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世园会。”这是2019年北京世园会闭幕后提出的会后利用目标。一年后,世园遗产会后利用成效如何?在今天举办的北京世园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世园局总工程师、世园公司董事长张兰年透露,北京世园会园区已实现由展园向公园的顺利过渡,未来将打造为北京文化消费新地标。
2019年举办的北京世园会,开园运行162天,创下了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20个非官方参展机构的参会记录,吸引了934万中外游客参观游览。北京世园会结束后,2020年4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世园会园区正式命名为“北京世园公园”,持续向公众开放。
张兰年介绍,今年复开园以来,北京世园公园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160余场,累计接待到访游客40万人次,公众号关注50万人次。特别是,今年10月5日至7日引入2020北京草莓音乐节,吸引约3万乐迷,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举办的首次大型群众性商业演出活动。
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也成为公园的一大亮点。目前北京世园公园内有原生和新优植物223种,动物95种,其中鸟类73种、蝶类14种、蜻蜓目8种,且发现了三叶黄丝蟌、长叶异痣蟌等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罕见物种。
“目前,北京世园公园及周边现已初步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要素齐全的旅游产业链条。”张兰年透露,下一步,将突出“文化+科技”、“文化+旅游”主题,将北京世园公园打造成文化消费新地标。
具体措施包括:对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线上数字化景区,引入成熟大型演艺秀IP和“夜世园”系列产品,提升旅游夜经济;深入挖掘世园文化内涵,推出“世园礼物”系列文创产品;整合环园6公里主干道路和景观丰富的二级步道,规划建设世园特色慢跑精品线路;以优化冬奥、世园、长城交通组织体系为纽带,开通旅游专线;利用园区展陈空间及开敞绿地吸引音乐创作、表演、录制、发行等消费体验活动,打造各类新潮活动和年轻人度假娱乐的专属空间。
记者同时了解到,根据规划思路,未来延庆将利用世园遗产,以世园酒店和园艺小镇为核心,建设一个集游览、休闲、娱乐、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休闲商务区(RBD)。
“延庆可媲美古北水镇,通过发展自然景观观光游和休闲体验度假游,未来本地旅游人口将会大大增加。”独立经济学家、原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则建议,延庆未来在旅游规划上要更多适应不同旅游消费人口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消费空间,创造多元的城市景观形态。
具体到世园会园区,李铁建议,可以提高世园会展区密度,减少游客步行距离,特别是要提供停车场、高铁站等到园区入口间的便捷接驳,多为游客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