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教育精准扶贫筑起库区孩子彩色的梦

2020-07-21新闻9

水都网讯(张伟)近日,笔者在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看到,该校原来的老教学楼已不见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崭新的综合楼,秋季开学后孩子们就可以在新教室里学习了。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的丹江口市,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全市有30286户贫困户,贫困人口97898人,贫困学生15907人。抓好教育精准扶贫,事关全市脱贫攻坚大局。近年来,全市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延伸,坚持“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理念,精准开展教育扶贫工作。随着扶贫工作的一步步深入,扶贫的力量正一步步彰显,库区孩子们的梦想也一步步变成现实。

资助+关爱,顺利完成学业“不落一生”。

“沈师傅,你们别担心,现在国家和政府有好的政策帮助沈欣,考上大学不仅有教育资助,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这些钱申请下来,完全够她上学用啦。”

2018年夏天,均县镇闵家沟村建档立卡贫苦户沈洪兴老两口正为筹集儿子沈欣上大学的学费而发愁时,驻村扶贫干部帮助他们申领了助学金,办理了助学贷款,沈欣顺利踏入大学校门。

让每一个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我市在保证国家资助政策落实的同时,对就读各学段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实行生活补助,考取大学的贫困学生,除享受国家每人每年8000-12000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外,还享受3000元生活费补助,新生入学还可拿到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的交通补助,中国人寿丹江口贫困生高等教育基金还分别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增加1000元和2000元的补助。五年来,累计投入20042万元,资助贫困孩子297267人次。其中,地方政府累计投入10936万元,资助125835人次。

据市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对贫困家庭资助无遗漏,该市实行“三级六方”新机制,充分利用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数据库,残联、人社、民政等部门提供的贫困家庭数据,建立贫困学生学籍数据库,采取市、镇、村三级,教育、财政、人社等六部门的“三级六方”联动机制共同做好精准扶贫,资助对象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生。

全程资助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经济保障,但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容忽视。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开心地生活和学习,我市实施了特殊群体关爱工程。在全市建设20个镇级幼儿托管中心,依托乡村教学点和乡镇中小学建设52个村级安幼示范之家,依托村委会和扶贫车间建设47个安幼之家,开展“爱心妈妈”、“亲情热线”等系列关爱活动,全面构建留守儿童关爱网络,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对重度残疾不能到校上学的儿童少年,采取送教上门方式,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制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当地户籍学生同等入学。

硬件+软件,优质资源共享“不落一校”。

“2019年教师节期间,市委书记孙咏平来到大沟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慰问教师,看到学校教学楼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商讨解决办法,强调要尽快启动新教学楼建设。项目于当年11月动工。”谈到学校的面貌变化,大沟林区中心学校校长李世君说,这些年学校的其他方面的条件也有很大的改善,让乡村的孩子们也享受到了优质的资源。

加大义务教育薄弱改造力度,不断改善“两类学校”办学条件,让城乡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一直是丹江口教育扶贫努力的目标。2014年至2018年5年间累计投入2.06亿元,开工建设60所学校共124个项目,新增校舍面积106700平方米、室外运动场面积92451平方米,完成了79所学校的设备采购,新增生活设施10403台(件、套)、图书16.7万册、课桌椅19578套、教学仪器设备10588台(件、套)。

一幢幢教学楼建起来了,一个个校园亮起来了,配套设施设备也装备到位,学校成了山区最美的建筑,校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在提升学校办学硬实力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全市84所中小学(含33所教学点)接入了光纤宽带,“三通两平台”实现学校全覆盖,建成录播教室24个;扩大“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开设规模,建成8个“专递课堂”主讲教室,按照“一拖三”专递课堂模式,带动24个教学点或小规模学校联网教学,惠及700余名偏远小学(教学点)学校学生。龙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还利用网络将武汉市经济开发区小学的课堂直接引入,使山区的孩子和武汉的孩子同上一堂课。“互联网+教育扶贫”模式,为教育扶贫打开了新思路。

“专递课堂进入学校实施教学,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大家的反响很好。”六里坪镇双龙堰小学教师张一鸣说,专递课堂平台提供了优质师资教育资源,方便了资源共享,打开了教学视野,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市实施了名师、名校长“双成长”工程,建立14个名师工作室,全市25位名师、60位学科带头人、120位教学骨干、50位教坛新秀进入教育后备人才库。以湖北省首批“国培计划”试点县为依托,构建市、片区、学校三级研修网络平台,组建“百人送教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为教师学习搭建新平台,为教师研修提供新帮助,为教师发展开辟新天地,蔡明镜等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乡村教育的骨干力量。

据市教育局初步统计,2015年以来,全市3400余名教师参训率达到 157 %,5806 人次参加丹江口市级培训;1601 人次参加十堰市级培训;185 人次参加湖北省级培训;8694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

提质+培训,学到一技之长“不落一户”。

2017年,我市整合了6所中职学校资源,组建了汉江科技学校。累计投入资金2433万元,建设了运动场、学前教育实训基地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改造了教学楼、实训楼和学生宿舍楼,配备了教育教学设备。学校专业优化到15个,特色专业6个,与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了“汽修”、“电子商务”专业“3+2”大专班。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一批批贫困学生学到一技之长,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

2020年,学校决定新增无人机操控与维护、增材制造技术应用2个专业,进一步提升学校传统制造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目前两项专业正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评估验收。

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创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我市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一实施人社、扶贫、移民、农业、教育、工会、科技、商务等部门培训项目,依托汉江科技学校、市就业培训中心、丹江驾校等9所培训机构特长专业优势,积极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师资配备,大力采用“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模式,以“就业优先”为原则,精准识别培训对象、精准制定培训计划、精准开展培训。

2017年6月29日,2017年“两后生”(高中后、初中后)职业技能暨劳动预备免费培训班在汉江科技学校举行。来自全市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家庭的515名学员接受了汽车类、计算机类、护理类等实际操作培训。据统计,自精准扶贫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职业培训10093人,其中:移民培训526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41人,特种作业培训682人,汽车驾驶培训3300人。

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丹江口市教育扶贫策略,让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放飞了贫困家庭的孩子彩色的梦想,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为决胜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扶贫#留守儿童#就业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