如,《水浒传》第五回:“ 周通 大怒,赶向前来喝一声,众小喽啰一齐都上……劫了车子财物,和着凯歌,慢慢地上山来。”
这究竟唱的是什么呢?施耐奄没有写,我们当然也不知道。总不会唱的就是电视剧《水浒》的片尾曲《好汉歌》吧?
不过有门,强盗打劫吗,胜利了,唱一唱那种粗犷而又有豪气的歌谣也是可以的。但什么调,这真的不好猜。
对于古代的“凯歌”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史中还真的没有记载,即使野史中也难得一见。但这个东西可是很早就有了。
最早记载的如晋崔豹《古今注·音乐》有:“《短箫铙歌》,军乐也。黄帝使岐伯所作也。所以建武扬德,风劝战士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汉乐有《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短箫铙歌》,鼓吹之一章耳,亦以赐有功诸侯。”
根据其意思,这个凯歌可是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即古曲《短箫铙歌》就是第一首凯歌。但这个凯歌可不是普通士兵能唱的,后来转变为帝王专用曲目。即只有帝王凯旋回来后,迎接时演奏的音乐。
如,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回京城后,迎接他的乐队也演奏了一首《凯旋令》,也是属于凯歌。
还有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记载的:“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千万,恢復 幽 蓟 ,逐彊虏於穷莫,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也是证实了这个说法,只是后来许多类似的雅乐都变成了宫廷音乐了,而在今天,许多都被胜任礼仪乐曲。
记述比较详细的,是宋代文人沈括。
他在其《梦溪笔谈》中说,守卫边境的士兵每当得胜回军的时候,就会连营结队地高唱凯歌。他还经过考证,证实凯歌的曲调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但士兵所唱的词是后来人填进去的。
当时凯歌的歌词很多,但用的都是市井街巷的粗俗语言。沈括自己觉得不雅,就亲自作了许多,现分享其中五首,供大家欣赏。
其一:“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其二:“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其三:“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寄书。”其四:“旗队浑如锦绣堆,银装背嵬打回回。先教净扫安西路,待向河源饮马来。”其五:“灵武西凉不用围,蕃家总待纳王师。城中半是关西种,犹有当时轧吃儿。”
这是沈括在鄜延供职时所作的,共有几十首。他填词后,每当边关打了胜仗,军队从此经过,他就令士卒歌唱。
从这几首歌词来看,宋军当时在边关也打了不少胜仗,并非象我们想的那样,宋朝的军队毫无战斗力。而歌词风格也颇有边塞诗人辛弃疾的风韵,气势豪迈,可观赏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