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个所谓女性必经阶段,其实它可以很惊险!
围绝经期是每位女性都要经历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女性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巨大变化,只有正确地认识,积极调整心态,做好相应预防保健措施,并且进行必要的医学干预。才能顺利平稳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什么是“更年期”和“围绝经期”?
更年期,一个日常生活中随口就可以说出的词,可以算是一个老概念了。更年期是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转化时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引起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征象,伴有神经心理症状,导致不同程度的不适,临床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1994年,WHO提出以“围绝经期”来代替“更年期”的表述。所以,“更年期”是可以算是专业术语。围绝经期是指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及临床症状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绝经前期,一般始于40多岁,是卵巢功能快速衰退期,一般持续2~4年,这阶段女性月经开始紊乱,伴随情绪及各类生理变化。随之来到新的节点——绝经,绝经之后,卵巢功能衰退更甚,加之雌激素的大量缺乏,各个器官、系统的症状可能加重,部分人会在一年内缓解,但有些人可能长达数年。
围绝经期都有哪些表现?
绝大部分女性都会有围绝经期症状,其中近一半人症状达到中重度,明显影响生活。超过95%的人更年期持续1年以上,少部分人甚至经受长达10年的折磨。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01
月经紊乱
最常见的是月经周期延长,经期缩短,月经量少,然后逐渐停止;有的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经期或提前或错后,经量或多或少;有的表现为月经量特多,甚至大出血,俗称“血崩”。
02
腹型肥胖
雌激素具有调节脂肪分布的作用,能使年轻女性的脂肪主要分布在四肢,从而拥有曼妙的曲线。
而进入围绝经期,雌激素分泌减少,脂肪分布改呈中心型分布。加之机体对脂肪的消耗减少,就易形成腹型肥胖,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03
泌尿系统疾病
雌激素分泌减少,泌尿生殖道上皮萎缩,私处自净能力减弱,病原体易入侵,可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排尿困难等症状,偶尔可能还有血尿,且症状容易反复发作,让女性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随着卵巢功能衰退,女性还易出现盆底肌松弛,可能在咳嗽、大笑等情况下发生漏尿。据调查显示,更年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50%~80%,而且年龄越大,情况可能越严重。
04
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系统是雌激素的靶组织,雌激素能帮助血管保持弹性、通畅,促进血液循环,辅助降低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而围绝经期的雌激素急剧减少,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加之随着年龄增长,机体代谢能力下降,甘油三酯、胆固醇等物质就更易沉积在血管上,增加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有数据显示,女性绝经前患心脏病、中风的几率大大低于男性,但绝经后明显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其他女性高2~6倍。
如果绝经后女性出现心慌胸闷、心绞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更年期如何调理?
面对更年期带来的各种不适,以及可能出现的多种病症,怎样做才能远离健康威胁,平稳度过更年期呢?
01
作息规律 充足睡眠
作息安排有张有弛,每天保证睡够7~8小时,晚上最好在11点就能上床睡觉,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调整情绪,还能增强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02
补充激素 合理有效
补充雌激素是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症状的有效手段,但很多人对激素治疗有误解,觉得激素很恐怖。
其实人体本身也会分泌激素来维护身体正常的功能,激素少了要补充,多了要抑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激素,是利大于弊的。
03
调节心情
平时可注意培养兴趣爱好,如:种花养草、听音乐、旅行等,帮助调节心情,积极预防心理疾病。
04
症状较重 要看医生
如果症状较重,千万不要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今年的10月18日是第11个“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我院女性疾病组合门诊秉承“服务广大人民健康”的理念,不忘“守真”初心,于今天上午举办了“世界更年期关怀日”相关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阵容强大,包括健康讲座和义诊两部分。女性疾病组合门诊负责人杨星副主任医师为大家进行了“关爱围绝经期女性,让生命如花般精彩绽放”主题讲座。杨星介绍到,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波动逐渐减少,从而产生如月经周期紊乱、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睡眠障碍、泌尿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症状。围绝经期是女性人生中不可跨越的特殊生理阶段,除外上述症状,该阶段还是许多疾病明显增加的一个时期,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妇科肿瘤等。因此,正确认识围绝经期,做好健康保健,可有效改善症状、预防及延缓老年慢性疾病发生,提高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杨星认为,面对围绝经期这些变化,要做到早发现、早就诊、早治疗,包括合理营养、规律生活、适度运动、工作减压、心理保健,以及在医生指导下的药物干预治疗。杨星指出,雌激素及孕激素补充替代治疗是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不足1%,这主要是由于认知上存在误区导致,很多患者由于担心激素治疗会增加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往往谈“激素”色变,能忍则忍。为此,杨星在主题讲座中向大家详细解说了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人群,禁忌人群。激素替代开始治疗的窗口期,相关可选择的药物特点等。
女性疾病组合门诊的义诊专家团队由生殖中心主任梁晓燕教授、妇科主任陈淑琴教授、乳腺外科主任李海燕副主任医师、组合门诊负责人杨星副主任医师组成。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共有 110 人参与,接诊40余人/次。活动中,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为市民提供更年期综合健康管理咨询,并根据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
现场市民表示,该活动有效提高了大众对围绝经期相关问题的科学认知,促进大众对更年期相关症状的重视程度,消除了对更年期相关药物治疗的恐惧。一位陪同妻子前来的男士表示:以前也知道妻子脾气突然变得古怪,易怒,失眠可能是更年期到了,想着尽量迁就一下她就好了,但是完全没有理解到原来在这个过程中她会承受这么多痛苦,而且这些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改善的!
规范的治疗,不仅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还能预防与之相关的老年病。
关爱围绝经期,我们可以做的更多!
想进一步了解更年期相关知识或就诊需求,可就诊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女性疾病组合门诊:
绝经月经紊乱专科:梁晓燕 主任医师 周三上午;
绝经月经紊乱专科:陈姗 副主任医师 周四下午;
多囊卵巢及月经病专科:黄睿 副主任医师 周二下午;
多囊卵巢及月经病专科:杨星 副主任医师 周四下午 ;
乳腺疾病专科(更年期乳腺相关疾病):李海燕副主任医师 周一下午及周三下午;
妇科门诊:陈淑琴主任医师 周二全天及周三下午。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