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疫情期间63天不停不休每天送500箱,这位快递小哥说:让我再多跑一趟

2020-10-23新闻6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0月23日报道:他们是快递员、新闻记者、社区干部;他们是公务员、生产经理、边检民警;他们很平凡也很伟大——他们都是抗疫战场上的楷模。10月23日下午,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团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第四场报告会。来自本市医疗卫生、社区、国有企业、边防检查、快递、新闻媒体等领域先进模范代表周密、陈霞、陆军、林雨青、王晓溪、郑朝渊6位报告人分别作了专题报告。

报告会现场

周密:我只是千千万万公务员的缩影

来自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周密在演讲中说:“如果把2月15日作为分界线的话,于我而言,这场战疫斗争分为了上下半场,上半场在上海,亲身经历了一个个疫情防控决策的诞生和落地,目送了援鄂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江城;下半场在武汉,亲眼见证了白衣战士们奋勇拼搏、荣归申城。”

1月的上海,迎来了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确诊病例数以每天20余例的速度逐日递增。确诊病例如出现爆发性增长该怎么应对?医疗床位和医护人员不够了该怎么办?作为医疗救治组的一员,周密与同事们通宵达旦地研究分析各家医院的床位、设备、人员、地理位置、技术能力,根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制订了相应的预案。而这样的场景,也同样发生在周密身边无数兢兢业业的领导、同事的身上。

周密作专题报告

2020年2月15日中午1时,周密接到了前往武汉的出征指令。他没有片刻犹豫。抓住启程前2个小时的间歇,离开已经连续战斗了一个月的指挥部,回家与怀孕5个多月的爱人道别,他万万没想到,这唯一一次回家、唯一一次见面竟然是赶赴前线时的道别。来不及害怕和感慨,前方工作协调组一行就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在零下5度、没有热水、没有暖气、没有办公桌,只有一张麻将桌的房间里与领队们摸情况、定制度、做专报。

工作端口的大幅前移,让周密对疫情一线的战时状态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2月19日,一支513人、携带有30余吨物资的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即将启程抵达武汉,而直到出发前一天的晚上10时,接机安排、入住酒店、受援医院等关键信息仍未能获得。在此情形下周密迅速理清思路,通过国家相关部委了解到航班信息和受援医院信息,再千方百计联系上了武汉当地政府联系人,随后紧急联系车辆、联系酒店、分配房间、准备物资……这一夜无眠,最终在医疗队启程前3小时拿出了完整的接机方案。当513名队员身着统一队服、在接机员的引导下整齐划一、安静有序地走上大巴的时候,周密心里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去时暖江城,归时江城暖。从1月25日首批医疗队出发,到4月10日最后一批医疗队凯旋,在武汉的77个日夜里,上海水平和上海智慧在江城大地开花结果:累计收治确诊病例2549名,其中三分之一是重症以上病例;治愈出院2005名。“我们用最早的抵达、最有力的保障、最专业的技术,在实现了全体队员零感染的同时,圆满完成了党与国家交给的任务。”

“站在1649名医疗队员身后的我,只是千千万万个公务员的缩影。”周密说,此时此刻,我的同行们仍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用心用情守护我们这座6340平方公里的伟大城市、守护我们2400万的英雄人民。“有人问我,经历这些,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这场战疫斗争不仅仅是人生宝贵的经历,更是一次党性的洗礼。”

报告会现场观众认真聆听

王晓溪:让我再多跑一趟

王晓溪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就职于顺丰速运集团(上海)速运有限公司通州分部,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每年春节那个月是快递的业务淡季,今年春节王晓溪原本打算留守片区,把妻子和孩子接到上海,打算趁着不忙的时候在上海逛一逛。

“没想到,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的计划,推我到了前线。这个前线就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医护家属楼。”王晓溪负责那里的快件收派工作,包括整个院区七栋院楼、上千名医护人员和病人以及整个医护家属小区。

“还记得大年三十那天,一大早我就骑车出门,想着去医院看看,兴许能帮上什么忙。看着医院里忙碌的白大褂们,听说还有医生主动请缨去抗疫一线,我深受感动。”随后,王晓溪主动向公司及党支部汇报,“疫情期间,就让我承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医护家属楼所有的收派件工作吧。我比较熟悉这片辖区,保证能完成任务。”

