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山东省被称为“齐鲁大地”,原因是在周朝,这里有齐国和鲁国两个重要的诸侯国。两个诸侯的文化特征相差很大,齐国是工商业发达的泱泱大国,在文化上具有包容性;鲁国是周文化的严格传承者,是春秋战国的儒家文化中心。最终两国的命运也不同,鲁国是各大诸侯尊敬的对象,却一直是小国;齐国则一直活跃在春秋战国的争霸舞台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本文从两国的治国方式去分析。
一、齐国因俗而治,鲁国变俗革礼
山东这个地区,是古代东夷族活动的地区。在远古时代,他们创造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商朝的建立者就属于东夷的一支,因而商朝在山东拥有很强的势力。周武王灭商后,在商朝的核心地带分封管叔、蔡叔、霍叔,让他们监视东方各族,统称为“三监”,同时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为殷国,以抚慰商朝遗民。历史已经证明,武王时期对东方的控制是远远不够的。武王去世后,东夷各族就联合三监、武庚发动了叛乱,在这些叛乱中就有来自于山东半岛的奄国、蒲姑。
叛乱爆发后,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召公负责管理宗周大后方,周公负责征伐东方。经过了三年的艰苦战争,“三监之乱”被平定。当时东夷族和商朝残余势力依然十分强大,他们随时可以进行反扑。面对这样的局面,周公进行了新的一轮布局:一,在洛阳修建洛邑和成周,作为东都。在此驻扎殷八师,成为了周朝在东方的主要军事力量。二,进行了新一轮分封,将王族子弟分封到东方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网络。这些分封中最重要的有分封召公于燕国、太公于齐国、伯禽于鲁国。三,安抚商朝遗民,分封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至此,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开始稳定下来。
齐国和鲁国同处于山东半岛,深入了东夷族的核心地带,在东方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这时候,两国面对的新地区是这样的:在地理上,山东半岛深入大海,有渔盐之利,适合发展工商业;在社会上,四周的东夷族社会为落后,许多还停留在氏族时代;文化上,东夷族信仰鬼神,重视宗教祭祀。同时东夷族缺乏周人那种严格的伦理礼仪观念。面对如此一个相对“野蛮”的“殖民地”,齐鲁两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呢?
《世纪·鲁周公世家》记载了姜太公和鲁公伯禽治国的差异。姜太公治国,五个月就向周公汇报,周公问为什么如此快。太公说:“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伯禽到达鲁国后,三年才向周公汇报,周公问为何如此晚。伯禽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这也就是说,姜太公是因俗而治,伯禽是全面推行了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周公事后预感鲁国未来会成为齐国的附属,他说:“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周公说的很有道理。齐鲁两国深入东夷地区,只有因俗而治才能和当地的民族更好的融合,才能够平易近人,使得更多百姓归附。《汉书》记载姜太公用人“举贤而上功”,也就是能够打破周礼传统,任用贤人。鲁国用人“尊尊而亲亲”,也就是是只重用贵族。其结果是鲁国的治国人才十分稀少,而齐国却拥有管仲、晏子、田文经世之才。最终,鲁国因为政治被束缚而走向衰落,也是可以预料的了。
二、齐国重视渔盐之利,鲁国重义而轻利
上文已经提到,山东半岛有渔盐之利,适合工商业发展。不过当时这些优势还没有完全展现出现,姜太公刚到营丘时,这里“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也就是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业也不发达,地广人稀。针对这样的现象,姜太公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措施,大力发展渔业、盐业、纺织业、商业,在适合耕种的地区推广周人先进的农耕技术。很快,齐国成为了“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的强国。
齐国的经济政策从姜太公制定后,就一直沿用,不论是春秋时期管仲、晏婴,还是战国时代田氏,都十分重视渔盐之利。齐国一直是各诸侯中最富裕的国家,藏富于民也是齐国的一种经济思想。
鲁国的地理条件和齐国差不多,其工商业也较为发达。和齐国相比,鲁国主要发展手工业,鲁国生产的薄酒、鲁缟、鲁削在列国中比较有名气,《韩非子·说林上》云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编”。另外,鲁农业是比齐国较为发达的,管仲时期,齐国还缺乏粮食,就采取提高粮价的方式向鲁国等进口。在商业领域,齐国远远领先于鲁国,齐国几乎垄断了当时的盐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暴利。虽然齐国在部分领袖缺乏竞争力,但繁荣商业使得齐国能够买到各国的特产。总体而言,齐国的经济是比鲁国发达的。
