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武将政治兴起的原因
自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跋扈的武将政治。
起初唐朝对于安史之乱的平定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妥协,一方面是因为唐朝镇压安史叛军的兵力非常吃紧,当时只有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的朔方军,能够与安史叛军长期作战。
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的西北边防非常空虚,受到了吐蕃军队的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尽快结束内战。
就这样,唐朝中央统治者通过对安史降将进行加官封赏,令他们暂时消兵停战,以便缓解唐朝所面临的危机。
因此河朔三镇作为安史降将的主要安置处,同时也是他们的大本营,便成为了唐朝中后期武将政治最为严重的地区。
藩帅和牙将、牙兵之间的关系,靠着血缘、经济得以维持,一旦失去了这两项重要东西之后,藩帅被以下犯上的牙将和牙兵动乱杀死,也是常有的事儿 。
这种地域性的武将政治,基本上贯穿了唐朝中期以后将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并且在唐末之后扩展到了全国范围。
直至五代十国时期,武将政治全面现象,唐朝藩镇割据发展到五代十国成为了一个绝对的武将政治时代。而武将政治的基本性格便是跋扈、军权至上,并无基本的封建政治秩序。
只要有了足够的军权,便可以发动军事政变,因此藩帅的军队领导力并不是绝对的,更不是长久的,这也是五代十国政权更替极为频繁,国祚短命的重要原因。
因此武将政治所带来的政权威胁性和社会不稳定性,为北宋统治者对于军队的把控,限制武将的权力,有了很大的借鉴意义。
吸取前朝经验,宋朝抑制武将权力
正是因为对于唐末、五代以来武将政治的快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诸多弊端,特别是武将对于政权统治者的威胁始终都是巨大的,这让北宋政权的建立者赵匡胤十分忌惮。
再加上自己也是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夺取了后周少帝的统治权,建立了新王朝,因此太祖对于武将政治更加厌恶,并且开始不断抑制武将权力。
《新唐书》载:"及府兵法败坏而方镇愈盛,悍将武夫虽无事时,且据要险,专事方面,既有其土地,兼有其人民,且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当然北宋王朝建立之后,对于武将政治的压制是其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但是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光光压制武将政治的发展,对于加强绝对的君主专制还远远不够。
必须从中央到地方,从政治、经济,再到军事、文化,进行全方面的君主专制改革,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完成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宋太祖赵匡胤也是经历过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君权至上的时代的,因此他对于这种君权不断走向衰落的现象极为感慨,为此在建立北宋王朝之后,宋太祖便开始着手进行了巩固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制度性改革。
除了出于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之外,宋太祖更是为了北宋王朝不会重蹈五代十国诸多政权的覆辙,想要建立一个长久的、强大的封建政权。
随后宋太祖在其智囊团的参谋和规划下,对新兴北宋政权的中央与地方的政治结构,禁军的统辖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改革。
尽管改革的方案比较复杂,但是基本原则便是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一个绝对的君主专制王朝,将武将政治进行最大程度的打压。而也正是由于对于武将权力的忌惮,北宋在塑造了一个全面的文官政治体系。
削减地方官员及其机构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早在唐朝安史之乱以后,由于藩镇政治体制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使得唐朝时期的地方政治体系,仿佛回到了东汉晚期刺史掌握一方霸权的局面。
因此这种地方权力的不断膨胀,不仅严重干涉了中央对地方事务的管理,而且加大了地方的独立性。这让中央政府的威严尽失,严重损害了王朝的实力。
北宋建立之后,在全国推行府州军监制度,但是对于地方政府的最高长官的权力都进行了比较明显地削弱。
首先绝对不允许一个长官身兼数职局面的出现,也就是说北宋对于地方州郡政务的态度和原则就是,实行分权制衡。
此外在地方长官的选拔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基本上全部任命文官担任,也就将北宋建立之初的文官思想,贯彻到了基层社会的政服当中。
《宋史》载:"今后天下罪人若犯徒流罪或编配者,情轻但法重,并许本处具犯人状申提点刑狱司详勘,委是由得赦书,即缴连以闻。所贵应罪法相当,中外一体。"
公元997年,宋太宗再次对全国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划分了15路,作为具备监察性质的行政区。随即设立了所谓监司机构和官员,用于对各路以及府州机构的行政监督和事务管理。
像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这三大主要监司,将各路以及地方政府的权力进行了分割管理。
财务、政务、司法、社会救济等等具体事务,由监司分别负责,由此就防止了一官兼任多职现象的出现,有效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割据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