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8个旗县区获批内蒙古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旗县

2020-10-21新闻4

原标题:8个旗县区获批内蒙古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旗县

日前,经各盟市农牧局推荐和自治区农牧厅研究批复,确定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科尔沁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为自治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旗县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发展农业生产托管作为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创新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形成了一批直接服务农户和农业生产的有效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我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增长到8670多个,托管面积达到7538万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65.8万个,推动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田基础设施利用率,提升了土地经营效益。同时,服务组织托管农业生产后,让年迈的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让年轻的劳动力安心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实现了打工和土地收入“双增收”。

为深入推动这项工作,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开展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旗县区创建工作,重点围绕六个方面进行示范探索: 一是培育多元服务主体。引导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专业大户等发挥各自优势和功能,因地制宜开展生产托管服务,努力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带动力强、形式多样的骨干服务组织,树立一批行业标杆和服务品牌。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生产需求和小农户的意愿,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合理确定各地重点支持的托管环节和服务内容,不断提升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面。三是逐步拓宽服务领域。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步从粮油糖等大宗作物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从产中作业环节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四是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结合自治区农牧业产业集群提质升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牧业生产标准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动,支持整村整乡或更大区域集中连片推进生产托管,推广绿色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五是提高服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成熟的智能化设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六是规范服务行为。鼓励以旗县为基础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建立服务组织名录库,加强动态监测,做好价格指导,推广示范合同文本,保障农户权益。

自治区农牧厅将在政策、项目等方面对示范旗县区给予支持,及时宣传推广示范中的好经验好模式,力争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来源: 内蒙古农牧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