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湖北出土战国竹简,接近《老子》原著版本,思想和儒家共通

2020-10-23新闻11

每一次的考古发现,都能够加深人们对古人的了解,能够重新认识历史。毕竟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可能对历史有错误的认识,而考古发现就是改变这种认识的机会。在1993年,湖北郭店村发现两座墓葬被偷盗,警方很快就把现场控制住了,接着考古专家们开始挖掘这两座墓葬,对里边的文物进行抢救。

这两座墓葬历史非常久远,是战国时期楚国人的墓葬,大约时间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虽然这两个墓葬不是很大,但是相比起其他的诸侯,这两座墓的随葬品比较少,显得很寒酸。不过专家们可没有因为墓里没有宝贵的文物而沮丧,因为在这里面发掘出了很多的古文物,出土了很多的竹简。虽然距离已经有2000多年的时间,但这些竹简上的字迹依然很清晰,只有少量竹简被破坏。

这可是稀缺物品,因为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竹简大多都会被侵蚀而坏,很少有保存完整的。专家把这804枚竹简分成了三类:一类是在32.5厘米;一类是在26.5-30.6厘米;一类是15-17.5厘米。带着字的竹简有703枚,上面带有1300多个楚国古文字,上面主要记载的是儒家和道家的典籍。这些主演对研究诸子百家非常有用,所以专家们才这么欣喜。

在这些竹简当中,记载了《老子》和《太一水生》两部著作,这是道家的典籍。这份出土的文物,是记载《老子》的最早实物。后来《老子》成书,流传途径不同,编写的人员也不一样,所以有好多版本的《老子》。因为不同时期的学者对《老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做出的诠释也各不相同。那2000年前的老子的想法到底是啥样的呢?

这份竹简上的内容,最为接近历史上的《老子》,但是和现在道家思想有了不一样的地方,说明后人对老子有了一定的误解:比如说现在的《老子》,直接否定了“仁”、“义”,从而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从根本上就对立起来。但是在最初的阶段中,道家并没有排斥这两个思想,说明当时的儒、道两家是共存的。

因为从郭店出产的竹简中,时间和老子生活最为相近,所以这个版本的《老子》是对接近原著的。对我们研究古代的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们对老子学说有了新的认识。

#诸子百家#考古盗墓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