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垛木房到单元楼 王毅 摄
“以前从县城到家里,开车要5个小时。如今,6点下班回家只要3分钟,上楼就能照顾年迈的爷爷。我家是建档立卡户,现在在我家小区楼下商铺的非遗工坊上班,我想边学习,边传承我们独龙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手工艺服饰文化。我们不同民族的30多个姐妹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从垛木房到单元楼 王毅 摄
10月21日,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永宁社区康恩家园16幢2单元502室,22岁的曲海仙从维西县古韵民族有限公司创办的非遗扶贫工坊下班后开始打理家务。今年春节,他们一家6口人搬进了5室1厅2卫2阳台150平方米的康恩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进入康恩家园新房,看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76岁的爷爷一扫从大山里搬迁到城里的担心,笑着安排着家人的新房间。
从垛木房到单元楼 王毅 摄
曲海仙清楚地记得,因为地理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制约,她在老家康普乡普乐村上学时,从家到学校到崎岖土路要走3个小时。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外出到丽江和深圳务工。去年,因爷爷住院和家务需要她回老家,正在犯愁的她接到马上安排县城易地扶贫搬迁房的消息。他们一家人搬进新家的同时,她到楼下的扶贫就业点上班,解决了回家就难以养家的生活“顽疾”。
从垛木房到单元楼 王毅 摄
维西县是集革命老区、边远地区、直过民族、深度贫困、限制开发等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被列为国家“三区三州”重点扶贫开发区。在山高谷深、环境恶劣的高寒山区,如何攻下70个贫困村(深度贫困村44个),消灭高达31.8%贫困发生率,怎样打好云南省脱贫攻坚的这一“主战场”。2016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迪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下,维西县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按照建设一个多元、开放、融合,实现共建共享共治的新型城市社区的定位,保和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积极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健全党组织,联动做好搬迁安置点各项工作,大力提升易地搬迁三个组织化程度,努力让搬迁群众“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康恩家园搬迁群众最多、规模最大、民族最多,是全州最大的易地扶贫安置点。让康恩家园群众通过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工程,不仅仅解决住的问题,还要让大家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和镇永宁社区党委书记李春华表示,永宁社区强化党建引领,打牢搬迁基础。始终坚持易地扶贫搬迁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原则,选举成立社区党委和4个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易地扶贫搬迁“前、中、后”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搬迁点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从垛木房到单元楼 王毅 摄
流转土地强产业、第三产业增收益、强化就业务工……为破解群众能稳定入住、能增收致富的难题,康恩家园“一点一策一方案”后续扶持的基础上,坚持后续产业发展与全县支柱产业相统一,与乡村振兴行动相结合,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把易地扶贫搬迁与支柱产业开发相结合,不断增强搬迁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探索形成了产业推动型、市场带动型产业发展模式。傈僳族的邓兴明带领农户种植蔬菜;傈僳族余德福在维西三中从事炊事员工作;彝族的沙志远成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白族的和义光进入三江公司做工程……通过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工程,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仅生活在一个社区,更是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团发展奔小康。
“我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我爸与村里人成立了合作社,爷爷慢慢习惯了在县城的生活,下班我可以拉上彝族姐妹逛夜市。从漏风昏暗的垛木房搬迁到宽敞明亮的单元楼,我们一家人已经想好,明年努力工作,把新房子装修地更好住。”在曲海仙整洁卧室的飘窗上,她把奶奶干活用了多年的包浆背篓当成了花器,里面插上了各色靓丽的花朵,如她家一样,康恩家园家人们斑斓的美好生活,随着新居的乔迁,正在快速地实现着。
云南网记者 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