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人,全楼隔离,
这对北京的城市经济运行影响太大,
要想办法用技术方案解决这个问题。”
——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
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
“科研要从现实问题出发,
打破跟风思维惯性”。
科学城新型研发机构智源研究院
先于苹果、谷歌两个互联网巨头,
推出保护隐私的
传染链密切接触者精准追踪系统
智源蓝保(Blue Bubble)。
3月8日启动研发,
4月15日部署示范。
智源研究院的专家们开展了一场闪电战。
精准追踪感染人员相对位置,
快速排查与感染者有近距离接触风险的人员,
大幅降低隔离人员比例。
最重要的特点是
有效地平衡了精准追踪与隐私保护问题。
同时严守了保护个人隐私的红线,
听有才的研发人员们创作这段rap:
场所数据不离场,
个人隐私不离机,
患者轨迹供比对,
能自证者不隔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它这样追踪密接者轨迹:
它可以这样保障整栋楼宇安全:
智源蓝保诞生记你来看。
01为什么要研发这样一个系统
“身在其中,使命在肩”黄铁军院长说,疫情突发,他们接到指令,需要AI技术来支撑疫情防控,保护个人隐私是红线。智源研究院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优势,迅速集结院内科研尖兵,从实际问题出发,短时间内啃下这块硬骨头,选择的技术路径是在AI防疫技术研发中做减法。
02完美守住保护个人隐私红线
AI+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当所有的战疫科技在做加法不断提高防疫效率时,智源研究院研发团队反其道而行,做减法。
“如果使用传统的数据追踪方法,下载APP,上传实名制信息到服务器,难免出现隐私泄漏问题,为了有效保护隐私,我们设计了专门的数据管理协议,每个人在自己的设备里记录近距离碰到的其他无线设备,这些数据的管理权归属个人,不需要上传互联网。”
采用蓝牙无线信号发现近距离接触关系,判断精度可达米级。安装了这套系统的楼宇,能够记录进入这栋楼宇的蓝牙设备的行动轨迹,这些数据严格保护在楼宇本地进行管理,不外传到互联网,保留14天后滚动删除。被确诊的感染者,需要将自己手机上记录的行动轨迹交由疾控部门,疾控部门将感染者轨迹推送给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个人和楼宇,供其比对发现是否有过密切接触,实现精准追踪。经过比对,和感染者没有近距离时空交叉的所有人,是安全的,不必隔离。
03勇于创新需要有这样的态度和坚持
研究院特有的人才机制能让科研人员自由探索,遇到亟待解决的问题后迅速聚拢。2018年成立的智源研究院如今已经有百余位AI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平时在各自的岗位,各自感兴趣的领域搞研发,覆盖面很广,遇到突发情况,大家会迅速聚集到一起,共同对抗一个难题。”在采访中,黄铁军院长多次提到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不跟风,不攀比,要打破科研人员固有的传统思维惯性,这是闯进原始创新的“无人区”需要的态度和坚持。
“疫情总体上处在可控范围,
但如果将来疫情复杂化,
这套系统能够在严格保护隐私的情况下,
实现精细防控。”
——智源研究院院长黄铁军
利剑已有,藏之于匣。
这就是科研工作者为我们构筑的保护“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