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彭晔 游明灵
2020-10-23 08:36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铸就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丰碑。这其中,为避免部队暴露,在烈火中放弃自救,壮烈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名垂史册,坚决遵守纪律,勇于担当,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少云精神,在英雄的故乡代代传颂,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和力量之源。
今年“七一”建党节,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邱家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故居,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房屋连同周边配套设施,占地面积约一千平方米。一件件实物展品、一张张照片和图画,展现了邱少云烈士的成长历程和光辉的战斗岁月,这里也成为少云故乡,传承与弘扬“少云精神”的又一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26年,邱少云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玉屏村邱家沟,9岁丧父、11岁丧母,自幼生活贫苦。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后,邱少云自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编入第10军29师87团3营9连1排3班。并于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盘踞在上甘岭附近391高地的敌人,把战线向南推进。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王成金说:“在1952年10月11日晚12点之前,整个一个加强营的志愿军部队,井井有条的潜伏在敌人前沿60米处的茅草丛中,计划要在第二天下午才发起总攻。”
在埋伏了整整一夜后,第二天上午,敌人开始向高地空投燃烧弹,其中一枚就在邱少云身后爆炸,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邱少云的身上。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王成金介绍:“从这个冲锋枪的枪托可以看出,被烈火烧了过后,是烧焦了的,另外一件是棉衣残片,当时邱少云是匍匐过后,压在胸口下,整个衣裳全部被烧焦了,唯一是压在胸口下方的棉衣残片,巴掌大的一小块,没有被烧焦。”
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身边潜伏战友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邱少云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直至壮烈牺牲。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馆长王成金称:“他一旦动了,就会暴露目标,他身边还有一条小水沟,如果他在水沟里稍微滚动一下,通过自救,就可以把身上的火熄灭,左右两边的战士,这一幕都看得清清楚楚,他两只手深深的插到泥土里,以难以忍受的痛苦,忍受了,最后完全被大火包围了。”
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志愿军反击部队当晚胜利攻占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战后,邱少云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
1962年,在邱少云烈士牺牲十年后,一座巍然的烈士纪念馆建造在重庆铜梁凤山之巅,手持钢枪的邱少云烈士立像坚毅挺拔,这里平均每年迎来三十万名参观者,了解英雄故事,传承烈士精神。
前来参观纪念的退役军人表示:“因为没有(邱少云烈士)他们,在前面为我们做出的牺牲和努力,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我们现在不管是吃的还是住的,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好了,因为他们做出的努力,为我们中国带来了和平。”
如今,在邱少云烈士的家乡重庆铜梁区,身穿“红马甲”的少云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引导交通、清扫垃圾、维护城市安全,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重庆铜梁“少云”志愿者称:“邱少云烈士身上有很多宝贵的品质,他有责任感、有担当,我们少云志愿者,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通过我们的志愿服务,把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的美好。”
重庆铜梁区的不少街道、乡镇、学校都以“少云”为名,烈士精神在在英雄故里代代相传。
对党绝对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是邱少云精神在新时代新的内涵,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应当让烈士精神成为指引时代前进的坐标,向以邱少云烈士为代表的志愿军英雄致敬!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彭晔 游明灵 编辑:范燕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