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吴起、商鞅、吕不韦,大家都知道他们曾是叱咤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但鲜有人知的是,他们的出生国家都是卫国。
卫国立国时间907年,前后有41位国君,是存活时间最长的姬姓诸侯国了。也许,有人会问:卫国能培育出如此杰出的人才,为什么不能自己称霸呢?看看后来的七国,也就是秦国能真正做到广纳人才,最终才笑到了最后。
其实,卫国也有过鼎盛时期。
那是卫武公时代,他曾辅佐周平王平叛犬戎之乱。只是,进入东周时期以后,该国内乱不断,国力日逐衰弱。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狄人所破,国君卫懿公被杀,只剩下了5000遗民。后来,在齐桓公的资助下,卫国才重新建国,迁卫于楚丘。
由于,在周厉王以前,很少有文字描述卫国,所以,卫国的出处并不太被人重视。后来,卫国的表现也很是牵强,使其没了“存在感”,以至于,让人感觉卫国的君主非常无能。但事实上,重新建国后的卫国,曾有过一小段时间的复兴时期,不仅灭了邢国,还使国内经济得到了繁荣。
只是,进入春秋晚期之后,卫国国内君臣不和、父子争权,便加速了国力的衰败。之后,进入战国时期,卫国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了。
也许,卫国的国君也意识到,自己这个“王”当得名不副实。于是,在公元前346年,国君遬自贬封号,由“卫成公”降格为“卫成侯”。公元前320年,国君嗣再贬封号,改“侯”为“君”。
而此时的卫国,领土只有濮阳了。
即使这样表明自己“与世无争”,但在那个领土大争夺的时期,大家依旧记得它。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所灭,成为了魏国的一个附庸。公元前241年,秦国灭魏国,使卫国成了秦国的附庸。不过,一直到胡亥上位,卫君才被贬为庶人,卫国才算彻底消失。
嬴政在位时期,一直允许卫国存在。何况,秦国一度重用的商鞅和吕不韦都是卫国人,而后来的荆轲,也是卫国人。
可见,国家的不兴旺,国君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卫国国君的几则有趣小故事。
公元前377年,一位卫国将军苟变,曾由于公务时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结果不被卫慎公看好。于是,当时的儒家大师子思认为此举“不妥”,并特意以此事教育卫慎公:
“选人才不是盯着他的短处,而是要用其长处。这好比木匠选用木材一般,即使上面有一些瑕疵,也不会弃而不用。如今的环境正值乱世,正是需要用人之时,你为了两个鸡蛋就放弃了一员大将,这件事不可宣扬,免得邻国耻笑。”
卫慎公听后,接受了子思的教诲。
但不管怎样,卫慎公的做法还是被后人点评为冥顽不化。
其实,国君的做法和大师的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一个是讲原则,没有原则就难以治理国家,但偏偏国家恰逢特殊时期,正需要用人。于是,就要考验国君的用人智慧了。
其实,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由于卫慎公采纳了大师的意见,从而成就了卫国的名将苟变。
公元前325年,有一个苦役犯从卫国逃到了魏国,还替魏国王后治病。
开始的时候,卫嗣侯打算用五十金换人,遭到魏国的拒绝后居然打算用左氏城去换。于是,左右侍臣劝谏卫嗣君说:“用这样价值不菲的土地,赎回一个小小的囚犯,恐怕不值得?”
但卫嗣侯却说:“安定不在国小,混乱不因国大。用教化来引导百姓,即使是三百户人家的城邑也能治理好;如果百姓不讲廉耻礼仪,即使有十座左氏城池,那又有什么用呢?”
可见,卫嗣侯认为治国应该严厉。
当然,换做任何一个人看,这个买卖都是不划算的。
不过,当时的魏襄王听说后,倒是很感慨,认为对方为了能治理好国家不惜任何代价,他没理由不放人,不然太“晦气”了。
于是,魏国一文没收,就将人交给了卫国。
其实,单从两位卫国领导人办事的方法来看,一个是“因小失大”,一个是“不计代价”,往往遭后人诟病,认为他们做事都欠“大脑”。但是,如果从事情的结果再去看,一位能听进建议,一位似乎算好了魏王的心态。所以,判断在位者的功过,也不能不全面去看。
因为,卫国国力的衰弱,的确在于有那么些国君将权力抬高在治理国家之上,破坏了国家正常的运转节奏,甚至出现了父子争国的现象。所以,即使后任者有心复兴,其实力和时间都不允许。至于,那些来自卫国的名人们,为何要效劳他国?想来他们应是很清楚,一个濮阳压根就不是他们施展才华之地,当然,这里面也会夹杂一些私人纷争。
其实,卫国能存活907年,已经是了不起的记录了。周王朝也不过791年,以后的哪个王朝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可见,生存需要智慧。
参考资料: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左传·闵公二年》、《战国策·卷三十二·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