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沈丘 聚力产业扶贫 助推乡村振兴

2020-10-24新闻9

晨光中的沈丘升腾着希望

建在村里的扶贫车间

种植扶贫基地内,贫困户正在采摘黄瓜,脸上写满喜悦

槐山羊育种扶贫基地

凯旺电子扶贫车间

群众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种植养殖技术

□肖飞黄海涛靳晓光崔尧

崭新的民居错落有致,大棚基地闪着光亮,扶贫车间机声隆隆……仲秋时节,走进沈丘县各乡镇,目之所及,碧水环绕,田园似锦。在脱贫摘帽后,该县以产业振兴为抓手,转变工作方式,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车头”带动

乡村振兴有希望

“这棚订单辣椒,销售价不错,能卖2000元左右。等辣椒收了就种冬菠菜,赶在春节还能卖钱。以前单靠种地一年只能挣个500多元,现在只要管理能跟上,收入6000元也没问题。”在沈丘县白集镇尹庄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马炎东正在计算今年的“收成”。

“你看看大家干劲儿多足!”马炎东指向棚外,37座“同款”蔬菜大棚连片,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着光亮。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忙着采收、运输订单蔬菜,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别看这些棚子一个只有7分地,却是我们的‘聚宝盆’,这都是我们‘萌书记’的功劳!”说起这些“聚宝盆”,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被称作“萌书记”的王萌利,今年40岁,他不但不萌,还是个高大威猛的人民警察。2015年8月作为工作队队员入驻尹庄,2017年11月“转岗”任第一书记,5年来先后为尹庄协调帮扶项目24个,总投资2534.1万元,惠及全村629户,带动143户贫困户;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700元增加到2019年9800元,村集体经济实现从零到2019年10余万元的飞跃。

“为了确保各村脱贫攻坚的‘火车头’动力十足,我们出台了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办法,激励第一书记和党员干部下得去、驻得稳、融得进、干得好。”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介绍,沈丘为全县159个贫困村选派159名驻村第一书记,542名工作队员;为393个非贫困村选派412名科级干部联系帮扶,通过推动干部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集结,实现了强大的脱贫拉动效应。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917元,增长9.2%,增速居周口市第一位。

“归雁”引领

贫困户搭上“脱贫快车”

除了配齐配强第一书记拉动村子发展,沈丘县还出台六大类50余条“引凤回巢”政策,在简化手续、技能培训、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注重吸纳在外人才回乡创业。

“家乡土地成本低,生态农业前景广阔,县里对返乡创业又有扶持政策,回农村种地一样大有可为。”80后小伙肖云峰过去在焦作当导游,2014年返乡创办了田野青专业种植合作社。他介绍,沈丘县不仅推出惠民扶贫贴息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还将返乡创业人员投资项目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与外地客商享受同等优惠待遇,这些做法吸引众多像他一样的人选择返乡创业。

目前,肖云峰共流转土地565亩,其中300亩种上了优质强筋小麦,40亩建起了蔬菜大棚,另外搭配种植了脱毒土豆、香蕉红薯、水果玉米等特色农产品,共带动周边4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顺利脱贫。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沈丘县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016万元,培训各类职业技能人员3万人次,扶持11092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万余人,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扶贫车间

拓宽群众致富路

“我在这里做工已经有两三年了,平均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而且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人、孩子,比在广东好。”沈丘县纸店镇赵腰庄扶贫车间内,赵贺霞一边说一边熟练操作缝纫机。她是该镇直东行政村人,也是这座扶贫车间里的“明星员工”,曾经最高拿到近7000元的计件工资。

赵贺霞所在的扶贫车间以生产户外用品为主,吸纳2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其中后处理、包装等工序还为10多名留守老人提供了岗位,增加收入。

“租金第一年全免,第二年减半,第三年往后每平方米每月4元至6元,我们只需自带设备,便可‘拎包入住’。”经理刘辉说,自己是安徽人,之所以选择把企业搬过来,一方面是这边的车间规格足够大,能满足使用,最重要的是沈丘县给入驻扶贫车间企业的优惠政策太吸引人。

据了解,沈丘县共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扶贫车间171个,全部移交所在村经济集体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所获收益主要用于特困户的兜底帮扶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这些扶贫车间采取“龙头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共带动11000人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400多人。

脱贫产业园

群众多途径享红利

“大棚蔬菜采摘期时,这里的日用工量可达300余名,日工资平均每人80元左右。”在沈丘县白集镇张单庄行政村,该镇党委书记于海涛正在介绍联村共建百亩连栋大棚项目建设情况。

远远望去,两座占地100亩的连栋温室大棚,宛如两栋巨大的翡翠房子,透明的外面下闪着莹莹的绿光。“我们按照‘县建、乡管、村有、能人带’的模式,整合了12个行政村争取项目资金1160万元开展联村共建,建成后移交镇政府统一管理,产权归村集体所有。”于海涛说。

据于海涛介绍,这只是该项目的一期工程,二期同样占地100亩,还要建设温室大棚16座。建成后形成规模化的扶贫产业园,由专业公司进行经营,实现风险最小化,除去群众的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12个联建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5.5万元左右,同时带动30户贫困户以扶贫小额信贷进行合作种植。

据了解,沈丘县目前已建成10余个种植、养殖类联村共建项目,均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乡村产业兴旺、贫困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多举措发力,奏好产业扶贫这首协奏曲,为乡村振兴的宏大乐章贡献沈丘经验!”皇甫立新说。

策划赵振统筹郭力铭

#扶贫车间#贫困村#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