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忠平
这么多年一直有个想法,对中国书法、对王羲之书法的流行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今天把它说出来供大家争论、批评。说之前,我首先跟大家声明一点,我不是书法家,因为我在书法界没有任何名位,没有任何协会会员的身份,也不是学者类型的人,不是对书法理论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人。但我的血液里面有中国几千年书法的基因,致使我莫名其妙的、神魂颠倒的,迷迷瞪瞪写了几十年的字,练了几十年的帖和碑!直到今天也没什么成就!自觉只是一个爱好者、一个旁观者!
王羲之像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俗书”,我认为“俗书”是从王羲之开始的。这个话题我提出来以后,又发现太大了,旁涉到书史、南北书风,涉及到帖和碑,当代和古代很多话题,我用了一周时间整理大量的书籍、资料!前天早晨突然间理清了思绪,有了讲课思路,就是不往多了讲,不往大了讲,就从自己的感受上讲。
“俗”的定义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先民,把这个字称为“从人从谷”,先民多为穴居山谷,“俗”为大地所习也!这句话很有意思,大意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其实它还有个所习,就是你的习性,你对生活的整个习惯,包括你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俗”是指更低档次的世俗,不雅的东西,庸俗、粗俗,还有就是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如果把这几个字的意思、定义来跟王羲之对比的话,我认为,那就是对王羲之的大不敬了,所以我想对“俗”的理解,还有一条就是风俗,大众通行的习惯和习见,从这一点看,我觉得中国的“俗书”,从王羲之开始,就是因为它被大众化了,变成了一个规矩,一个人人遵守,像遵守交通规则一样的书法界的要求,这个是我们面对的话题!
这里面呢,我要谈几个层面的王羲之。一个层面是贵族的王羲之,一个是艺术家的王羲之,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真迹的王羲之,最后一个是变了味的伪书的王羲之。
一、贵族的王羲之
先讲一下贵族的王羲之。贵族的定义是什么,它指的一个社会中因为你的权力财富以及地位高于其他阶级的族群!贵族又包括军事贵族、世袭贵族和宗教贵族!关于王羲之家族,他的家族世代为官,是北方有名的琅琊望族,(琅琊既今山东),曾举家随着晋朝南迁!家族地位可见一般!他的父亲叫王旷,是首倡过江占据南京(建康)称帝的人,是晋朝南都建康建在南京的主要的谋臣,贡献很大。他的二伯父王导,主掌朝政,有一句流行的话叫“王与马共天下”,就是说,有一次皇帝召见众臣的时候,让王导跟自己坐在一把椅子上,大家就传出来说“王与马共天下”,“马”就是司马睿,就是皇帝啊。他大伯父王敦,又是号令三军的人!
王羲之书法
大家可以想见,王羲之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自带了一种贵族之气!他一生都在享受贵族所有的生活!那么,我们大家可以有一个共识,就是贵族的教育和平民是不一样的。从他懂事的时候就受到各种礼仪规范,言行举止都受到严格的束缚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什么呢?是理性。就是他进入上层社会,无论是做事,还是谋划未来,都会有极其优越的一个先导条件。
他所受的贵族教育,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家有一定的制约。对一个自由的艺术家,有大胆想象力的、大胆创造力的艺术家,会有一定的制约。
我们所知,从南朝到唐朝,再到宋朝、清朝,皇帝都酷爱书法,但是作为一国之君,要治理国家、日理万机!断不能像徐渭那样自由大胆的书写狂草来的!
所以我觉得,贵族在当世很难创造出来最为辉煌的文化。我们再举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从画界来举例,清代的四王和四僧的比较,王时敏,作为国家重臣,宰相级的官员,同时,也主掌南方画界最大的话语权,所以四王的绘画,它秉承的是儒家敦厚中庸中和不激不厉,在绘画上也是如此!无法像石涛、八大一样自由、大胆去破除这个规范,所以说四王和四僧在历史上的影响,在我们今天看起来,原来在贵族所谓的当权者手中,他们的艺术肯定要受到种种的限制的。
承接了我要讲的第二层意思。我们看王羲之的传记也好,历史传说也罢,了解他右将军的称号其实是个虚职,在晋朝的时候,官员的职称设置,充满了官僚的臃肿、繁冗,人浮于事的现象。由于王羲之的家庭背景,皇帝一定要给他一个名位。其实王羲之本人也对政治不感兴趣,由于他受过很好的儒家教育,所以他也接受了这些人生的安排!但实际上他身上具有更大的一种思想,在这一生中起的作用是,就是他信老庄教育,他钟情于道家的无为、自由、散意的人生成长。
其实他的一生是矛盾是冲突的,在矛盾和冲突中,他充分展示出了一个艺术家敏感的创造力,和对艺术的酷爱!他自身受到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这种教育,为君子者,要上效朝廷,效忠国家,所以他的一生,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晚年,一直官职傍身!
