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都是土路,坑坑洼洼十分难走,卖豆腐的都不敢进村,生怕把豆腐颠坏了。没想到三十年没有解决的难题,张书记来了就全部解决了!”山东省临邑县林子镇小庞村村民说。
54岁的山东省应急管理厅监察专员、海洋处处长张云震,作为小庞村的省派村支书,用两年多的时间,让省定贫困村小庞村改变了模样,获得“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村”“省级卫生村”“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等荣誉称号。
旧村变乐园
小庞村位于山东省临邑县城北偏东方向约15公里外,人口共有300余人,730多亩盐碱地,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里的青壮年一般在外打工。
2018年2月8日,张云震第一次来到小庞村。村庄不大,但土堆、粪堆、柴堆到处都是。放眼望去,地上一片一片裸露着白碱。村路泥泞难行,村里墙倒垣倾,小庞村确如别人所说,“灰头土脸”。
2月22日,张云震正式上任,并给老党员和贫困户拜年。在村东北角,一位老大爷拦住张云震:“你是扶贫干部,路都这样了,怎么还不修?”
修路是村民所急所需所盼。
为彻底改变村里出行难和脏乱差的局面,张云震多方争取资金,新修道路3公里,形成了“三纵四横”的村内交通路网,小街小巷路面硬化4000多平米,真正实现了“户户通”。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对农村有感情,想给村民办点事。而且人是讲感情的,你真心对他,村民能感觉到。只要心里认可你了,什么事情都很好办。”张云震说。
张云震不但对村民有真心真情,而且对工作下真力真功。为了让村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他精心挑选美观大方、维护方便的绿植,在街道两旁进行绿化,还把全村房屋进行了统一粉刷,彩绘墙体500多平;为防雨后“看海”,滂沱大雨中,他走街串巷查看积水点,确定下水管铺设位置;为解决浇地难,他争取资金疏通北辰北沟,引水到田间地头;为让群众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希望、握得住幸福,他争取资金,先后建设了占地360平方米的乡村记忆馆和600余平米的幸福院。如今的小庞村已是“路环村,景相连,千树列阵盈眼前;记忆馆,幸福院,昔日旧村变乐园”。
“以前出门都不好意思说是小庞村人,现在我以是小庞村人而骄傲。”村民王兆胜说。
村风民风变了样
村里居住条件变好了,张云震开始着手补小庞村的“精神钙”。但人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摆在张云震面前的难题一个接一个。
2017年小庞村村“两委”换届选举没能选出合格的当家人。村里矛盾深,即便村“两委”班子健全,往往各自为政、相互拆台,以至于村民“不信村干部说的话、不干村里安排的活、不参与村里的事”。
“张书记来了以后,定期组织开会,党员群众参加的积极性很高,会上讨论的热火朝天,就是因为我们在这里说的话有人重视了。”老党员王明禄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张云震把加强班子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他以“党员活动日”为载体,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育骨干,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同时,他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发现、培养后备干部,从2018年2月份以来,已经有7名村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1人发展为预备党员,2人纳入后备干部人选。
他还组织村民开展了“星级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特色美食评选”等活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定小庞村义工倡议书,为每家每户订做特色门牌号......细微之处显力量,渐渐地,小庞村的村民心更近了,村风更纯正了。
产业发展打通致富路
小庞村共有贫困户6户,均无致富能力和致富技能。张云震组织“村两委”干部多次研究商议,制定举措,建章立制,责任到人,干部和党员一对一帮扶贫困户;他带头结对帮扶因脑溢血后遗症丧失劳动力的王庆刚,每年资助其10岁的女儿3000元学费,直至大学毕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帮助小庞村脱贫摘帽,张云震还确定了引进项目带动辐射全体村民的发展思路。
第一个项目是投资87.5万元引进润盛园林,新建占地100余亩的苗木基地。昔日,百亩盐碱地,“草盛豆苗稀”。如今,苗木基地里,绿树摇曳。西侧的海棠、国槐等苍翠茂盛,东侧大棚里的月季千姿百态。今年以来,基地销售了10万多株月季,大棚里的“库存”几乎被清空。
“引进产业,不能拍脑袋决定。有人说,先引进产业试试,不成功算交学费。小庞村没底子,交不起学费。”张云震坚守的标准是,引进的产业必须无污染、无噪音,且能解决就业问题。
第二个项目是建设了520平方的钢结构扶贫车间,引进临邑浩强电子有限公司进行电子元器件加工。该车间现在有5条生产线,员工70多人。
2019年10月,又投资160万建成占地35亩的农业科技园,5个高标准大棚种植西红柿。第一季西红柿今年2月上市,产量20多万斤,产值80多万元。
目前,三个项目并驾齐驱,吸纳本村及周边村民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集体增收、村民致富。2019年,小庞村年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走在了全县前列。
如今,走进张云震的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面锦旗上写着:“尽职责心系百姓,共兴建和谐小庞”。那是小庞村村民庞道文和王怀东自发送的,也代表着小庞村全体村民共同的心声。
(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与人民网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