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有一曹,流贼闻之心胆跳。”
这是对明末猛将曹文诏的评价!曹文诏(?-1635年),山西大同人,他原先在辽东一线,先后跟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旷世名将抗击后金军队,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崇祯四年(1631年),他被调回关内,镇压西北民军,自此开始,他长期带领着自己手下仅有的3000部队,追着西北数十万民军到处跑,杀死大小民军头领数十人,歼灭民军无数,令民军闻风丧胆,对他是敬而远之,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这也使得曹文诏一时风头无两,堪称绝世猛将!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曹文诏终究还是在阴沟里翻了船,最终把命赔了进去,而这一切,只因手下小兵的一句话。
崇祯八年(1635年),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等民军首领集结近20万人,浩浩荡荡向静宁(今属甘肃平凉)、秦安(今属甘肃天水)、清水(今属甘肃天水)、秦州(今天水市秦州区)一带挺进,曹文诏知道后,主动向总督洪承畴请战,洪承畴高兴地应允,但也无奈地表示,自己手上已无一兵一卒可以调拨给他,因此,曹文诏只得率领着自己手下仅有的3000部队向民军发起追击。
当然了,曹文诏带着3000人就敢追击民军几十万,并非他脑子有毛病,他还是有一定的底气的,因为他的部队是号称当时天下第一强军的关宁铁骑。崇祯四年(1631年),跟随曹文诏被调回关内的,还有1000名袁崇焕亲手调教出来的关宁铁骑,这支关宁铁骑打骁勇善战的八旗军队都不在话下,要对付战斗力有限的西北民军,实在是小菜一碟,曹文诏正是靠着自己手下仅有的3000部队(1000关宁铁骑加当地部队2000),一直追着民军打,打得民军大败、大败、又大败。因此,虽然手下仅有3000部队,他还是自信满满地出发了,可这一去,就再也没能再回来。
曹文诏率领三千人从宁州(甘肃省宁县)进军,一开始正如他所料,他一路势如破竹,多次大败民军,斩获无数,可这次民军也被打急了,一路上让人这么追着也不是个事啊!更何况人家手里才几千人,自己有20万,合计之下,他们决定设下埋伏伏击民军。
曹文诏终究还是一头扎进了民军的埋伏圈当中,一时之间,伏兵四起,将明军团团围住,当然了,曹文诏倒也没有多少惊慌失措,因为民军毕竟战斗力有限,而自己的部队身经百战,况且都是骑兵,机动性强,只要打开一个缺口,冲出重围也不是什么难事,因此,他从容不迫地指挥战斗,并且很快打开了一个缺口,正准备突出重围,改日再战。
正当曹文诏准备骑马冲出包围圈时,路过一群民军旁边,恰好有一个手下小兵被民军俘虏,小兵慌乱之下,出于求生本能,大喊一声:“将军救我!”小兵的求救声音也不算大,况且当时场面又混乱,因此,这对于曹文诏来说看似无关紧要,可恰恰正是小兵这声求救要了他的命。
赶巧不巧,小兵的求救声在最不合适的场合被一个最不该听到的人听到了,这个人是民军的一个小头目,而在不久之前,他还是曹文诏手下的士兵,只是在当时混乱的场面下,他没有认出来,可现在这个小兵的求救声一提醒,他立刻认出了曹文诏,并告诉了其他民军。
被曹大人追着打了那么久,好不容易将您包围起来,既然进来了,那就别走了!如此一来,被打开的缺口,又很快被民军合拢,并且民军还越来越多,彻底断了曹文诏的生路。最后时刻,曹文诏也爆发出了可怕的战斗力,他左冲右突,亲手杀了几十个农民军,辗转拼战了几里路,最终还是体力不支,拔刀自杀而死,一代名将就此陨灭!
曹文诏战死后,崇祯皇帝朱由检痛心异常,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左都督,赐予祭葬的恤典,让他的子孙世袭指挥佥事的官职,并为他立了庙,每年春秋两季予以祭奠。曹文诏以他悲壮的方式,将对大明的忠诚践行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可叹!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