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澄江至江川高速公路建设纪实

2020-10-23新闻3

八月未央,心之所往,2020年8月31日上午11时整,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澄江至江川高速公路正式通车,看那如今穿梭高耸在乡村之上的似彩虹卧波的玉带大桥,看那一座座通亮的隧道群,看那悠长蜿蜒的一条条路面,是云南交投公路建设者夜以继日挥洒汗水构筑而成的累累硕果。

澄江至江川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江川区境内,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网S27呈元高速(呈贡-澄江-江川-通海-建水-元阳)中的一段。主线全长46.48km,同步建设禄充立交连接线长1.14Km,螺蛳铺立交连接线3.526Km,桥隧比为62.1%。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包括禄充、江城、螺蛳铺、江川东四个收费站以及1个星云服务区,同时全线设有5处互通式立交。

全力攻坚克难不放松

自2016年9月正式施工以来,历时四年多,澄川高速公路的建设一波三折,困难重重,2018年因受PPP项目政策影响,施工进度不得不放缓;2019年面临工期紧、压力大的现实情况,项目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在交投集团、公路建设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精心组织,挂图作战,制定节点任务,倒排工期,向安全管理要效益、向工序衔接要进度,确保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

控制性工程之一的玉带大桥,为分离式桥梁,主跨采用上承式钢桁架拱桥。在2018年4月12日红线范围内房屋拆迁到位后开始迅速施工,由于居住人口密集,对清表施工来说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防止房屋因爆破开裂等隐患发生,项目均采用挖掘机破碎锤作业。在清表后,设计单位再次对桩基进行了补勘,发现原设计地质与实际不符,结合实际的地质特点,采用旋挖钻施工法来克服地质岩层强度、岩溶、流沙等因素所带来的施工困难。

在工程施工中,全线分离式隧道8座,隧道施工面临穿越多条岩溶发育带、断层破碎带,地质条件复杂,项目攻坚克难,先后克服了初支变形、沉降量大、塌方、突泥涌水、软弱围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狠抓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和质量安全控制,有效保证了隧道施工的顺利推进。在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的原则上,加强监控量测,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2019年是施工关键之年,针对澄川公路的实际情况,项目党支部为重难工点“仙湖立交桥”、“禄充立交桥”、“碧云隧道”、“玉带大桥”挂牌,着重攻坚,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职工啃下这四块“硬骨头”。

打造智慧品质工程

在项目管理方面,澄川项目积极打造QHSE管理体系,把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模式系统化地进行整合,打造一套四位一体覆盖全面的科学、系统、完善的、标准化的管理系统。围绕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和监督,保证整个项目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在技术创新方面,项目积极开展BIM技术研究,将其应用玉带河大桥的建设管理,对施工关键工艺开展工艺模拟和方案论证,进行全寿命周期管控。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推行互联网+及“智慧管理”现代化管理理念,通过现场监控与开发手机APP,自主开发了隧道空压机远程控制节能系统,参与各方可以根据不同的权限参与现场的管理。

同时,澄川项目自主研发全天候隧道初期支护防坍塌预警系统。该系统在监测到隧道初期支护下沉变形较大发生塌陷事故时,通过声光报警器发出预警信息,不仅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检测与预警,还可以在发生初期支护变形、塌方等险情时及时撤离,确保施工安全。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在本项目推广使用。

继往开来谱新篇

澄江至江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是继呈澄高速通车后,澄江迎来的又一交通便利配套路线。这条高速路的开通,将使环抚仙湖旅游线路完成闭环,昆明至江川区行车时间缩至90分钟以内,让抚仙湖真正成为可以便利通达的“昆明后花园”。

如今建成通车的澄川高速公路,为全省县域高速“能通全通”工程建设蓝图上画上浓重的一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云南交投人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切实为全省交通事业竭尽全力,再立新功!(云南交投集团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公路建设一公司 姚尧、张宏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