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皇帝庙号、谥号傻傻分不清,一篇带你搞定

2020-10-22新闻16

我们看古代皇帝的名号,常常有“文”、“武”、“孝”、“明”、“太宗”、“高祖”等字眼。其实这都不是皇帝姓名,这里面有庙号,有谥号。

“庙号”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等。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称“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等;承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比如唐太宗、宋高宗等。

到秦朝的时候,嬴政自称始皇帝,其后继者则称二世、三世……庙号这一制度一度废止。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但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

原来,最初皇帝想获得庙号,是有“门槛”的。西汉二百多年来,有庙号的皇帝只有五个:汉高祖(帝)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汉元帝刘奭庙号“高宗”。

在位时间短、或者无所作为的皇帝,都没有资格获得庙号。

到了唐代,皇权日益集中,庙号的门槛才被撤掉。皇帝都有庙号,也就好称呼了。

看庙号便可知一个皇帝在王朝中的地位:“祖”是开国之君,“太祖”“高祖”代表了首创之功;“宗”是继承者,“太宗”多指巩固政权,而“高宗”则指有重要文治武功的皇帝。

就拿汉朝举例,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居功至伟而称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刘恒为太宗,刘彻为世宗等。

但是也有例外时期。“祖”字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庙号的选字不是随意的,往往要参照帝王性格特征及平生表现,其中也蕴含有褒贬之意。

一般而言,太祖、高祖属于艰苦创业,世祖、太宗则是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是保业守成,仁宗、圣宗、睿宗等都智明贤达,中宗、宪宗是大业中兴。

另外,哲宗、兴宗等表示有所作为,而神宗、英宗则武功不足,德宗、宁宗多谨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等好玄喜虚,文宗、武宗多名不副实,穆宗、敬宗警戒慎法,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都是短命或亡国之君。再来谈谥号,谥号不是帝王专用,大臣包括后宫重要妃子也可以有谥号。

谥号制度开始于西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都获得谥号。这是谥法之始。谥号当然也不能随便起,也有专门规定。

《周礼》说:“小丧赐谥。”小丧,指死后一段时间。《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

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厉、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比如周厉王谥“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是他被缢弑当年,唐高祖李渊强加的。

一九二六年六月,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身亡,溥仪诏谥“忠悫”,墓碑上刻着“王忠悫公”。这是中国谥号制度的终点。

同庙号一样,秦始皇看到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西汉又恢复了谥号。

帝王的谥号,在隋朝以前均为一字或二字,如西汉的皇帝刘盈谥惠帝、刘恒谥文帝、刘启谥景帝,东汉的皇帝刘秀谥光武帝等。

从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字数逐渐增加,例如玄宗李隆基将先帝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如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后各代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偏长,其中称冠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竟长达二十五个字“承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弘文定业高皇帝”,将美言懿语如此堆积。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了,读着不方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庙号、谥号你们搞懂了吗?

#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