二、真迹和后代伪书
下面再说,真迹的王羲之和后代伪书的王羲之。我谈谈自己的感受,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兰亭序》的印刷本,本能的第一直觉就是不喜欢,不喜欢的原因就是我骨子里是一个反叛和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人,所以,对这种柔美的、秀丽得、漂亮的东西,本能的就有抵触。后来,渐渐长大了,看到他的精彩的印刷版本,包括他单字的放大本,还有他写的《圣教序》的影印本,我才知道王羲之,不是我原来简单的喜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它达到了书法中的精微,高级和高雅的极处。
王羲之《圣教序》
回想起来印象更深的就是在三十年前,我在沈阳故宫博物院,见到了一件王羲之书法的石拓本,当时我就心里一惊,那个拓本是有立体感的,栩栩如生,而且它有一种感染你的一种力量。
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王羲之是我所认识不足的一个人,后来我又找到了王羲之字迹的放大本,试着临习了一次,临习了以后,我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我说王羲之的书法里边的高贵,他的高贵啊,他的严格啊,他多一分也不行少一分也不行,他的严谨,这种高级,非我们常人可以达到。而且我感觉到了,我一动手就知道他的风神骨气,就是他精神上那种高贵,我们无法去追踪,所以我就很有感慨地说:当代人写不了王羲之,写不了二王,因为我们只能得到它的一个外皮,得不到他内在的精神,就像我写弘一法师似的,我说这个写不了,因为你没有修行到那儿,你笔画都是空的,你没有达到内在的这个灵魂里的那种气场!
所以我想,真迹的王羲之,历代都有评价,这个真迹我们现在看不到了,我们只能是在历史留下的这个书论中看到。梁武帝萧衍,他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另有书评:笔画银带,纤细轻盈,提按顿挫,整体布局,天机错落,潇洒流利尤为动人,无穷的魅力。唐太宗那就更不用说了,他说天下只有王书最美,尽善尽美,我心摹手追的人只有此人,其余之类何足论哉?
其实我们通过这些评价,再看我们手头的这些印刷品,你想能在一个层面上吗?我搞绘画这么多年,去过西方的很多国家,看了很多历史上大师的原作,回过头来,我觉得以前我所有看到的西方画册的印刷品都是误导,最典型的是维米尔《窗前读信的女子》,我们都知道它是世界名作,都觉得一个女子站在窗前读信,怎么在美术史有那么高的地位?我有幸在2006年的时候去德国德雷斯顿,在当地最大的美术馆,看到了这幅画的原作,当时我就被完全征服了,被迷恋住了,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你觉得整个馆里几百张恢宏的大量的各种才华横溢的画作都黯然失色,为什么,就是这个原作它画面弥漫着那种温馨的、浑然的,和不可思议的那种技巧和感动人的一种气场,你无法想象,是在任何印刷品都感受不到的。
王羲之《兰亭序》
所以我想,当唐太宗李世民把《兰亭序》带到皇陵里的时候,你想后来人看到的都是什么褚遂良啊,虞世南啊,冯承素啊,还有欧阳询,这些人通通都是双勾然后填墨,临的王羲之《兰亭序》,其实距真迹已经十万八千里了。但是好在那个时候,王羲之后,到唐代,王羲之的后代子孙,他们手头还保留着很多王羲之的真迹。
直到他第八代子孙,在武则天临朝的时候,把他手上藏的王氏一门28人的十卷真迹,统统献给了武则天,还刻了一个《万岁通天帖》。那个时候,还能够看到王羲之的真迹,还能体会到真迹的魅力,所以说无怪乎历代说王羲之书法是“书圣”。
接着再说,那就是后代的伪二王。唐以后,连年征战,随着战争销毁了不计其数的珍宝!王博敏在中国美术史一书的背后列了一张表,他写的很清楚,比如在哪次战火中,有多少件顾恺之的,李公麟的哪些好作品毁掉了!我们国家的好东西留下来的现在还不足1/10000,问题就是,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都有血液里的这种基因的传承,就是生命的真相和艺术的真谛,所以,通过流传的好与不好的,从名家的作品上寻找消息,使得一直向下延续到今天。
