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南京藏书楼

2020-07-16知识5

藏书楼“天一阎”为什么 天一阁乃是古人留下的一座私人藏书楼。古代文人普遍有藏书的爱好,所谓“黄金散尽为收书”。尤其是做了官的文人,因为有经济实力,往往都有不小的藏书量。范钦在嘉靖朝任请问有没有人知道甘凤池的后人? 甘熙是清代南京著名学者与藏书家,其故居位于南京中华路南捕厅十五、十七、十九号,及大板巷四十二号,所存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左右两组各为五进,俗称“九十九间半”,实则在百间以上。中国最大的帝王宫殿是北京的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中国最大的官僚府第是曲阜的孔府,九百九十九间半;而南京的甘氏故居就是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了。甘氏故居是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清代住宅建筑群,现保存大体完好,部份经整修后作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址。相传甘氏为金陵望族,三国名将甘宁、晋梁州刺史甘卓、清初江南八侠之一的甘凤池,均为甘氏先祖。甘氏自清代中叶迁居南京城内,世代书香,并悉心收藏乡邦文献、历代典籍,甘氏父子青史留名的重要原因是遍访吴越,收集书籍十万余卷,至清宣宗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于家宅内建成了江南著名的藏书楼—津逮楼。津逮楼据说是模仿宁波天一阁而建,天一阁的名字来源于《易经》中“天一生水”,而津逮楼语出《水经注·河水》“河水有层山,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上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其中“达”字,戴震校为“达,近刻作逮”,于是甘福便以此为藏书楼命名。藏书十余万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且藏书最齐全的藏书楼在哪里? 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是“天一阁”。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是当时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私家藏书楼。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范钦所收藏图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由于一度位高权重,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这也是普通藏书家难以获得的。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藏书楼来保管这些藏书。范钦最早的藏书楼名为“东明草堂”。辞官归家之后清代宫内四大藏书楼是 藏书楼是中国古代的图书馆,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藏书楼,其中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清代建立的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目前南京最好的图书馆是哪个,藏书量很大,可以借书的 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1927年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1933年国民政府创建国立中央图书馆;1952年国学图书馆和原来的中央图书馆合并为现在的南京图书馆。截至2004年,南京图书馆共收藏各种文献800万余册,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新馆坐落于市中心大行宫地区,于1998年立项,2002年动工,2006年落成并部分对外开放,2007年实现全面开放。新馆占地面积2.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7万平方米,建筑投资4亿元人民币。馆内设有读者座位3000个,信息点4000多个,并配有各类先进的软硬件设施,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建设均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在功能布局上,新馆主要体现以“用”为主、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以开架为主要服务方式,实现藏、借、阅、咨询、管理的一体化。首层为培训教室、展厅、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六朝遗迹展示区等会展工作区;一层为综合服务区及中文报纸阅览室、少儿书刊借阅室、视障人书刊借阅室;二层为外借区;三层为阅览区;四层为专题阅览区;五层为数字化区、古籍研究区;六、七层吉林省最早的官办藏书楼在哪里? 承蒙邀请,说道藏书楼,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无论是官办的还是私人的,都有十分成功的范例,比如说著名学者写的《文化苦旅》宁波天一阁,里面藏的都是古籍善本,而中国官办藏书阁从殷商时期就有考古发掘,那么,今天要讲的吉林省最早的官办藏书楼究竟在哪里呢?一起来揭晓答案吧。吉林文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清朝在东北建立的第一座孔庙。随后历代清朝皇帝开始发展吉林文庙。清朝嘉庆14年,也就是1809年,吉林地方官员听从上司的建议,率领收下的官员和绅士捐资在吉林文庙内修建了一座藏经阁。这就是吉林省内最早的藏书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1825年,吉林文秘尊经阁内有书库三间,藏书48部178套,别小看这数量不多,在清朝时期,能藏有这么多书的,寻常百姓家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尽管,当时只对儒家学子开放阅读,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启发吉林地区人民近代民智的作用,为吉林藏书楼文化事业开启了先河典范作用。最后问下大家,有知道吉林省内还有哪些著名的藏书楼吗?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藏书楼,大家都可以留言一起聊聊呀。古代四大藏书楼在哪里? 中国现存藏书楼最著名的四个,其中一个为“天一阁”,另外三个分别是“皕宋楼”、“嘉 业堂藏书楼”、“文渊阁”。“丽宋楼”由晚清浙江人陆心源建造,总藏 书量达1 5万卷甘家大院出过哪些历史名人 南京民2113俗博物馆(甘家大院、甘熙故居)即将复5261建历史4102上南京最大的私人藏书楼—津逮楼。昨日,1653应南京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邀请,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调研员、副研究员尹晓华女士走进南图做题为《走进南京古民居》的专题讲座,并向外界透露了甘熙故居二期工程的计划。据悉,津逮楼是清代甘家建造的一座藏书楼。甘家人仿造天一阁式样,在大板巷盖了一座上下各三楹,坐南朝北的藏书楼,起名“津逮楼”,楼为全木质,是历史上南京最大的私人藏书楼。津逮楼最初的主人为甘福,甘福去世后,津逮楼藏书皆传于甘熙,甘熙也是嗜书之人,还搜罗大量金石彝鼎。当时“津逮楼”所藏书籍、字画、金石彝鼎经甘国栋、甘福、甘熙祖孙三代的搜购,已相当可观。遗憾的是,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津逮楼与后花园毁于兵火,津逮楼只存在了21年,大量的藏书化为灰烬,楼中所藏宋元旧刻及外世难得复本的秘笈自此销声匿迹。尹晓华说,民俗博物馆初步打算在复建后的津逮楼设立展示甘家历史的主题展览,津逮楼虽毁于兵焚,但甘氏其他各室仍有不少藏书和各类线装书,连同甘氏自刻木版与刻有“津逮楼藏书”字样的柏木书框,全部捐赠给南京龙蟠里国学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目前南京最好的图书馆是哪个,藏书量很大,可以借书的? 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简称南图,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的江南图书馆;1927年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1933年国民政府创建国立中央图书馆;1952年国学图书馆和原来的中央图书馆合并为现在的南京图书馆。截至2004年,南京图书馆共收藏各种文献800万余册,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亚洲第四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新馆坐落于市中心大行宫地区,于1998年立项,2002年动工,2006年落成并部分对外开放,2007年实现全面开放。新馆占地面积2.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7万平方米,建筑投资4亿元人民币。馆内设有读者座位3000个,信息点4000多个,并配有各类先进的软硬件设施,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建设均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在功能布局上,新馆主要体现以“用”为主、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以开架为主要服务方式,实现藏、借、阅、咨询、管理的一体化。首层为培训教室、展厅、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六朝遗迹展示区等会展工作区;一层为综合服务区及中文报纸阅览室、少儿书刊借阅室、视障人书刊借阅室;二层为外借区;三层为阅览区;四层为专题阅览区;五层为数字化区、古籍研究区;六、七层为藏书区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是哪个? 天一阁

#明朝#甘凤池#杭州南京#南京图书馆#图书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