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仿佛不见了,只剩一个空洞。他觉得被掏空了,空而且冷,感到很恶心、晕眩。他靠在墙上稳住了自己。“奸贼!逆臣!蠢货!”这些话在他的脑袋里重复着,重复着,像嘭嘭的鼓声,像讴歌玉米的歌声,像咒语。他突然从浑身冰凉变得满身燥热。他的血液在奔流,面颊在燃烧,屋子在他面前旋转着,阴暗了。他咬牙切齿,“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他不断地说。
——改自赫胥黎 《美丽的新世界》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十天后,李自成的信使到了,同时带来了劳军的银子和父亲吴襄的一封信。
一切都按照吴三桂的设想来了,尤其是父亲的这封信:“大势已去,天命难回,帝国灭亡,家族仍在。”
皇帝已经死了,可父母还在。孝子这冠冕堂皇的角色足够给他继续活下去的名义。为了父母和家族的性命牺牲自己的名誉情有可原、顺理成章。
从和尚起家的朱元璋可以当皇帝,为什么李自成不行?
吴三桂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褪去虚掩着的“忠臣”外衣,但他依旧带着“孝子”的面具,依然可以抵御正统道德对他的攻击。
他点齐了兵马,将山海关交给了大顺农民军,第二次踏上西进的征途。
各位读者,今天我们继续探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南明的终曲:吴三桂。
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1.在乱世中,面临着忠君和家族性命之间你会如何选择?
2.为何为大清立下赫赫军功的吴三桂,会有如此悲凉的下场?
3.为何有些前半生对“大忠大孝”坚定不移的人,到后半生“卖主求荣”也那么彻底?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早读和晚读见识一下在“大节”面前,选择截然相反的人吧。
青年的吴三桂已经是朝野闻名的忠臣孝子,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道德楷模。
天启末年,吴三桂刚满十六岁。一天父亲吴襄仅带着五百士兵在锦州城外,被如狼石虎的满洲兵团团围住。
吴三桂和舅舅祖大寿在城楼观战,心急如焚。可是锦州城内只有三千守卫,祖大寿只好硬起心肠。
吴三桂的父子情深加上他年少的热血,在祖大寿未加注意时,他仅仅带领二十多名家丁,杀入了四万满洲兵的重围,舍了自己的性命,如入无人之境,把吴襄从目瞪口呆的满洲兵手中救了出来。
在以孝治天下的社会,从一个人对父母的态度,就可以推断他对帝国的态度。
吴三桂的名声从此刻鹊起,仅仅二十八岁就成为了镇守一方的总兵。
而他能取得成就,并不足以解释吴三桂令人目眩的升迁步伐,吴三桂真正的过人之处在处世能力。
他一方面围绕着自己的忠臣孝子的形象设置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他极强的社会协调能力和善于感知别人反应的能力,使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年纪轻轻就获得诸多美誉。
他想,通过他为大明王朝的拼搏,一定能够获得极高的荣耀。
可是当他美滋滋的爬到荣誉的山腰时,他猛然惊醒,他脚下踩着的只是座冰山,一座正在消亡的冰山。无论他爬得多高,也终将腐烂。
晚明的衰败,不是因为自然灾害,也不仅仅因为几位昏君奸臣,而是支撑社会正常运行的精神支柱已经腐烂了。
吴三桂,第一次心中产生一丝凄凉之意,也第一次产生了畏惧。
就在他惆怅帝国的命运与自己的前程时,另一件让他备受打击的事发生了。
洪承畴投降了!
洪承畴是吴三桂在朝中特别敬重的人。这位大帅外表像文臣一样柔弱,可眼神中透露着坚定沉静之气。这位文章学问名满京城的学士,放下笔跨上战马,就能把闯王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骑败走商洛,上马能文,下马能武。“得了圣人之道的人应该就是这个样子。要是朝中多几位像他一样的大臣,那大明还有救,皇上还有希望。”吴三桂想。
可是他却投降了!
