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道士的穿衣都有什么讲究 穿着道士服有什么讲究

2020-07-21知识5

道士的穿衣有哪些讲究?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诸多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到宗教仪轨,小到信徒的衣、食、住、行,都有很多的规范。道士衣着的显著特点是束发盘髻,一般要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帽或。道士为何穿黑衣? 黑色对于道教有什么象征意义? 你好!道士的职责是降妖除魔所以穿黑衣;黑色象征严肃、正义,如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传统京剧中的“张飞”、“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有什么特点,道士的服饰有哪些? 道士服饰有六种,分别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具体如下:1、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2、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3、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4、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士服饰有哪几种? 道士服饰有六种,2113分别为大褂、得罗、戒衣、5261法衣、花衣、衲衣。具体如下4102:1、大褂:大襟,长及1653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2、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3、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4、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道士的穿衣都有什么讲究 道士所穿的衣服通常分为常服和法服两大系列。顾名思义,常服就是道士们平时所穿的衣服,主要有大褂和道袍;法服就是在举行法事时所穿的衣服,主要有戒衣、法衣、花衣等。其中,法衣是道教科仪中髙功法师各种穿着的统称。忏衣,道士在科仪中念经拜忏时所穿的一种法衣;绛衣,在大型斋醮法会中,高功法师所穿的一种法衣,穿时里衬海青,其制两袖宽大垂地,双臂展开时两袖和衣身合成四角形,两袖和衣身均绣有金丝龙纹;海青,为道士日常穿,是用青布简单制作而成宽袖道袍。现今,为了穿着方便,道士夏天多穿对襟和斜襟两种道衣,多数以棉绸制做。道士的穿衣都有什么讲究? 道士所穿的衣服通常分为常服和法服两大系列。顾名思义,常服就是道士们平时所穿的衣服,主要有大褂和道袍;法服就是在举行法事时所穿的衣服,主要有戒衣、法衣、花衣等。。道教衣服的不同颜色各代表什么 教服饰 道服 分为常服和法服两大系列。常服主要有大褂和道袍。大褂袖宽一尺四寸,右腋开襟,有两飘带;中褂则多为对襟。。为什么和尚大多都是胖的,而道士都是瘦的,有什么规律吗? 道教和佛2113教遍布全国各地,很多人对5261于道士和和尚的形象也4102非常熟悉。仙风道骨穿着布衣服的就1653是道士,握着佛珠慈眉善目的就是和尚。和尚大多都是胖子,而道士却比较瘦,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观音,如来佛并不是个个体态丰满。后来佛教逐渐兴盛,再加上唐朝时期以胖为美,这也为后来佛门中人的肥胖奠定了基础。佛教讲究修身养性,通常在寺院当中诵经打坐,缺乏运动,因此和尚们的体态就会日益丰满。就连供奉在寺庙当中的佛像,也都是比较胖的。而道教就不一样了,它讲究修身养性,又跟佛教的追求不一样。道教供奉的是太上老君,因此很多道士喜欢将自己打扮成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再加上道家人通常都会习武增强体质。对于居住饮食上面非常随意,因此他们的体型也比较消瘦。道士虽然也有静坐冥想,念经吃斋,但是他们也要练功,比如站桩打拳,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太极拳。相比较于和尚,道士明显更注重养生,追求长命百岁,这又是佛教与道教最根本的区别。佛家讲究因果循环,所以看中的是未来的来世,而道家主张性命,追求的是今世,故更注重长寿。其实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子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所总结的规律也不一定是。道袍颜色有什么讲究? 道袍有蓝色、灰2113色、黄色、棕色,暗红5261色,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4102,大袖收口,衣领缀1653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道袍是明代极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种便服,在明代由于道教为国教,上自天子下至士庶无比把道袍当做日常穿着的主要服饰之一。道袍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收口,衣领缀有白色的护领,衣身左右开裾,前襟(大、小襟)两侧各接一片内摆,打褶后缝在后襟里侧。道袍也分为常服和法服两大系列。常服主要有大褂和道袍。大褂袖宽一尺四寸,右腋开襟,有两飘带;中褂则多为对襟。道袍,又称“得罗”,与大褂相似,袖宽一尺八寸以上,长短随身,青、蓝色,象征天色和东方青阳之气。扩展资料:道袍在明代的时候非常流行。几乎就是读书人的“标配”,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叫这种衣服叫道袍,因为读书人懂得的道理多。随着流行变化,道袍的衣身长短、袖子宽窄经常变化,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经发展到有些夸张的地步,衣短才过膝、拱手而袖底及靴。道袍特点:其一是“不与俗移”,也就是说不管社会上的人穿什么衣服,道士都保持自己的衣冠不变,这其实也是道士特立独行的人格的。

#道士#道教服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