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咱们都得和某个又爱又恨的“亲戚”共度。
虽然那几天体验不是很好,不过它毕竟是新陈代谢的重要过程。按时按量来报道的大姨妈,也是身体给我们反馈健康与否的小信号。
不过有时候,如果大姨妈要“给我们点颜色瞧瞧”,多少还是会让人内心忐忑的——我是不是生病了?为什么大姨妈“脸色”又变了?
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下,“大姨妈”的那些事——
色号那么多
多留意才是王道!
大姨妈“血染的风采”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吗,姨妈的颜色其实是随着经期阶段在变化的。
一般来说,正常的经血基本上都以红色、暗红色为主;开始或快结束的时候会是咖啡色。
但如果出现橙色、灰色、淡红色血液时,就要多留个心眼注意一下了。
橙色:有感染的可能。
灰色:有感染或流产的可能。
淡红色:可能是雌激素水平过低。
“血崩”VS“一丢丢”
多了少了都不行
“姨妈”正常量为 20~60 ml,持续时间一般为 2~7 天。
持续超过 7 天(大于 80ml)就是月经过多, 不足两天(少于 20ml)就是月经过少。
是不是觉得有点难以判断?那就以姨妈巾用量( 10 片每包)为例,如果发现 1 小时要换 2 次,每个周期要用 3 包以上姨妈巾的,就是过多;
如果每次都只有一点点,一个周期下来只用不到半包姨妈巾,就是过少。
经血过多,有可能和子宫的病变、内分泌失调、全身血液系统疾病有关;过少则要考虑免疫系统失调、内分泌紊乱的可能。
姨妈流量可比手机流量更重要,一旦发现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哦。
有血块不正常?
这些情况才应该担心!
出状况的“姨妈”里,最直观易察觉的,就是血块。
听说这是因为经期喝了凉水受寒、气虚血虚?现在告诉你,呵呵。
真正的原因是:在姨妈期,我们的身体为了帮助血液尽快排出,会释放抗凝血物质。但头几天的大流量,抗凝血物质的“工作速度”跟不上,就形成了血块。所以,头几天有血块排出,都是正常的,不用太担心。
氮素,如果血块持续时间很长、体积特别大,就有可能提示子宫内膜等部位有问题,需要及时去看妇科医生。
不按常理出牌的姨妈都是耍流氓
经常听到有朋友抱怨,姨妈不规律,有时候一个月能来两次,有时候好几个月不来。
姨妈的周期根据年龄阶段不同而不同,青春期少女的周期会比较长,25~35 岁的女性一般是21~35 天, 40 岁以上的妇女周期会变短。
只要有自己固定的周期,就不需要方。如果是突然发生改变,下个月又恢复正常了,也不用太担心,可能是压力等原因所致。
但如果姨妈期越来越短,或者好几个月都不来,就提示你身体可能可能有内分泌、炎症等问题, 应该去看医生,查明病因。
每个月让我们有点小麻烦的大姨妈,其实是女性身体系统自我调节的一部分。它既不像传统观念里忌讳的那样“晦气”,也不是很多人认为中的“倒霉”。
清清爽爽做女人,科学正确的认识身体,正确对待大姨妈是第一步。正视姨妈,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整个家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