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秋风将兰山吹得层林尽染,红橙黄绿等各色树叶互相点缀,争相在落幕前释放最后的灿烂。掩映在密林间的农家院落,若隐若现。进入深秋,兰山旅游已从夏天的火热,逐渐沉寂下来。不过隔三差五,仍有市民逃离喧闹的城市,到此邂逅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放空心灵体验乡村生活乐趣。
为了满足市民游客需求,我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挖掘自然人文资源,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省市级示范村镇,提升了全市乡村旅游吸引力。但因规划相对滞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缺乏精品旅游项目等,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此我市提出将通过深度挖掘、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旅游资源,着力在提高乡村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发展质量上下功夫,推动乡村游规模化、景区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感受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的乐趣,以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多因制约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市文旅局局长王彦群介绍,近年来我市通过多项措施,建成省级旅游示范村17个,市级旅游示范村38个,市级旅游示范镇12个。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省、市级旅游示范村和市级示范镇。目前在全市旅游消费中,乡村旅游发展最迅速,促进农村发展,助力农民增收,推动精准脱贫,拉动了经济增长。
虽然我市在发展乡村旅游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成效大多还只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兄弟市州相比,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体现在乡村旅游系统规划相对滞后、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宣传推介力度不够,产业经营管理组织化、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缺乏品牌化旅游产品、精品旅游项目等方面,进而制约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尽管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但从总体上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发育和管理机制等尚不健全。”王彦群说,近年来我市为发展乡村旅游,通过节庆赛事做了大量宣传,但因系统规划相对滞后,在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制度建设方面短板明显。比如农家乐的建设发展,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指导,不仅在设计建设上具有随意性,且经营不够规范管理比较混乱,尤其是不少经营者服务和质量意识较差,更认为旅游设施和产品要符合城市标准,缺乏乡村旅游的本性即“乡村性”,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它的特色和吸引力。不少乡村游处在“吃农家、住农家”等粗放经营阶段,忽视了乡土文化和风情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忽视了对农村其它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不仅如此,由于缺乏科学系统规划,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建设,必须依赖于科学考察和规划指导。”然而在兰州乡村旅游市场上,不少村镇缺乏这方面的认识,甚至出现了不合理开发现象。比如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知名度和影响力也相对较高,但旅游产品因缺乏创新为变得单一。这种单一主要体现在深度开发不够,没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文化及政策等资源,没有突出独特环境和民族风情,也就是旅游特色产品少,不能满足市民游客多层次、多样化、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同时存在着盲目开发、甚至重复建设的问题。其它地方乡村旅游资源也因缺乏规划指导,一些有潜力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尚处闺中有待开发。
同时,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缺乏精品旅游项目。乡村旅游要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须做好乡村旅游景点的宣传推介工作,然而目前我市乡村游规模小,分布较散,缺乏叫得响的精品旅游项目,虽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但是缺少了能吸引游客的项目,宣传推介很难发挥大作用。正如市民张成所说:“不少乡村旅游景点,没有将传统的村落、文物古迹、农业遗迹、民间技艺、民俗礼仪等资源,转变成旅游产品,宣传推介没内容。”此外,缺乏从事乡村旅游的专业人才,难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旅游文化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需要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和专业团队,拿不出系统的营销和宣传战略,推介处于原始甚至被动的状态。
除了上述短板不足外,由于乡村旅游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旅游配套。但当前我市财政不富裕,旅游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加之乡村旅游地资金有限,特别是因投资体系不完善,个别地方融资渠道不顺畅,无法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致使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资金匮乏,使具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开发,景点建设和产品开发深度等受到制约。“兰州及周边有不少景区,景区周边也有不少乡村,加大投入可打造乡村游景点,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去处。但因兰州市和各县区财政、相关的村镇集体经济薄弱,农户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高,无力借助门前景点生财致富。”从事旅游规划的陈先生如是说。