王晓溪作专题报告

顺丰早在1月15号就成立了防疫工作小组,王晓溪让老婆孩子留在宿舍,自己到公司领了备好的防护服和口罩护目镜回到岗位上,一口气干了63天,不停不休。“疫情严峻时期,每天都会有大批的捐赠物资及采购医疗物资涌入医院,我几乎每天要派400-500箱子的货物,工作量比两个人工作时还要增加好几倍。”王晓溪说,时常有50箱防护服、20箱口罩、重则500公斤的快件需要第一时间送到医护人员手中……

要问当时王晓溪心里怕不怕?他说:“不怕是假的,但事情总要有人做。”那时,王晓溪告诉自己,也告诉妻子,自己是一名党员,党员就要冲在第一线。“我是一名退伍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军人铁律还刻在心里,这种关键时候,更不能退缩。”

“我用两轮电动车带,用手推车推,一趟、两趟、三趟……数不清那些天每天要往返公司与医院之间多少次,可以说风雨无阻。”王晓溪说,“同事们趁工作间隙,也来帮忙。有的同事跟我说,让我等他们的汽车送货回来帮我一起带。我心里想‘不能等!一趟不行我拉两趟,两趟不行,三趟!这些都是救命的东西,耽误不得!’穿梭在医院大楼与家属小区之间,搬货、运东西倒不是能难到我的事情,大不了多跑几趟,多搬几次。“

报告会现场

林雨青:守好家门、城门、国门

三月的上海,海、陆、空口岸都成为“外防输入”的战略要塞,上海边检总站民警林雨青所在的浦东国际机场也成了疫情防控的主战场、第一线。演讲中,林雨青分享了她的经历。

那天,林雨青值守的查验通道走进一位女士,护照上贴着绿色标签,但她仍然保持警惕,询问这位女士的停留轨迹。当时那位女士说只在泰国待了一个月。“当我翻看到护照里最近的申根签证时,心里瞬间产生怀疑。提交信息后,电脑屏幕上弹出一条报警提示——这位旅客可能有涉疫国家旅居史。”林雨青的怀疑果然被证实,证据面前,那位女士终于承认几天前曾途径西班牙的事实。这位旅客随即被纳入闭环管理,最终被确诊为阳性病例,就这样,一个安全隐患被化解于无形。

林雨青作专题报告

军功章自然有“信息预警”的一半。这条信息的背后,隐藏着一张强大的预排查数据网,那是上海边检总站疫情防控数据排查专班的“神奇”所在。一间小小的工作室,十几台电脑,几十名信息排查员,每天24小时通宵达旦在大数据库里与时间赛跑,把排查出的信息数据推送到海关和全国的各个口岸。他们累了喝口浓茶提神,困了洗把脸再战,实在扛不住了在沙发上躺一躺,有人甚至因为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而轻微面瘫。这一切,只为一个信念,那就是:把防境外疫情输入信息最精准、最快速、最全面地发送出去,为全国疫情防控贡献边检力量。他们是上海防范疫情闭环管理的信息源头,是口岸联防联控的前哨尖兵,是上海边检的智慧担当。

3月13日中午,从德国法兰克福飞来、搭载着多名发热旅客、备受社会关注的CA936航班落地了。林雨青和突击队成员们一起负责为旅客办理入境边检手续,来到机坪上,在候机楼能把人闷出汗的防护服,根本挡不住机坪上的倒春寒,风一吹,就忍不住颤抖。林雨青抓着对讲机,把装在密封袋里的舱单清点了一遍又一遍。不知过了多久,她听到队长喊她的名字,“林雨青,机上有发热旅客需要送医!”

走进舱门后,旅客们安静地等在座位上,有些紧张但眼神中写满了信任。“我突然觉得空气变得很温暖,紧张的情绪渐渐平静。”林雨青说,她用最快速度进行信息比对,尽量让旅客们摘下口罩的时间短一些。当时旅客之中有一个小朋友,虽然经过长途飞行身体疲倦,包在口罩里的笑脸却依然想努力给林雨青一个大大的笑容。这个孩子的父母自愿留下来陪他一起隔离观察,递还护照的时候,林雨青对他说了一句:“欢迎回家!”那个孩子也轻声地回了一句:“谢谢!”看着那一家三口依偎着坐在救护车里,林雨青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和感动,“那是充满温暖和柔软的力量,而我内心的不安也早已被职业自豪感淹没,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平凡的工作对旅客来说会那么不平凡。”

#新冠肺炎_社会#上海交通大学#春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