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朝廷选拔人才有很多制度,最开始的时候官员都是世家大族,官职是可以世袭的,后来还有了察举制等制度,让其他人也可以做官了,到了隋朝时候这样的情况得到了改善,让天下读书人都有人出头的机会,出现了科举制,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做官了,到1905年科举制才被废除。那我们所熟悉的秀才,放在现在,是什么学历呢?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见于《管子·小匡》。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现代也比喻知识量丰富的人。
秀才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於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废。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后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水浒传》以王伦为「不第秀才」,有轻蔑的意思,指他觅举未成,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宋代秀才名衔,无需经过考试取得;但明清时代则不同,秀才得来不易,必须通过几重考试关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后也不一定能够应举。
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生。鲁迅小说《孔乙己》、《白光》中的主人公孔乙己、陈士成在前清多次童子试均考不上,人已老了,还是童生,或称老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生员除了经常到学校、学官的监督考核外,还要经过科考选拔(未取者有录科、录遗两次补考机会),方可参加本届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举人)。
一般读书人从学校毕业以后称为童生,县衙会组织考县学,考上之后就成了生员,生员才有资格进行下一步的考试,还要参加州府举办的府试,考上了之后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考试。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接下来就是去省城参加院试,院试合格之后才能叫作秀才,可见秀才还是非常难的,根据专家们的分析,秀才相当于现代教育的本科生,举人相当于硕士生,进士相当于博士生,至于殿试上考中名次的,则相当于中科院的院士。
不说那时候大大小小的县有多少,光是前几场、前十几场、前几十场没能考中秀才的“老童生”来凑热闹,就足够让人数充盈了。秀才的录取几率在10%左右,比现代一本的录取率还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