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以“站”为媒,一“网”到底——扬州殷巷社区创新“四个一”社区治理服务新体系

2020-10-23新闻8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新盛街道殷巷社区位于扬州西区新城核心区,辖区既有商业小区,也有行政商务中心和商业综合体。如何做好新型城市化下的社区管理工作?近年来,殷巷社区通过推动网格化工作,在3个小区推出“一居多站、一站多点、一点多邻、一邻多情”的“四个一”社区治理与服务项目。殷巷社区党委书记赵龙介绍,所谓“四个一”,即在每个小区设立独立的社区工作站,目前已成立3家社区工作站,分别为怡景苑社区工作站、奥都花城社区工作站、天和国际社区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都有负责分工的细小网格、网格内的每栋楼都有我们的贴心人——网格信息员。

打造社区基层站点,解决百姓身边难题

“这边的雨棚有点漏雨了,请物业要修一下呢。”“我家门口这棵树长太大了,挡住阳光了,要剪一下呢。”在奥都花城社区工作站,记者看到经常有居民过来反映社区琐碎的问题,这些问题被汇总后将直接“派单”给相关负责人,对问题进行跟踪处理。“我们通过下移社区治理重心,建好3个社区工作站、11个社区综合网格和10个专属网格,使工作站成为小区居民就近办事的‘类居委会’服务机构;使网格点成为网格员的‘工作一线’,察民情、晓民声、知民意、聚民智、解民困。”赵龙介绍,每个工作站配备至少1个专门的社会组织和1名专业社工。

围绕社区工作站,殷巷社区从文化入手,用文化活动丰富文化治理,打造一站一特。其中,奥都花城社区工作站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为依托,让红色文化贯穿整个小区,营造浓郁的文明氛围;天和国际社区工作站致力于打造“走进节气文化,读懂时间文明”,邀请街道宣传科、社事科在各个节气共同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宣传节气文化,让居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怡景苑社区工作站搭建了“网格化·微自治”平台,发展“微组织”、征集“微心愿”、处理“微事务”、共建“微环境”、实施“微治理”。

创新社区议事模式,实现共建共享共治

在处理一些复杂问题时,殷巷社区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扩大共治主体,通过创新圆桌会议的方式,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针对天和国际南门停车位改造工程问题上,不同居民有着不同意见,导致停车位改造进展缓慢。社区创新实施“圆桌派”议事制度,请来老百姓、业委会和物业共同“吵”上一架,大家各抒己见。“车位本来就不够,绿化带反正也破坏了,不如把绿化带改成停车位吧。”“绿化带也不能随便改啊,得征求业主意见!”“绿化带既然被破坏了必须得‘见缝插绿’,把绿化补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各自的看法。一个多小时后,最终以举手表决的方式达成了一致,将已经破坏的绿化带改建成停车位弥补车位不足,再找更多空地处增添一些绿化。

事实上,除了小区议事会的“圆桌派”,殷巷社区还打造了小区民情恳谈会、小区工作评议会和社区大讲堂三个协商议事、居民教育工作平台。其中,小区民情恳谈会是作为专职工作者、居委会委员、居民代表协商小区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市政建设、沿街卫生等问题的平台;小区工作评议会是作为小区居民评议社区工作站和网格点工作的平台,听取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改善提高社区工作站为民服务水平,实现居民对社区工作站工作的民主监督;社区大讲堂作为居民教育的平台,将社区原有的党员活动室、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等资源整合,每月邀请教师、专家、领导干部通过讲课、座谈、义务咨询等方式,弘扬主流政治文化意识。

培植社区全科社工,完善基层服务“一条龙”

在社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社区积极开展全科社工服务能力培训,让每一名社区工作者熟练掌握行政服务能力,胜任一岗多职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走入网格对居民诉求解疑答惑,并能“一口清”导办、“一门式”受理、“一条龙”服务。 此外,社区还定期召集专职网格员5名及网格信息员110名参加网格化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方式以网格工作知识学习讲解、沟通技巧、社会工作实务能力为主。社区希望通过充分发挥网格信息员“就近、就熟”优势,当好居民的“政策法规宣传员”“民情信息收集员”“和谐稳定促进员”。

通讯员 张宏斌 陈云飞 交汇点记者 李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