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解敏10月22日报道:“到目前为止,各国都按照自己的做法最大程度对疫情进行了控制,只不过有些控制得好一点,有些稍微差一点。但是只有中国控制得好,并不代表疫情就这样结束了。疫情何时结束,取决于能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
在今天举行的2020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顾问兰斯·罗德瓦尔德在对话环节展开讨论。对于世界何时可以恢复互通,张文宏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张文宏认为,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冬季疫情防控,和将长期持续的输入性疫情防控,目前国内维持原有的防控策略就可以有效地应对。下一阶段,全球防控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打破疫情控制的不平衡,尽快重新打开各国间互通的大门。要实现这一目标,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这其中就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科技创新。
那么世界何时才能真正重新开启?张文宏认为,要等到有效治疗的药物面世,使得重症病人病死率下降,以及有效的疫苗,使得非常脆弱的人群得到保护。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等到药物和疫苗,张文宏表示,相信这个时刻迟早会到来,只有到那时全人类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世界才能迎来重新打开大门的那一刻。
英国基金会曾为中国抗疫药物研究拨款
事实上,从药物研发到临床治疗,抗疫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全球合作。长期从事药物化学和创新药物研究的陈凯先院士认为,每一次当人类面对一个全新的疾病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这一次新冠疫情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敌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国家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遏制疫情发展,因此,倡导创新共治、国际科技合作尤为重要。这也正契合了此次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
从疫情发生一开始,药物研究就紧急行动起来,在中国针对新冠的药物研究就包括新药研发,综合抗体研究,老药新用,中医中药应用等。这些研究过程中,国际间的合作发挥了很大作用。例如上海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老药,来氟米特,能够很好地在体外对病毒起到遏制作用。但在体内有没有效果,必须经过临床研究来验证。当时英国知名公益机构生命爱科(LifeArc)紧急拨出了150万英镑的经费,用于在中国、英国、印度同时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此外,一个国家取得的研究成果、策略能过被其他更多的国家所共享,方能体现其研究的价值。陈凯先认为,交流分享研究数据、研究成果,共同推动研究成果的实现是抗疫的有力武器。尤其是在当前新冠疫苗、药物的研究都到了非常重要的时刻,相信通过更进一步的国际合作和努力,一定能够用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来战胜疫情。
倡导国际合作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降低新冠死亡率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认为,这次疫情,让大家了解了全球健康共治的重要性,全世界都希望民众健康,目标是一致的,不管国家民族,因而需要全球人民的共同努力。
陈尔真指出,全球新冠病例目前已经达到4000多万例,死亡率也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在这个过程当中,全世界各国应该携手总结经验,寻找救治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缺陷,尤其是如何有效降低死亡率。如果能将新冠的死亡率降低,它也就能像普通的感冒一样,容易被我们所控制,人们对它的畏惧也会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