他在战前向皇帝提出了屯田久驻、步步为营的策略,把羽翼丰满的满洲人打回老家,可是皇帝和满朝文臣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堂堂天朝上国,对付不了一个小小异族,是奇耻大辱。一份份弹劾洪承畴的奏疏不停地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则派出一个个太监来前线监军,圣旨中也流露出越来越多的杀机和猜疑。
洪承畴不得不仓促出战,全军覆没。他不是败在敌人手中,而是败给了自己的同胞。
吴三桂见证了他覆灭的全部过程,寒心不已。
洪承畴全军覆没后,全家人都做了悲痛的准备,等待着他殉国的消息。崇祯甚至在北京为他立了祠堂,设下祭坛。
可他居然就这么投降了!
一个他心中的伟人形象,瞬间崩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丑恶无比的奸贼。
皇太极一次又一次的用宽厚仁义的行为,感动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明忠臣。包括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
历史评论家说,如果没有后来越来越多的汉人归降,那满洲人夺取天下也将是个幻想。
精明、知进退吴三桂,自然知道明朝大厦将倾。可是一直没有契机,让他可以褪去“忠君”的外衣。
直到崇祯十七年,皇帝自缢于煤山,收到李自成与父亲的劝降书的那一刻。
天地的巨变,终于彻底压碎了吴三桂身上的道德外壳。不知道经过多少个日夜挣扎,他才慢慢的将外壳残存的碎片剥离下来,露出了鲜血淋漓的肉身。
他选择了家族,选择了功利,选择了女人。
当他在西进的路上,他不停的做着准备,准备着如何应对李自成亲自相迎的场面,准备着满朝文武为他接风的宴会,幻想着他美好而又远大的前程。毕竟,他可是送给了李自成一座特别重要的关卡。
可不幸的是,他突然遇见从京城里逃出来的家人,他如同乞丐,一见到吴三桂就痛哭失声。
原来,李自成入城后,就把吴襄家财产洗劫一空,连他的女人陈圆圆也变成了李自成手下“权将军”刘宗敏的人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
他的心仿佛不见了,只剩一个空洞。他觉得被掏空了,空而且冷,感到很恶心、晕眩。他靠在墙上稳住了自己。“奸贼!逆臣!蠢货!”这些话在他的脑袋里重复着,重复着,像嘭嘭的鼓声,像是咒语。他突然从浑身冰凉变得满身燥热。他的血液在奔流,面颊在燃烧,他感觉天旋地转,阳光全部阴暗了。他咬牙切齿,“李自成!我要杀了你!我要杀了你!”他不断地说。
他已经顾不得家人性命,顾不得地位。出屋跨上马匹。三万大军像洪水一般扑入了山海关。
一切沉寂之后,他已经褪去了所有身份,不是忠臣,也不是孝子。命运撕下了他所有的面具,此刻,他已经是一个无处收容的孤儿。
其实,吴三桂是个有目标的人,只是他的目标太精细,也太随波逐流。他只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他不会仔细衡量究竟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也不会思考这个代价带来的持续破坏力。
他一次又一次因为意外突破自己的底线,当明朝岌岌可危时,他动摇了与明朝一起奋斗的决心;当崇祯自缢后,选择了放弃忠臣的身份;当他知道他女人被抢,又抛弃了孝子的身份。
他不知,很多时候,当你突破一次底线后,环境和内心很有可能逼着你再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底线。
就好比汪精卫一样,刚开始他也有着一颗救国救民的心,可是在形势的压迫下和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他一次次放下了自己内心坚守的东西,成为了破坏民族团结的汪伪政府。
无论现在由多少人试图为他洗白、翻案,他卖国求荣的帽子,是摘不下来的。
无处可逃的他,再次被李自成团团包围。吴三桂放下民族尊严向多尔衮求援。
李自成知道吴三桂,是个“孝子”。他带来了吴襄对吴三桂劝降。
可是这时候李自成对吴三桂的劝降毫无作用,因为吴三桂知道,他在李自成那里已经没有落脚之地,他彻底撕下“孝子”的面具对李自成说:“既然父亲不是忠臣,我又何必当孝子!就算贼寇把你放在锅旁边,用煮了你威胁三桂,我也不会管你!”