但是在当代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最突出的就是,我们中国的这个20年甚至30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搞的历次大展,包括兰亭展、各种各样的书法活动,都是以二王为准绳写帖,以它为基本的一个衡量标准,导致千千万万人不知道王羲之真迹如何,写了王羲之一个影子,所以说黄山谷,就是黄庭坚,他就写了四句话,他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下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他的意思是说,世人都在写兰亭序的一个表面。
其实你们要是读一下王羲之的书论,就知道,他对书法的看法,对书法的这个要求,不是大家流传的那个样子。他流传的大量的楷书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画赞》,行书就是一个代表作《兰亭序》,他草书流传是最多的,《十七帖》《奉橘帖》《快雪时晴帖》《孔侍中秋帖》《寒食帖》等等,其实我们看到《圣教序》这个刻至极致的作品,就知道他留下的行楷书无以计数,当然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故事,他身边的人,他的上辈人,他的同辈人,他的晚辈人,其实跟他写的相近的不计其数,人们最崇拜的就是他,因为他增损古法,然后集大成,他集大成的背后是什么?给大家念几句他对书法的要求,他说“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
王羲之《十七帖》
七宝齐贵,万古能名。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把笔抵锋,肇乎本性……”我就挑最简单扼要的几句,大家回头可以去查查他的书论,相信会受到他很多对书法的这种书写和精神的理解要求。
他说:“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这就是说,你做每一个字要有篆籀之气,你要写过篆书,你还得像隶书,还得像八分,你每写一画须用数种笔意。我就想起一句话很有意思:“下笔作千秋之想……”这句话就是说,你这一笔下去不是说这笔轻重的问题,宽窄的问题,要作千秋之想,他说你每作一横画如列阵排云,每作一折如百钧怒发,每作一点如高山坠石,曲折如钢钩,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
徐忠平老师临帖作品
大家在印刷品中还能看到“如万岁枯藤”的感觉吗?很难感受到的,因为大家看到的,离他的真迹太远了。这样说呢,我今天就要向王羲之发难。他本身,因为他贵族的身份受到种种限制,他增损古法,把钟繇啊,张芝等,在他之前所有的书法都消化,转变成所谓的古质而今妍,让书法变成那个标准了,精确了,秀美了。
秀美的背后呢,因为这个背景太大,涉及到魏晋人的玄学了,魏晋人的生活方式,魏晋人优雅,像当年何晏很有名的,还有潘岳,都是出门讲究施粉、揽镜自照啊,男人都追求起化妆!晋人,是士族社会,是几大家族在主宰着整个晋朝的命运,皇帝在那个时候跟后来不一样,不像清代乾隆一句话,就可以文字狱,就可以杀人,那个时候皇帝的势力还并不大,它仰仗这些大家族,这些家族的子弟们本身是因为东汉末年战乱,民不聊生,导致的这些大家族子弟都追求虚淡的人生!大家知道,竹林七贤的故事,是在三国时期发生的,这一直影响到王羲之,觉得生命是虚无的,你们读《兰亭序》的时候,会发现他写着写着,开始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到后来就感慨人生的虚诞。
其实呢,他们要追求的并不是功名,也不是事业,而是要虚无,他们研究玄学研究老庄,易学和佛学,整个综合到一起的东西,所以他并不写阳刚之气的东西,不写大起大落的东西,他们追求秀美,追求韵致,这导致了什么呢?就是魏晋朝的书法的格调最高,但是,他在这个风格上,基本上我认为还是要跟汉代的许多石刻,包括《石门颂》,他有一个相去甚远的东西。
徐忠平老师临帖作品
这个相去甚远的东西,我可能会把王羲之与西方的达芬奇做一个比较,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当时被国家尊崇为艺术造诣最高的一个人,从达芬奇开始以后,历史一百年又一百年,大家还是一致认为,在写实这个领域,没有人超越达芬奇;就像我们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无人超越王羲之一样,但是我们回过头,重新去看中世纪的那段历史,你会知道,达芬奇不过是把前代那些人的东西消化,然后重新发现了一些新的规则而已。
