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又会有无数的造车新势力,一边暗地叫骂,一边又不得不惶惶跟进。
没有什么是降价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降一次。在这一点上,特斯拉与浙江温州皮革厂老板都深谙其道。
从首款车型Model S的近百万指导价,到如今国产Model 3的25万元起售价,特斯拉在「降价」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今年10月1日,特斯拉宣布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补贴后售价降至24.99万元,同时续航里程从445公里提升至468公里。此外,
Model S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均降价人民币2.3万元。
你卖一元,我卖五角,都是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但在同等或者相对接近的价值下,后者总能够吸引更多的「价格控」前来消费。最不济的结果,那至少也因为价格迥异于市场行情,而博得更多的关注度。
降价可能会扰乱一定周期内的市场稳定性,但对于消费者而言,降价永远是一件好事。但特斯拉今年的官降,却成为不少车主和潜在车主的槽点,这就有点奇怪了。
在国内汽车市场上,降价要分两种情况来看待。一种是本身销量高、品牌好的车型降价,会被业界直呼「良心」;一种是销量差、品牌还没立起来的车型,一旦降价就会被吐槽「七折X」,会不会带来销量拔高另说,品牌还要跌落尘埃。
而特斯拉显然是属于第一种情况。尽管特斯拉的产品品质一直不敢恭维,我们也曾对国内无数被收割的「韭菜」叫过屈,但特斯拉的这一轮降价,真的值得被叫好,也更值得国内新旧造车势力重视。
特斯拉的这一波降价,受到的误解显然是太多了。
首先,对于市场而言,降价是一种绝对的利好。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特殊性,降价更是有利于培育市场,扩大体量的一个有利的举措。
过去几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牵涉到补贴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大规模普及一直比较缓慢。在市场尚未完全打开之前,几乎所有的车型都会在定价策略上,将补贴考虑进价格体系。
这无疑是一种违背客观市场规律的做法。但对于特斯拉等外资品牌而言,国内补贴自始至终都「事不关己」,所以,其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市场化运营。特斯拉的降价,在一定程度上让纯电动车的成本论不攻自破。
其次,对于纯电动车产业而言,特斯拉的降价也具备鲶鱼效应。
去年,84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谈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时,曾有一个让媒体十分认同的观点。大意是,未来具备持续发展后劲的电动车品牌,一定是一个在汽车市场上与燃油车平起平坐,在同等竞争条件下比拼的品牌。
至少到目前为止,国内纯电动车产业的发展,除开市场效应之外,牵涉到的外部因素太多。并且,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并未将其产品定价、营销策略等等,放在一个与汽油车对等的位置来看待。
在这一方面,在国内市场无法获得补贴和区域政策优惠的特斯拉等外资品牌,显然要实在很多。没有补贴这个「保护伞」,大部分的外资品牌,要么等待市场成熟再动作,要么就是实打实的按市场规律来办事。
至少,在Model 3国产之初,特斯拉就将其对标BBA的B级车型。而从目前来看,特斯拉的确就是这么干的。并且,这一轮官降,让Model 3的适销性大为提升,市场份额的提升也是合情合理。
第三,从特斯拉自身来看,随着其国产布局的逐步完善,其越来越具备传统汽车产业布局的思路正在显现。
打着互联网造车的旗号出山,特斯拉从一开就依托互联网思维、差异化产品以及区别于传统汽车行业的销售模式等,打出了知名度。初期推出的Model S和Model X更是成为了特斯拉的标杆产品。
与传统车企类似,先树标杆,再往下延伸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是一套已经被无数传统车企验证过的「方法论」。Model 3、Model Y的推出,以及国产化的布局,目的就是要让产品更贴近普罗大众,最终形成相辅相成的规模效应。
其实也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从小众到大众,特斯拉是唯一一个将互联网思维和传统造车布局思路结合得最好的品牌。而此次的官方降价,只是其规模化布局思路的一个注脚而已。
在这一波官降之后,有不少媒体说特斯拉是在「降维打击」,而在我们的理解之中,也十分认同这样的解读。虽然特斯拉在产品力上并没有比其他造车新势力强,但在品牌上却是拔尖的。
当特斯拉通过降价后的市场效应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之后,其他考虑补贴和政策效应的造车新势力的「挡箭牌」无疑就少了很多。这对于蔚来、理想、小鹏等国内新势力而言,压力不可谓不大。
所以,从这几方面来看,特斯拉的降价对于其自身发展、行业健康度以及产业长远发展都是利大于弊,应该大力鼓掌欢迎。至于吐槽的特斯拉用户,与之前因房子降价砸售楼处沙盘的买家一样,只是一种罔顾商业契约精神的无赖行为。
在外行造车这件事上,特斯拉走在了前面;在互联网思维层面,特斯拉一直被模仿;在市场策略层面,特斯拉显然又一次走在了前面,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又会有无数的新势力,一边暗地叫骂,一边惶惶跟进。
而这,一直就是开山鼻祖与追随者最大的区别。并且,你还永远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