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吃糖多就会得糖尿病?别傻了,这些才是真正“元凶”

2020-10-23新闻4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少吃点糖,不然会得糖尿病”,因此许多人害怕糖尿病找上门而拒诱人的甜食于门外,导致丧失了许多“甜蜜”的乐趣。其实这句话真的那么靠谱吗?今天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糖尿病与糖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医学上的糖类,指的是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大众口中的糖指的是具有甜味的单糖和双糖,属于“狭义糖”、“简单糖”。

我们吃的面条、米饭等虽无甜味,但因为他们属于淀粉类食物,淀粉又属于多糖,所以也能使血糖升高。这些食物既是“隐形甜食”也属于“复杂糖”,故食物的含糖量并不是用甜度来衡量。也因此,糖尿病与吃糖多少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或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去“消化”糖分。葡萄糖失去了去路,都囤积在血液中,血糖因此居高不下。如果胰岛素分泌正常和作用正常,吃了糖也会被分解。不过,糖尿病患者还是建议尽量少吃甜食,因为甜食里面的糖是单糖,容易被吸收,升高血糖的速度较快。

既然吃糖太多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那究竟什么是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呢?

1、遗传因素

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的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I型糖尿病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II型糖尿病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II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I型糖尿病。

2、超重或肥胖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因,约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肥胖会使得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3、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4、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也有可能引发糖尿病,尤其是诱发Ⅰ型糖尿病,目前正有专家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病毒感染可引起胰岛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产生糖尿病。预防病毒感染也是阻隔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不要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很多恶性病都是拖出来的。

虽然糖尿病与吃糖没有直接关系,但也需要多多注意,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不良习惯,并加以改正才能有效预防。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