其实,从艺术的含量来看,艺术更深邃、博大而言,他无法和中世纪相比,那么我也觉得,今天向王羲之发难,他之前的钟繇、张芝,索靖,还有蔡邕等等,包括汉代的石刻,还有周朝以后的金石,王羲之能涵盖这些吗?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就不要把王羲之作为唯一,特别是如果我们要去做一个艺术上的追求者,而不是作为一个实用者,不是做一个肤浅的,把书法作为一个实用,一个简单的审美的角度,那你就会知道王羲之之前才是我们要去追的东西。
就像我们看释迦牟尼,讲的佛经一样,如果你要知道了在释迦牟尼之前的印度还有几千年的研究佛学大成的人,你就知道释迦牟尼他是一个总结者,是一个开拓了新佛学的一个人,他又易学,又容易传播,但实际上更高深的,更浩瀚的,还是在释迦牟尼之前。
王羲之啊,我给大家刚刚发了几个放大的他的书法,比如说大家看第一个放大这个“是”字,我在生活中看到很多人这么写,一看漂亮,但是他是王羲之的,他不是你个人的感受,能够从碑中从民间造像中各方面去感受,就让你觉得他是在召唤一个东西,在重复一个东西,其实艺术,它的命根子就是在于自由,就在于他只有这一个,如果大家都写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无论多么好,它就变成俗的东西了。大家看一下陆机的《平复帖》,打开看一看,你再把它笔画的结构,和王羲之的结构,去对照一下,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我认为它的格调和境界要远远高于王羲之。
但是陆机没有在书法上像王羲之这么倾尽全身所谓的能量,所以他留下的东西很少,但我觉得,真是不在多少,而在于千古以来我们感叹的他的“独一份”,而且后人也几乎模仿不来。关于《平复帖》还有一个故事,就是近代收藏家张伯驹,他是倾家荡产从一个古董商那里买下来,后来捐献给国家了。所以我想,对王羲之的议论,我来抛砖引玉,大家再接着去畅想,接着去辨析,我感觉就是面对王羲之,来挑战他的伟大,他的精确,他在艺术上的造诣,最后还是受到他的贵族身份的限制,而没有达到自由的状态,这就是我对王羲之的看法。副命题就是他定位在那个格式上,这种标准上,使后代人越来越走向远离《兰亭序》和王羲之的真相。
后来的唐人,很多大家,没有一个人不受到王羲之的影响,就是无人能绕过王羲之。只要是在书法上有所造诣的人,喜欢书法的人,几十年临笔不辍的人,统统绕不过,但恰恰因为绕不过王羲之,就被王羲之拉到“陷阱”里去了。
徐忠平老师临帖作品
我见到的,生活中太多例子,写了一辈子书法,写了几十年书法的人,他们只是写了一个《兰亭序》,王羲之的一个极其表面肤浅的东西,当然我这里要批评的,还不只是这个样子的问题,还直接涉及到写这些字的人的审美,他的鉴赏力,他对自我的判断,他自我生命的深度层面上,所以我觉得有点悲哀的就是,我们现在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对书法的认识,能够真正高品位欣赏的人微乎其微,又加上对王羲之的误解误读,才使得很多混入书法界的这些所谓的名家,我认为是江洋大盗,我认为是欺世盗名的人,得以到处横行,使人们都无法判断他的高下和好坏,这个问题在中国当前来说,是极其严重的事情,但是没办法,这是一个国家的审美力下降造成的。
不仅仅是书法,而且包括绘画,包括音乐,包括世俗生活,我们都来到了一个最低点。我想在这里面听我聊天的人,每个人都可以扪心自问,就是你对书法的真知灼见在哪里?你对书法的爱,爱在哪个层面上,爱到哪个份上,我觉得,你如果能够醒悟,能够思考进去,能够改变,它是会影响到你的家人,影响到社会,这个就不是一般的意义了,因为中国书法真的很神奇的,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这个民族流淌在血液里的一个非常深刻的基因。这个基因,在很多恰恰没有练过书法,没有受到书法教育的人身上,突然间呈现,我们可以从普通的一个孩子身上,普通的一个中年人身上,让他偶尔拿起笔来写字,我们会大吃一惊,你为什么觉得他的书法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呢?那种感知力呢?
