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湿地公园 打赢碧水保卫战
深秋渐凉,阳光下的菖蒲依然青绿,沿着长廊走过去,身旁一人多高的大片枯黄芦苇正随风摇曳,发出“簌簌”的声响,水中绿油油的凤眼莲一簇簇漂浮在水面上,河岸边是一排绦柳……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跃然眼前。10月21日,记者来到东郊污水处理厂、西四道湿地和北辰郊野公园,实地了解天津市污水处理与生态修复的新面貌。
东郊污水处理厂迁址后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和外环线调整线西北侧夹角范围内,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它污染少、噪音少、异味少,对周边生活工作环境影响低。走进半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内部,可见若大的厂房内没有任何设备,原来,这些污水处理的水池都在脚下,按照工艺流程不同,用不同颜色标注在柱子上,用来识别水池情况。“进水预处理阶段柱子标注是紫色,直到再生水环节,柱子上标注天蓝色,识别地下看不到的水池。”东郊污水处理厂(新厂)生产副厂长吴宝鑫对记者说。
目前,东郊污水处理厂水处理水量达到40万吨/日,污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AAO+深床滤池+臭氧氧化+紫外消毒形式”,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A标准。
“污水厂建成完毕后,上盖为南淀郊野公园,可供市民游玩,同时,利用处理后的再生水满足周边热电厂冷却水使用,将污水处理设施同人居文化生活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天津市民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做出贡献。”吴宝鑫说。
此外,天津市还加强科技支撑,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利用物理、生物技术,实现水质“由废转清”。西四道湿地位于空港经济区西四道以北,占地面积5.7万平方米,分为预处理、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3个单元,日产水量6500吨。
“湿地的水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之后达标排放到我们的环河,还有地表雨水,总体看水质不错。”天津港保税区城环局副局长李在辉说,“西四道湿地进、出水均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在线监测项目主要包括: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氨氮、浊度、电导率等。”
“这是出水口的自动监测点位,除了每个月的手动监测以外,还能实时看到水质情况。目前在这个区域范围内,进口与出口各有两个自动检测点位。通过监测可以明显看到进口处水质是地表水Ⅴ类水体,经过处理后,在出口可以看到监测数据是地表水Ⅲ类水体。净化效率可以在40%左右,净化效果比较明显。”天津港保税区城环局工程师张帅说。
天津市在生态修复方面坚持“留白、留绿、留璞”,实施湿地自然保护区“1+4”规划,全面升级保护875平方公里湿地,规划建设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为京津冀再造一叶“城市绿肺”。同时,实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着力打造生态湿地空间和公众亲海岸线,助力打赢碧水保卫战,造福市民,实现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
有水、有船、有桥、有树、有花、有长廊……如此诗意美好的景象来自北辰郊野公园。北辰郊野公园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环境,构建出林水相依,和谐自然的绿色景观长廊。
“2015年永定新河的水质为劣V类,为切实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加快推进河湖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北辰区开展河道、黑臭水体、排污口门整治,加大散乱污企业关停力度和污染治理力度。目前,永定新河的考核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考核标准。”天津市北辰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赵家林对记者说。
天津市北辰区生态环境局水与自然生态科初级工程师于昊明表示:“在治理控制污染源的基础上,北辰区还将水务工程建设与水生态景观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打造以“大绿、野趣、生态、亲水”为主题的北辰郊野公园建设,完善了都市绿化体系,拓展了百姓休闲娱乐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