在西周时期,主要的产业都控制在贵族或者官方。到了春秋时期,传统的经济体制开始解体,各国开始局部地进行改革。最先改革的是齐国管仲改革,在农业方面推行了“相地而催征”,也就是开始按亩征税,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在行政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国野制,推行了县、乡、卒、邑的四级管理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军队规模。齐国在春秋时期的改革算是比较领先的,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鲁国作为一个传统礼仪之邦,是不会主动对废除贵族的经济体制的。关于鲁国的经济变动,《春秋》记载了鲁国在前594年推行了“初税亩”,也就是按亩征收,这比管仲改革晚了几十年。况且,鲁国的改革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局部的变动。在春秋时期,各国私有制经济普遍兴起,追逐利益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鲁国在周礼“重义轻利”的限制下,一直没有放开对私有经济的控制,直到鲁国衰亡后,这里的百姓才能够下海经商,追逐利益。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说鲁国“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及其衰,好贾趋利,甚于周人”。
因此,总体而言,齐国的经济政策是相对开放的,与时俱进的,鲁国的经济政策就十分保守,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齐鲁两国的地理位置相近,地理环境也差不多,但是齐国却成为了富裕的大国,鲁国的经济则相对落后。司马迁说“鲁人俗俭啬”,“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鲁国人之所以俭啬,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不发达,社会财富较少。可见经济政策对两国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三、齐国文化兼容并蓄,鲁国文化以礼为尊
虽然人们常常将齐鲁地区划为一个文化区,但实际两地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区别。鲁国周文化的传承者,是周代的三大文化中心之一。这和鲁国的立国思路是分不开的。伯禽受封之时就定下了鲁国的建国使命是“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徳。”也就是要将周公的礼乐制度十分彻底地推行。
到春秋时期,各国都礼崩乐坏了,但是鲁国依然保持着西周的传统,因此人们赞美到“周礼尽在鲁也”。鲁国的文化传统是儒家文化产生的基础,春秋时期的鲁国不仅出现了孔子这位儒家的创立者,还出现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左丘明等礼乐大师。战国时期,鲁国的附属邹国又出现了儒家的“亚圣”——孟子。
齐国在治国的基本政策是因俗而治,因此在文化上并没有采取多大的干预措施。因俗而治,使得齐国本地的东夷鬼神文化能够得到较好的保存。直到战国时代,齐国还十分盛行方术文化,这在鲁国是难以出现的。因俗而治,也使得齐国容易吸收外来文化,形成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
战国初期,田氏代齐,将陈国的道家文化和军事思想带到了齐国,使得齐国成为了道家文化的传播中心。同时,齐国又创办了稷下学宫,吸引各国优秀人才到齐国著书立说,使齐国成为战国的学术中心。道家文化、三晋法家思想和本地的方术文化融合了起来,产生了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又包容百家的黄老学派。汉朝时期,黄老学进一步和方术文化融合,由此产生了道教。
我们比较齐鲁两国的人才,就会发现其间的重大差异。鲁国的人才基本都是儒者,而齐国的人才就丰富多彩了,有军事家、政治家、说客、方术士,甚至鸡鸣狗盗之徒。文化政策的包容性是齐国人才资源充足的保障,人才的充足也是齐国能够在战国时代立足的重要的原因。早在春秋时代,吴国的公子季札就对齐国文化有了高度的概括“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
结语
齐鲁两国,同处于山东半岛,地理、民族和经济基础都相近。然而,泰山南北,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模式。总体上来说,鲁国的治国模式是理想化的,也是僵化的、保守的,而齐国的治国理念比较偏向功利主义,也就是什么有用就用什么。鲁国的治国理念使得鲁国成为了一个弱小的空中楼阁,在春秋战国被人们尊敬;齐国的功利主义让齐国成为了一个霸权型的大国,影响着整个春秋战国的格局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