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平时有午睡习惯,那么午睡究竟哪些好处?有哪些注意事项?
午睡有多好,你真的知道吗?
近年来,国外的睡眠专家们发现,除夜晚外,人体白天也需要睡眠。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是白天的3个睡眠高峰,尤其以中午1时的睡眠高峰较为明显。在睡眠高峰期,人往往会感到疲劳困乏,因此午睡也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部分。午睡犹如一次“充电”,以养精蓄锐。
健康的午睡有助于身心健康,很多长寿老人也都有良好的午睡习惯。午睡有多少好处,你真的知道吗?
1.缓解疲劳,血压降了
许多人都有午餐后疲倦的烦恼。英国学者就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发现每日午后小睡 10 分钟就可以消除困乏,其效果比夜间多睡 2 个小时好得多。适当午睡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神,从而降低血压。
2.增强记忆力
午睡可以令人的精力和警觉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午睡不但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增强记忆力。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仅 45 分钟的午睡就可以使记忆力提高 5 倍。
3.提高免疫力
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专家发现,中午 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睡个短觉,可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跃性。
4.预防冠心病
据研究显示,适当午睡可调节体内激素平衡,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一项希腊研究显示,每周至少 3 次,每次午睡 30 分钟,可使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降低 37%。
另有资料证明,在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这得益于午休能舒缓心血管系统,并降低人体紧张度。
5.赶走坏心情
午后小睡可改善心情,降低紧张度,缓解压力,有效赶走抑郁情绪。
科学午睡有“四忌”
午睡要讲究科学,否则会适得其反,具体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忌午睡时间过长
以30-60分钟为宜。时间过长,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减慢,导致醒后周身不适而更加困倦。
2.忌午饭后立即午睡
以午饭后30分钟开始为宜。午餐后人的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这时入睡,心脏供血量少,也会影响全身和大脑的供血,睡醒后会更加疲劳。
3.忌坐着午睡
坐着睡觉时心率较慢,血管扩张,流经各脏器的血液速度相对减慢,大脑的血流灌注则会更加减少,而引起“脑贫血”,导致醒来后常会感到头晕、耳鸣、腿软、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尤其老年人心功能减退者更应注意。
4.忌醒后立即起床
特别是老年人,起床动作要慢,建议做到三个“半分钟”:
即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先在床上躺半分钟;
从床上坐起后在床边双腿下垂坐半分钟;
靠床边站半分钟,然后再下床活动。
渐进性的活动以减少猛然起床造成的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跌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类人群,午睡不能马虎
1.肥胖人群
肥胖人群一般饮食量较大,而人在睡眠状态下消化能力减缓,食物容易堆积。因此,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极容易引起继续增重。
2.睡眠障碍人群
对于晚上入睡困难者,如果午睡时间过长,晚上更不容易睡着,反复如此,更加伤害身体。
3.血液循环有障碍的人群
血液粘稠度高者,特别是因脑血管狭窄而经常出现头晕症状的患者也不适合午睡。因为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脑血流减少,容易导致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甚至有诱发中风风险。
夏季到来,天气开始闷热,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安稳度夏,此类人群还应尽早采取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改善自身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