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项燕不是死于战 而是亡于耗 战争 最终拼的还是国力

2020-10-24新闻27

国力决定战争的形态。什么样的国力必然打什么样的仗。从古到今,从中至外,莫不如此。

战国末期,秦国统一中国的秦楚最后一战,其深刻的内涵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利用。

公元前225年,李信、蒙恬率领20万秦军平定楚国,一路高奏凯歌。就在两军汇集城父(今安徽亳州谯城区),突然遭到项燕率领楚军的袭击,20万军队被消灭了8万,秦军大败而回。

(项燕)

第二年(前224年)秦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进攻楚国,东风在河南平舆对峙了一年多,项燕向安徽宿州撤退,王姐,命令军队追击,最终楚军大败,项燕自杀。楚国第二年(前223年)也随即灭亡。

首战打得顺风顺水,次战却一败涂地, 身首异处,两年之内,项燕和他的楚军英雄变狗熊,为什么?

项燕不是指挥水平低下,楚军更不是战斗力菜鸡。一,国力对比,楚国早已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资本。

秦统一六国以后,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360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是2500万到3000万。

楚国原来的疆域有多大呢?据考证,楚国在战国初期楚威王时达到最盛,国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一个楚国占有的疆域是其他六国总面积的41%其地域覆盖了河南、陕西、重庆局部,湖北、湖南、安徽全部,浙江、江苏大部。人口大约在500万至600万。

(战国楚国疆域,红色为楚地)

到战国末期,秦国不但吞并了韩、赵、魏、齐、燕的全部土地,而且将楚国巴蜀地区,汉中地区,湖北,湖南的大部,河南的北部全部占领。楚国只剩下安徽全部、山东南部、吴越地区,也就是现在江浙一带,以及河南部分地区,疆域面积缩小到60到80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也就是500万。

那么秦楚的国力、军力对比就十分悬殊了。

土地,秦国占有了将近300万平方公里;

人口,秦国拥有2000万到2500万。

粮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总耕地面积大约在2.3亿亩左右,平均亩产大约在260斤左右。但七国之中,粮食产量也有很大的差距。最高的是魏国,其次是秦国,再次是齐国。韩、赵、燕三国,地区多山,可耕地较少,亩产不高。楚国则是地广人稀,虽无冻馁之人,也少千金之家。中国并吞五国之后,占有了将近80%的粮食产量。有了这些粮食,秦国可以支撑的军队,当然远远超过楚国。

军队,按照十人养一人的水平,全国最多可以出动200万的军队。考虑到5国刚刚被吞并,没落贵族和百姓的反抗还层出不穷,这五大块肉还需要秦国慢慢在胃里消化。所以秦国一次出动60万到80万军队,还是有底气的。出国刚刚经过宫廷政变,虽然一次出动了60万军队与群军对垒,等于将国内的青壮劳力全部调集上阵,国力无法长期支撑军队的活动。二,国力悬殊使战争形态发生了变化。什么样的国力就打什么样的仗。项燕是靠速战速决打败了李信和蒙恬。

(李信)

面对秦国碾压式的大国国力,楚国在战略弱势的情况下,只有战术上采取速战速决的办法,或可战胜秦国。一旦打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军队战败、国家分崩离析就是早晚的事。李信和蒙恬

在征伐其他五国的战争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他们也不将出国放在眼里,以为可以通过速战速决的办法,一招毙命,分分钟解决楚国的问题。这种战法恰恰是项燕最希望的。于是出现了“楚人三日三夜不顿舍,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的景象。三,王翦使用了正确的战术,他是用耗打败了项燕。

而王剪则吸取了李信失败的教训。首先集中了60万大军,给楚军造成巨大的威胁,迫使楚国不得不调集60万军队与王翦抗衡。其次,采取了打消耗战的办法。“楚人悉国中兵以御之,王剪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

项燕率领60万大军,战不能战,退又不能退,只能与王翦长期对垒。

用这种战术打仗,就变成了国力的比拼。秦国的国力空前,能赔得起,耗得住。而楚国就不行了,一天至少要好90万斤粮食,一年下来,就是三亿两千万斤之多!楚国怎么能支撑下来?

项燕就没想着打乱秦军的粮食供应吗?这一点他不可能想不到。战争中劫敌粮道,是一个常用的战法。但王翦这个老狐狸早已派重兵把守粮仓,重兵掩护粮草运输。项燕劫敌粮道的计谋没有成功。即使偶有斩获,又有什么用?

那么只有继续耗下去,只要王翦不出错,不出战,这种战术的结果,谁都可以提前预料到。

所以秦国的士兵在营寨中玩着扔石头、跳远的游戏,就将楚军耗败了。

所以项燕和楚军不是被打败了,而是被饿散了。没有粮吃的大军,项燕也指挥不动,他只能带着他们向宿县溃逃。

(项燕)

王翦的工作就好做了,那就是追击,追击,再追击!

可惜了,一代名将项燕。你不是战死,而是耗死!#头条原创#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先秦时代#项燕#楚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