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特殊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更是因为“他”所处的位置,牙齿的一半即牙根部分位于无菌的牙槽骨部分(由牙周支持组织包围);另外一半即牙冠部分则处于湿润的有菌的口腔环境中。
牙齿的这种情形就像是漂浮在海里的船只,很容易在水面和空气的分界线处形成一层“垢”,因此定期需要清理,否则长期就会影响船只的航行。
等待清理“垢”的船只
与船的情况类似,若我们用专业的菌斑染色剂将牙齿表面的菌斑显色,就不难发现牙菌斑(dental plaque)首先聚集的部位就是牙齿与牙龈交界的地方,并且这个部位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三色菌斑染色剂:粉色:新附着的不成熟的菌斑生物膜;浅蓝色:产酸性的菌斑生物膜,有高致病性;蓝色/紫色:成熟的菌斑生物膜,图中引发牙龈炎的病因。
菌斑以“生物膜”(biofilm)的形式贴附在牙齿表面。我们观察其超微结构时会看到,成熟的生物膜有非常复杂的结构,仿佛我们所置身的“大都市”一样,拥有非常成熟的结构体系。细菌菌落群集形成一个一个的部落,各个部落之间存在很多的空隙、通道,用来交换营养,各个部落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让整个生态系统顺利运行。其对外界的抵御能力也随着它的成熟日渐强大。此外,这个“生态系统”是动态的,有“生老病死”,有“新老交替”,也正是这样的动态体系,让其生命力旺盛。
菌斑生物膜的超微结构
了解了牙周病的“敌人”在哪里,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如何有效去除牙菌斑。无论是日常家庭中我们自己需要注意的口腔保健工作(主要为刷牙),还是专业的去除菌斑手段(全口洁治即洗牙,深部洁治即齦下刮治,牙周手术),均是针对这一生态系统。在菌斑生物膜成熟的过程中,越早干预,便越容易清楚;相反,待其成熟度越高,其抵御能力则越强,就增加了去除的难度。
临床工作中,我也会教病人刷牙,并反复强调它的重要性。其实,在国外,牙科医生教刷牙的学名叫OHI,即oral hygiene instructions,直译过来是口腔卫生宣教。这是要收费的。很多病人听完刷牙指导后,也都深深感慨道,刷牙刷了那么多年都刷错了。虽然网上也有很多刷牙视频,但是看视频学习的效果欠佳。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刷牙的关键点,也是做了那么多次OHI后发现大家最难掌握的一点,即牙刷的摆放角度和位置,为了能刷到前面所说的牙龈牙齿的分界线,必须将牙刷放置在与牙面呈45度角处的位置,斜向插入牙龈牙齿的分界沟内。希望这个关键点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