其实不是他聪明,也不是他受过训练,我认为就是他沉睡的基因突然间唤醒了,他这个基因被唤醒了,那么如果他被明白人引导了,他就会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慢慢的变成对书法有真知灼见的人,就是发现了生命真正快乐的人吧,我这里讲一下就是我前段时间去山东海阳看到一个叫一木的小伙子的字,我现在发给大家看一下。
一木作品
大家看看这几幅字,我当时在海阳看到的时候我就说了几句话,我说你这个字啊,需要有火眼金睛来发现你的弱小,你的单纯,你的朴实,朴实到干净的没有任何欲念,没有任何功利,没有任何造作的程度。我觉得你比一千个中国书协的人写的都好。我说的可能比较偏激,但是如果能唤醒人对艺术的真知灼见,不仅仅是在书法上,在绘画上,在音乐上,在诗歌上,在建筑上,在种种的习俗上,如果我们都能唤醒生命本真,那么,我觉得你的生命的内核和状态肯定就不一样了。
三、对《石门颂》的理解
下面我就讲一讲我对《石门颂》的理解吧。我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接触到两个版本的隶书,一个是汉代的《曹全碑》,还有一个是唐代的隶书,我就本能的喜欢唐代的方方折折的,很有硬度那本隶书。《曹全碑》我本来就不喜欢,到后来20多岁的时候见到了《石门颂》的印刷本,像一支利剑一样,一下子把我的心就刺穿了。
我觉得《石门颂》,让我倾倒,怎么就像它的笔画里传达出来的都是我的感受,多么神奇。所以我想,就动笔吧,我大概写了十几年的《石门颂》,都不得要领,因为那个时候也没遇到名师,凭着自己摸索,就写它的外表,这种颤抖啊,这种外形刀刻的样子,直到后来真正的对笔法有所理解以后,才知道《石门颂》,它应该是,用绞转笔法,然后力透纸背,用内在的劲儿慢慢去写,所以我用时间来积累的话,就是写了近四十年的《石门颂》。
《石门颂》
大家可以看看,我发的有两页是我系统的临了一下《石门颂》《西狭颂》,还有其他的一些我喜欢的版本,然后新近发现的大家都在临的《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还有一个就是我发了两张山东岗山摩崖我最喜欢的铁山摩崖的字,加上我临的造像,以及我写的《张迁碑》,还有让我倾心喜欢的就是《杨淮表记》,这些东西都是一个体系的!
我简单说一下《石门颂》吧,它是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48年,比王羲之那个时代早了将近200年,是汉中的一个太守叫王升撰文,苏佐王戎,书丹刻于汉中褒斜石门崖,褒斜道的南口崖壁上。去年我和玲子漫游从四川回来路过汉中,就专程到了汉中博物馆,看到《石门颂》被移植到这个博物馆里的原迹,包括《石门铭》等……我当时的感受就是,觉得一个是在室内,这个碑刻,失去了和室外当时的自然环境的联系,第二个由于长期的拓碑,黑乎乎的看不清,反而没有感动我。
我感动的倒是,我收藏的早年人们拓的真本,挂在家里常年去揣摩去临习,我的书法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石门颂》。《石门颂》之上我又来源于《散氏盘》,《散氏盘》历史上又称为篆中之草,《石门颂》有隶中之草说。为什么都是草书之说能让我这么倾情呢,可能我这个人骨子里,从小生活在黑龙江,在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然环境中长大,再加上自己家世前几代的那种基因,自己生活的很困顿,但是自己内在的一种气质还在,所以说,就不屑于所谓的就范吧,就是现实的什么参展啊,获奖啊,都不屑于去做这些,所以我一直就在按照我的性格的本质本性去写《散氏盘》《石门颂》,写《杨淮表》,写《龙门二十品》,写民间的更多的一些造像,甚至是儿童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就是反映出来一个人的审美和他的判断力。
《杨淮表记》
《石门颂》,说几句大家评论它的话,清代杨守敬说它:“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通篇字字参差,洒脱自如,意趣横生。所以我觉得这谈的是书法吗?不是,这谈的是一个人啊。就是一个人从骨子里面,你是自然的,你像闲云野鹤样的活着,你有仙气,你说话行事,生活中的一切纵横捭阖、洒脱,其实我觉得这都是说人。
比如他说的结体非常放纵舒展,就涉及到王羲之的《兰亭序》,你觉得它和《石门颂》一比较,我觉得它远远不够那么自由舒坦,也没有那种像一划如千里行云,恰恰《石门颂》里有这种气象。就像我们看到一个胖胖的人,臃肿的人,你觉得它体式好看吗?所以我想这是在说人。
还有,他运笔的方式,这一点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用笔是人的心性,你的人品,你的修养,都体会在用笔里。比如,他讲《石门颂》,起笔逆锋,收笔回锋,起笔逆锋什么意思?
