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么多“前车之鉴”,为何富士康依然坚持走这条路,跨界造新能源车真的靠谱吗?

2020-10-23新闻12

“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处在风口期,许多企业都想挤进这个领域,试图跨界造车来分一杯羹。而近期连富士康也要进军新能源领域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众所周知,富士康以组装iPhone而闻名的大企业,近期与裕隆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推出了MIH模块化纯电动平台,同时该平台的软件/硬件对其它汽车公司开放。富士康表示,他们希望MIH平台尽可能灵活,就像Android操作系统一样,MIH的目标是在2025年至2027年间在电动车开发和生产方面达到10%的全球市场份额。

事实上,制造业跨界造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比如在家电制造业,前有格力董明珠孤注一掷26亿入股珠海银隆新能源,高调入局新能源汽车。后有心怀造车梦的美的集团,今年4月,美的集团用花7.4亿元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

据了解,合康新能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电机控制器、辅助动力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及新能源汽车租赁平台建设等产品及服务,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关键零部件上,合康新能的相关产品已与一汽、江淮等国内多家主流车厂形成配套关系。

“金主”地产商强势入局

不止制造行业,地产行业也对造车事业十分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恒大、宝能、碧桂园、万达、华夏幸福等均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且相比其他行业,地产商们无疑有着更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优势。

以近两年表现赚足眼球的恒大汽车为例,今年8月3日,恒大汽车集团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新车发布会,恒驰首期6款新车,恒驰1、恒驰2、恒驰3、恒驰4、恒驰5、恒驰6正式亮相,覆盖了从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车型。

为了实现恒大汽车的造车野心,恒大通过自身强大“钞能力”收购了瑞典国能汽车、与瑞典超跑品牌科尼塞克组建合资公司、入主日本顶级动力电池厂商卡耐新能源、控股荷兰轮毂电机公司e-Traction等一系列操作。

同时,恒大还与采埃孚、本特勒、德尔福、博世、麦格纳、大陆集团等60家汽车供应商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目前,恒大通过一系列国际并购和合作,完成了从整车研发制造、动力总成、动力电池、智慧充电到汽车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事实上,恒大的造车思路并不是常规车企的制造路线,更像是各种优势资源的整合。对于不差钱的恒大而言,它的办法是通过“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都买了”,从而缩小产品研发周期,快速抢占市场先机。不过,目前恒大汽车的产品尚未交到消费者手里,能不能成功出圈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产业转型推动跨界造车

对于造车这波风口,为何许多企业不惜下血本跨界也要为其“造车梦”买单呢?拿地产行业来说,恒大董事长许家印曾多次表示,“房地产是夕阳产业,总归要萎缩的。”

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向饱和,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正在渐行渐远,同时在调控政策长期从紧的环境下,房企普遍出现业绩上涨乏力的现象,而产业转型被房企视为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点。

而家电企业大举进入新能源汽车,同样与其当前的转型困境有关。受房地产增速放缓的影响,家电行业已处于增速下行阶段。以空调行业为例,2019年空调行业内销疲软,行业整体产量和销量增速放缓。

相比之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而且是全球产业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带动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因此许多企业瞄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试图从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政策扶持力度仍持续加码。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配套设施、运营服务和前沿技术都在蓬勃发展,“跨界融合”也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跨界造车之路不好走

可以发现,在众多跨界造车的企业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翘楚。然而,造车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且造车的门槛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大多数企业的造车之路并不平坦,不少公司更是惨败收场。

2017年,“网红”家电品牌戴森宣布投资20亿英镑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后续也顺利展示了一台原型车(代号N526),拥有长达965公里的续航、4.8秒的破百加速性能。可就在去年10月,戴森创始人宣布造车计划结束,原因是N526的制造成本极其高昂,难以实现规模化量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只能及时退出止损。

而跨界造车惨败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曾经风光无限的乐视,由于烧钱太多和资金链断裂,导致乐视帝国轰然倒塌,乐视汽车从此销声匿迹,CEO贾跃亭更是远赴北美。而当年董明珠力排众议投资的银隆新能源,如今结局却是一地鸡毛,深陷丑闻和资金链断裂的深深泥潭。

10月20日,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27元的价格,拍卖550万股权。加上这次,今年7月以来,这家公司已经累计拍卖七次股权。当然,后面银隆还要经历第八次和第九次的股权拍卖。尽管多次降价出售,但拍卖下的围观和报名者依旧寥寥无几。

如果总结跨界造车失败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两点:缺钱+缺技术。但即使对恒大这样财大气粗的企业来说,有钱也不能解决一切,毕竟车企的品牌、技术的积累、产业链的整合都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而对于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而言,想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获得短期回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投资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需要庞大资金,回报周期长,就算幸运的熬到产品量产时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更何况,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斯拉国产化带来的巨大压力,国产

Model3(参数|图片)起售价下降到24.99万元,随着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接近100%,未来售价还有望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大众、奔驰、丰田等传统车企也都在积极推动电气化转型。而跨界造车的企业该如何应对行业下一次大洗牌,也许是他们今后面临的最大难题。

各位车友们认为 富士康跨界造新能源车这事儿靠谱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看法和意见哦~

#11-20万#纯电动#江淮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