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国产Model 3即将出海,中国又救了马斯克一命

2020-10-21新闻5

根据海外媒体在10月19日的报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即将出口海外,据了解,这是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开工以来,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第一次“出海”,从本次出口目的地的清单来看,其中包括了德国、法国、意大利与瑞士等欧洲国家,也包括了像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这三个同属亚太地区的发达国家。

放眼特斯拉全球生产线,只有上海一家“还能打”

在西方国家,大家都穿中国制造的牛仔裤和运动鞋,用着中国制造的iPhone和iPad,在不少国内媒体看来,这次国产Model 3顺利出海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因为马斯克对上海超级工厂的造造车水平十分信任。但是综合相关消息来看,国产Model 3出海或许真是出于无奈。

上半年因防控疫情的需要,加州政府多次要求当地车企不得复工,但马斯克宁愿冒着得罪政府的风险也要让工厂复工,不是因为他有钱任性,而是因为Model Y工期很紧。结果7月份Model Y一开始交付,Model Y的美国车主们因为新车粗糙简陋的做工,渐渐对马斯克“粉转黑”,即使顺利复工,加州工厂的产能依旧无法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他们除了“赶鸭子上架”,马斯克别无任何选择。

在不到一年时间内,马斯克同时得罪了加州政府和广大Model Y车主,可见高智商的马斯克的情商并没有高到哪里去。与此同时,欧洲人对特斯拉的需求依旧旺盛,根据欧洲一家二手车交易网站的信息显示,即使是里程数跑到2万公里的二手Model 3,依旧能卖出和新车差不多的价钱,可见欧洲人对Model 3早已“求之心切”。

特斯拉没打算在欧洲建厂吗?他当然早有这计划,只不过,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特斯拉在柏林开设的超级工厂在两年内都无法交付,而且大西洋另一端,美国本土工厂产能依旧紧张,可谓是“雪上加霜”。看到上海工厂还能“火力全开”,马斯克不得不收起之前立下的“中国制造的特斯拉绝不出口”的flag,开始将国产Model 3出口到海外。

中国曾救了马斯克一命,马斯克似乎不领情

与五年前在清华用中文讲座,今年开始抹黑中国的扎克伯格不一样的是,马斯克没有娶华裔老婆,也没有花时间学中文,因为他觉得在人工智能时代,学语言不仅没有用而且费时。但中国确实是他的福地:一年前,特斯拉和瑞幸咖啡一样被做空机构盯上,多款车型无法按时交付,股价一跌再跌,媒体眼中的马斯克一度从“硅谷钢铁侠”变成了“硅谷贾跃亭”。

多亏中国“拔刀相助”,原本要给蔚来办厂的土地也给了特斯拉,特斯拉筹不到钱,工行、农行、建发与浦发等银行直接给特斯拉批下了100亿元的5年期贷款,要地就你批地,要钱就借钱给你,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特斯拉顺利建起了海外第一家超级工厂,并在今年年初顺利交车。在新车交付仪式上,马斯克甚至激动地跳起了舞。

今年上半年,疫情在全球爆发,但在中国得到有效控制,国人对国产Model 3的需求依旧旺盛,6月份特斯拉股价突破1000美元大关,总市值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值钱的车企,今年前3季度,特斯拉Model 3总销量79908台,相当于埃安S、全新秦EV与宏光MINI的销量之和。若不是上海工厂“火力全开”,特斯拉的股价怎可能触底反弹?

即便如此,马斯克对中国人的好意似乎一直不领情。不论是国产Model 3的粗糙做工,还是取消7天无理由退换的“霸道”,很难看出马斯克有任何感恩中国的想法。

自开始交付以来,国产Model 3的粗糙做工依旧引发了不少车主的吐槽,不是车顶漏水,就是尾箱漏水。近日特斯拉又宣布取消7天无理由退车的政策,有媒体分析称,原先该政策让新车车主们在遇上降时可以反悔退车,该政策一旦取消,在提车后就遇到降价的用户,只能心甘情愿的充当“韭菜”。

写在最后

对马斯克来说,中国的确是他的福地,尤其是这一次将国产Model 3出口到海外,实际上就是利用上海超级工厂的多余产能,弥补海外市场Model 3供不应求的现状。但是在马斯克眼中,中国市场似乎是他的提款机,特斯拉从不在乎频繁降价引发用户的不满,7天无理由退换的政策说取消就取消,降级带来的损失只能让用户自己承担。

将特斯拉请过来,其实国家在下很大的一盘棋,面对着国产Model 3频繁降价带来的“降维打击”,不仅蔚来、理想和小鹏这三家头部自主新能源车企也开始努力将自家车型做精做细,三家车企的创始人终于走到一起,共同宣示了他们愿意联合对抗特斯拉的决心,比亚迪和广汽新能源等传统车企也摒弃“油改电”的野路子,建立起难以攻破的技术城池。

如果不是特斯拉的到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又一轮洗牌也不会来得这么快,今年上半年,拜腾、博郡等新能源车企纷纷宣布“退出比赛”,至于活下来的这些新能源车企,无论是头部的蔚来、理想和小鹏,还是像天际、威马以及华人运通这样的后起之秀,大部分都是真心实意地想要造车,而不是靠着PPT和骗补贴度日。

对于想要在新能源时代实现对外国同行的弯道超车的我们来说,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引进特斯拉所带来的结果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不少外国友人的首选手机早就从中国制造的iPhone换成了中国创造的华为和小米,有了中国制造Model 3在海外市场的铺路,蔚来、理想和小鹏等自主新能源车企的海外扩张之路或许会越走越顺。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何曙光)

#51-70万#中型车#35万以上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