徐忠平老师临帖作品
我体会到联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你想许许多多的时候是在逆境里,并不是每天那么顺遂,如果我们现在看很多人理解的《兰亭序》,你就觉得这个人肯定没有生命深度,小家子气,又很自我,那样的人他写字飘飘然,笔划没有深度,而且他评《石门颂》运笔,中间的运笔非常厚重、劲道,笔画古厚,含蓄又有弹性,其实我觉得这都是在谈一个人,一个人要厚道,要深厚,要沉着,遇到事情要有明确的判断力,做人做事不要张扬,要含蓄,然后又有张有合。在流行的二王书体里,你能感受到这些生命迹象吗?所以这个意思是说,喜欢《石门颂》,包括《石门铭》《西峡颂》等,所有这些碑,你会感受到一种人性的雄浑的力量,一种高古朴厚的气息。
当然很多人,尤其现在这个社会,我们走到了一个喜欢精致奢华的年代,人们对王羲之的那种精细精致感兴趣,就像上次刘墨先生讲到沈尹默的书法,沈尹默是最会使笔尖的人,我就想到了,他无论使笔尖还是使笔根,沈尹默不都是一个俗书嘛。其实是这个人的本性上俗,就像黄庭坚说的那句话“大丈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什么意思?一个男人啊,你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你就不能俗,别的事都能改,你都能够反省,都能够重新由普通人变成圣人,但唯有你骨子里的俗治不了。沈尹默用笔尖写字,写出生命的真相吗?我觉得这些说明了,书法如果和你的生命真正的合一的时候,你才会真正的知道生命的深度、深邃、文化的深度、精神的深度。
徐忠平老师仿《石门颂》笔意作品
这些可能对人要求比较高,可是你想,我们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几乎有一半人在拿着毛笔写字,更多的人就是被这些假二王虚假的东西所蒙蔽,有的是由于自己喜欢,有的是被迫被教育成了我只能喜欢二王,有的久而久之就变成了我也看不到别的好,有的为了功利种种……其实都是误人子弟。
四、聊聊孙过庭《书谱》
最后,我想以孙过庭《书谱》里的几句话跟大家聊聊。孙过庭在《书谱》后面批评了很多人写书法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有做人缺陷的人,书法是写不好的。
他说:“质直者则俓”,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人本性,过分的直,所以你的字也就像一条直路一样,没有弯弯曲曲的变化。他说:“矜敛者弊于拘束”;有些人非常拘束,说话不敢大声,走路不敢迈步,怎么能放达呢?他说:“脱易者失于规矩”;什么规矩都没有,随随便便,不遵守任何规则的人,他写书法,用笔任意随便去造型。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江湖书法,真的是没有规矩,胡来的太多了。
孙过庭《书谱》
他说:“温柔者伤于软缓”;一个人的性格,性情过于温和,写出来的字会过于软与缓。“躁勇者过于剽迫”;你性格急躁、简单,容易发脾气,没有修为的人,那你的书法肯定是下笔干燥、下笔直来直去,没有内涵。“狐疑者溺于滞涩”;对什么都疑心疑鬼的人,你的书法肯定是写起来非常不通畅。“迟重者终于蹇钝”;性格沉重的人,写起字来,他就不是厚重,他是愚钝。“轻琐者淬于俗吏”;非常轻浮的人,在琐事上喋喋不休的人,他就是写俗书的一个人。所以,说到底书法和人的性情相同的事情。姜夔在《续书谱》中也说,写书法主要是人品要高,没有人品的锤炼,就不要妄想达到书法的高处。
西方大评论家贡布里奇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这个人”。我们通过这句话就会知道,只有一个修为完善的人,才能写出修为上乘的书法,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附在最后:
? 历史上第一个批评王羲之的是唐代的韩愈,他在《石鼓歌》中:“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 唐代张怀瓘《书议》:“逸少草有女郎材,无丈夫气,不足贵也!”
出品人: 施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