四举措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针对乡村旅游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我市将紧密结合“十四五”规划,各区县乡村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深度挖掘、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旅游资源,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发展质量等,在推动全市乡村旅游规模化、景区化、品牌化和特色化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升级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切实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感受乡村游“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的无限乐趣,留下深刻印象,来过了还想来。
突出抓好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我市独特厚重的历史文脉、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浓郁多样的民俗风情,紧密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田园综合体等建设,高点定位、精心谋划,将更多文化民俗内容注入旅游点,大力推动实施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着力创建打造集农业创意、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康养健身、民俗体验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全面展示全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同时推进“旅游+”发展模式,不断拓展乡村旅游的产业链条,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高品质的乡村旅游集聚区。
突出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重点从两方面入手并持续发力,一方面,着力规范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制定出台全市旅游专业村、农家乐建设规范和服务等级标准,组建乡村旅游服务培训专业机构,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旅游知识、服务技能、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位,鼓励发展乡村度假酒店、特色民宿等住宿设施,创新举办乡村自行车、乡村竞技、乡村保健等特色活动,深入挖掘文化创意资源,鼓励引导驻场演艺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表演,全面提高乡村旅游品质和档次,提高乡村旅游消费的质量。
突出完善乡村旅游基础配套。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和加快推进城关区、榆中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县的创建工作,集中力量加大对旅游示范乡镇、专业村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交通网络,提高乡村旅游道路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加快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休闲娱乐、户外运动、互动体验等服务设施。同时,按照“乡村环境景区化”标准,重点对乡村停车场、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系统等进行新建和改造提升,同步推进乡村旅游智能化建设,以及乡村景观环境绿化美化,大力改善乡村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进而方便广大居民和游客生活。
突出挖掘乡村旅游扶贫潜力。整合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综合运用项目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形式,集中扶持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后备厢”工程,加大对苦水玫瑰、百合等乡村旅游农产品及传统手工艺品、风味食品等品牌化策划力度,将原生态农副产品开发包装成旅游商品,设立乡村旅游集中购物市场,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让他们吃上“旅游饭”,尽早走上“小康路”。
专家学者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要保留本色突出特色
“兰州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要深度挖掘根植于周边的山水生态、文化底蕴、民俗风情、农事体验、特色种植、古村古镇等旅游价值,以乡土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牧为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点、乡土特色的乡村游发展之路。”就兰州如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接受记者采访的省委党校(甘肃省行政学院)教授曹殊提出了这样的发展思路。
坚持规划先行。把乡村旅游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精准扶贫专项规划结合起来,综合布局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旅游定位。坚持景区景点辐射乡村旅游,通过推进全域旅游盘活景区资源,大力发展A级旅游景区,同时加强乡村环境景观布局,从建筑、街巷、色彩等多维度提升村落颜值。
突出乡土乡愁。依据区位和各乡村因地制宜,形成不同乡村旅游发展类型。发展深度体验型乡村旅游,重点打造一批旅游标杆村,使其成为乡土文化的样板、休闲体验的港湾、熙来攘往的驿站、乡村振兴的亮点;发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把景区周边村庄打造成体验乡土风情、参与民俗活动的重要落脚点;发展观光休闲型乡村旅游,开发旅游产品,建设民俗风情街、特色美食街、旅游商品街等,将乡村打造成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观光休闲目的地。
促进文旅交融。通过开发乡野民宿、田园康养、精品度假、乡土体验、创意农业、农耕研学、低空飞行、生态露营等新产品形态,促进农旅、文旅、林旅、水旅、工旅、体旅等融合发展,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坚持内涵经营,发展多种类型的旅游形态,走个性化品牌化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乡村旅游品牌,实现点上开花、线上飘红、面上结果。
完善提升质量。依托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行业协会和实训基地,分级、分批、分类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致富带头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基层干部等开展培训。建立乡村旅游服务标准体系,推进乡村旅游规范化建设,加强餐饮、住宿、卫生等方面的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品质。重视发挥政府主导和群众参与“两个积极性”,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努力形成政府积极主导、行业部门监管、群众自主参与、市场投身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