大顺军看到无望招降,对吴三桂展开猛烈的攻势。
在城池岌岌可危时,多尔衮大军到达城下。他不慌不忙地要求吴三桂剃发改服。
吴三桂没有丝毫犹豫,他的精神世界终于放下了最后一点寄托,了无牵挂。
为了保存八旗兵的实力,多尔衮命吴三桂为先锋,吴三桂只能从命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一条走狗,那么就像狗一样为满洲卖命吧。
战场上的吴三桂永远是无与伦比,只是,他现在只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叛徒而已。
法国人传教士白晋在他所写的《康熙帝传》中说:“事实上,清朝在征服帝国的过程,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而是汉人互相残杀,喊人中最勇敢的人,反而为清人去反对他们本民族而战。”
吴三桂就是最勇敢汉人中最杰出的一个。一旦走上背信弃义的道路上,他开始变得麻木。
面对自己同胞,他下手比满洲人更黑,更残忍。
张宏杰先生说:“这也许掩藏着这样一个心理学的真实,那就是,这类举动正是为了掩饰他内心的负罪感、恐惧和痛苦。”
他的全家,果然被斩杀殆尽。亲人的血泯灭了他最后一丝优柔和顾虑。
他展开全力,像疯牛一样对李自成穷追不舍,击溃了他。
顺治十七年,为满洲人卖命了十七年后,他终于取得了他应有的报酬——封藩云南。
虽然取得了高官厚禄,可是身为降臣,他觉得每个人看待他的目光都隐藏着轻蔑。
“我必须做一件大事,让朝廷相信我!”吴三桂暗暗地说。
于是,吴三桂上述,要求入缅扫灭南明残余。顺治本来想放过永历皇帝,可在吴三桂的反复恳求下,终于说了顺治动了心。
在俘获永乐后的四个月,吴三桂用他的弓弦,勒死了永历皇帝。南明就此终结。
吴三桂不想再叛变了,太累了。他位极人臣,在云南过得不错,他真的别无所求了。
他开始信佛,开始行善施德,开始建造寺庙神殿。可是再高大的庙宇,也无法收容他无家可归的灵魂。他的宿命还是一步步向他走来。
清朝对他失去信任,应该是从他勒死永历皇帝那一刻开始的。
整应了永历皇帝的那句给他的语言:“将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自以为厚,反而觉其薄。”
在汉人传统文化熏陶下长大的康熙,对吴三桂打心底的厌恶、鄙夷。
慢慢的康熙经过详细的谋划,撤藩的诏书终于传入了云南。
吴三桂犹如承受当头一棒。他没有想到康熙会如此薄情寡义。
起兵造反,又成为他的宿命。
在无尽的轮回中,他备受折磨。他想不到他的一生竟会这样降而复叛。他也许会把这些归结为宿命,也许会归结为外界的“魔鬼”所逼。
可是不顶用了,康熙十七年(又是一个十七年),六十七岁的吴三桂,在绝望中死去。
三年之后,他的子孙被残杀殆尽,包括襁褓中的婴儿。
在吴三桂发动叛乱的前七年,他所“敬重”的洪承畴死了。寿终正寝。悼词中无不宣扬他的大仁大义,促成清朝一同太平之业。
可是到了清朝中叶天下太平之时,这位功勋卓著的大臣,被归入了《贰臣传》,昔日的赞歌荡然无存,终于以贪利偷生、背主弃义的形象,订到了道德的耻辱柱上。
在之前早晚读讲解海瑞时,我们说过,一个人不应该太理想主义。站在理想主义的海瑞对立面,正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信奉实用主义的吴三桂。
他的实用主义也太极端,极端到他自己抛弃了近乎所有的道德。他以为功劳和及时的行善就能洗刷他道德上的缺陷。
可他不明白,善恶是不能相加的。你奉行没有底线的实用主义,可能带来给你一时的利益,但会给你的内心插上无数支无法揭除的锈钉。
永乐大帝的实用主义,帮助他登上帝位,但是他的谋略,帮助他收放有度,虽然偶尔的失控,但他明白自己的底线和大业。
而吴三桂不懂,所以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
站在人性的角度,我们十分同情和理解吴三桂的遭遇,以及他的无奈;可是客观的历史,不会抹平他道德上的裂痕。
乾隆三十七年,乾隆路过宁远城,饶有兴致的欣赏了城中两座漂亮的刻着“忠君爱国”的石牌坊,这位爱做诗词的“十全老人”悠悠地吟道:
“燧谨寒更烽候朝,鸠工何暇尚逍遥。若非华表留姓名,谁识元戎事两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