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啥古人走夜路时,宁可露宿荒野睡坟地,也不愿去古庙休息?

2020-10-22新闻3

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晋书·苻坚载记》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发动淝水之战,率90万大军进犯东晋,欲图扫清六合一统中原。不料晋军在大将谢石和谢玄的带领下,仅以8万兵力,硬撼秦军并大获全胜。苻坚麾下士兵尽皆恐逃,苻坚便望向晋军,发现晋军士气高涨军队严整。

他感到很是糟心,又北望八公山,发现山上的草木都长得像敌兵一样,所以惊疑地转头跟苻融说,这北边也都是敌兵。这个故事,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由来,形容人在恐惧时会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常说“宁可夜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的原因之一。在古代,荒废的古庙中依然会留下一些破败的佛像等等,而既然是荒废的古庙,自然是位置偏僻、无人问津,眼内无人间烟火的。

如果这个时候,为了找个栖身之所而进入古庙,加上古人本信鬼神,就更容易疑神疑鬼。一个人身处如此偏僻之地,加上古代并不太平,匪寇横行,势必精神紧张,再来一些风吹草动,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而这个时候,若是再仰头看去,那些破败的佛像神像,正在月光的衬映下,就更显得诡谲古怪,胆子小的,还怕是碰见了鬼,能吓破胆去。

在当下,有关古庙的故事,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或许就是《倩女幽魂》的情节了。《倩女幽魂》的故事出自著名小说《聊斋志异》中,原本名为《聂小倩》,讲的就是赶考的宁采臣进入了一座古寺,而后相继遭遇女鬼聂小倩和大妖夜叉(在《倩女幽魂》中则为树妖姥姥)的故事。

在《聂小倩》原文中,聂小倩是一个长得十分美丽的女鬼。但在古代的志怪传言中,荒废的古庙里,最是能生一些大妖大鬼。普通荒坟,可能因死者心愿未了而不愿超度,因而留在世间,由此便成了鬼怪。

但这些鬼怪事实上并不可怕,他们会远离壮年男子,所谓“壮男头上三把火”,头顶一把,双肩各一把,可驱鬼怪。但古庙则大不相同。古庙在废弃之前,会受众人上香供奉,以为“业”,供奉越多,“业”越大。

但寺庙一旦因为各种原因被废弃,就成了渎神之举,庞大的“业”就会变成庞大的“怨”,进而生出一些大能的妖魔鬼怪,而《聊斋》中的夜叉,很可能也是由此获得极强的法力。

因此,才说宁可住荒坟,不可访古庙。但这些神神鬼鬼的毕竟是捕风捉影。古人之所以这么说,其实还是实用经验的总结得来。

第一,古庙常年废弃未经修缮,必定大梁腐朽结构不稳,很可能就是一个随时会倒塌的危房,加上那些大型的佛像神像,这古庙一旦倒塌,在其中休息昏睡的人,几乎毫无生还可能。而在荒坟上休息的,虽然看起来天为被地为衣,但相比起来,还是要安全很多。

第二,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少谁会晚上出门,而夜宿古庙的情况就更少了。而这种赶夜路的人,很可能是受人追杀的亡命徒,或者有其他难言之隐的人。

身入古庙,虽然看上去有了墙与顶,但古庙在设计时,为了不让神佛受损,通常都比较严密,一旦被人守住了出口,就毫无逃生可能。而且在进入古庙之后,视线被阻隔,更难发现危险,就算不说被人追,那山里的豺狼虎豹,一样可以取人性命。

《水浒传》中的《风雪山神庙》一篇中,林冲就是被困在庙中,才被烧了草料场,不仅背上了看管不利的罪名,更是差点丢了性命,而后,林冲就被逼上了梁山。可见古人所言,确实颇有道理。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