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为百兽之王,从进化论的角度,人类也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而显然猿也属于百兽之一,这样看来,在远古时期,老虎也能算是我们人类的"王"族。
可这"王"族已经没落了,人类科技和人口的迅速发展,挤占着老虎的生存之地,使其慢慢走向消亡,如今已然成了国家保护动物,野生的世所罕见。但是在宋代,老虎的王位还没有彻底失去,经常傲啸山林,以人为食,严重威胁当时的人类安全。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云:
"猛虎百日行,心闲貌洋洋,当路择人肉,罴猪不形相。"
由此可见宋代虎患的严重,那么宋人对于虎患是怎么治理的呢?
宋代严重的"人地矛盾",促使了当时百姓大量的开荒造田,挤占野生动物生存空间,造成了"虎患"的泛滥
封建王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人类在面临老虎熊罴之类的大型野兽的时候,难免力不从心,出现死伤的情况,但在历史的记载之中,宋代之前的秦汉隋唐时,对于虎患的记载并不多见,难道老虎也是"柿子捡软的捏",所以才故意欺负军事软弱的宋人吗?
当然不是,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封建时代的"人地矛盾"谈起。
所谓的人地矛盾,也就是人口和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在古代封建时期,由于生产科技的欠缺,每亩土地上所能生产的粮食产量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人口的大量增加,必然会导致对于耕地面积的需求,当原有的耕地面积,不足以养活大量的人口的时候,人地矛盾就爆发了。
想要解决人地矛盾,无非两个办法,第一是提高粮食产量,第二是提高耕地面积。在古代,粮食产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一朝一代所能解决的,那么就只剩了一个解决办法,即扩大耕地面积。
据《文献统考》关于宋朝元丰年间的人口记载:
"元丰六年,天下主客户一千七百二十一万一千七百一十三。"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户只是指"户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元丰六年,天下总共有一千七百多万户口,按照每个户口五个人计算,也是八九千万人口,事实上,根据现代学者研究,宋朝人口最多时,足有一亿两千万左右。
人口的数量相对于隋唐时期,激增了将近一倍,可耕地却并没有增加,反而因为辽国占据幽燕,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大理又分去了西南大片土地,所以耕地面积在宋朝实际上是减少了。
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宋朝的"人地矛盾"可想而知,不得已之下,只能大量的开荒造田。这样一来人地矛盾的问题相对来说是解决了,可是也挤占了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比如老虎。
所以说,不是大宋的老虎变厉害了,也不是老虎就欺负宋朝军事能力不行,而是面临着严重的"人地矛盾"问题的大宋,不得不大量开荒造田,挤占了老虎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迫使老虎不得不"与人争食"甚至是"食人"。
严重的"虎患",导致宋朝对于虎患的治理,是一场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全民行动
现代人对于宋代"虎患"最初的了解,应该是来自于《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桥断,水泊梁山的好汉武松在回家的路上,路过景阳冈,用一根哨棒打死了景阳冈上为恶多年的老虎,成为当地百姓敬重的英雄。
但武松毕竟只是个演义中的人物,现实生活里,宋代的普通百姓遇到老虎,能逃命就已经算是邀天之幸了,更多的还是被咬伤咬死,惨不忍睹。
根据元代人脱脱编纂的《宋史·别集》记载:
"近岁平江虎邱有虎十余据之,同里叶氏墓舍在焉。其一大享堂,虎专为食息之地,凡人兽之骨交藉于地,蛇骨亦有之。"
由此可见,宋代虎患的严重之处。
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足而知礼节"。任何道德标准的建立,都是在生存的基础之上,老虎要生存,人也要生存,当老虎的生存受到人的威胁之后,老虎就会食人。可当老虎开始吃人的时候,人类自然也会反击。
武松打虎虽然只是演义,但其中对于宋代人深受虎患滋扰,经常组织人打虎的描写,却是有迹可循的。真实历史上的宋代,打虎不仅是民间的事情,官府,甚至皇帝都参与其中。
当然皇帝不可能亲自去打虎,但他可以以政策的方式,鼓励民间打虎的行动,甚至派出军队去帮助民间剪除虎患。
根据《宋史》记载,熙宁六年,宋神宗曾经为捕虎下过一道诏令:
"应有虎豹州县,令转运使度山林浅深,招置虎匠,仍无得它役。遇有虎豹害人,即追集捕杀,除官给赏绢外,虎二更支钱五千,豹二千,并以免役剩钱充。"
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的虎患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境地,而对于虎患的治理,也不仅仅是民间的自发行为,而是有着包括国家政权参与的全社会普遍参与的一场全民运动。
宋人在捕虎的同时,又坚持不"妄捕"的前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出朴素的万物和谐意识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人和老虎争夺生存权的这场战斗,显然是人类更胜一筹。事实上,自从掌握了火和使用工具的技能后,在与自然界其他种族竞争,抢夺生存空间的战争中,人类就总是站在胜利的一方。
这一点无可置喙,生存不仅是老虎,也是人类的第一本能,当老虎危机的人类的生存时,灭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至于说这场战争是由人类大量开辟耕地,破坏环境而引起的,都只是站在现代角度上的隔岸观火,对于宋代的人来说,环境破坏还是跟遥远的问题,而当下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难能可贵的是,宋人在治理虎患的过程之中,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赶尽杀绝,而是带着朴素"环境保护"的理念,针对那些对人类安危直接产生威胁的老虎。
事实上,这种朴素的"环境保护",或者说"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中,并不是从宋朝才开始兴起的,而是源远流长。
比如《后汉书》中记载,东汉安帝永初年间,太守法雄就曾对赶尽杀绝的捕虎政策做出批评:
"凡虎狼之在深山,犹人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所致……毁坏陷阱,不得妄捕山林。"
由此可见,古代中国人在捕虎以避免人类损伤的同时,也强调不能"妄捕",主张"仁及飞走",体现出希望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朴素观念。
到了宋代,这种思想也被当时的人们所继承,比如前文所提及的宋神宗下的那道诏令里,对于老虎"追及捕杀"的前提,是"遇有虎豹害人",正是体现了这种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看上去似乎有些矛盾,一边是人类大肆的开荒造田,挤压老虎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招来猛虎食人以后,又全民性的开始捕虎杀虎。另一边是在捕虎的同时,又强调不妄捕,似乎是有些虚伪。
但实际上,正是这种"虚伪",才反应出人之所以为人,是除了本能的生存需求之外,还有精神的需求。不得"妄捕"的真正含义,在于在面对与其他自然万物的冲突的时候,人类没有过度的攻击性,而是在保障自己最低生存需求的同时,也希望能和万物共享家园。
另一方面,宋朝的有识之士们,其实也已经意识到当时"虎患"的严重,与人类自身的发展挤压老虎的生存空间有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虎和谐共生的设想。
宋人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写道:
"岭右顷俗淳物贱。吾以靖康岁丙午迁博白。时虎未始伤人,村落闲独窃人家羊豕,虽妇人小儿见则呼而逐之,必委置而走……村人视虎,犹犬然尔。"
蔡绦指出如果人不有意的去伤害虎,那么人和虎之间的关系,也能跟人和犬之间的关系一样,达到和谐共生的最终目的。
不管这种想法有没有可能最终实现,但是从体现当时人朴素的和谐思想,追求人与万物和谐共生这一点来看,是毋庸置疑的。
综上,宋朝时虎患的的泛滥,其根源在于人口大量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造成的"人地矛盾",时人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开荒造田,挤占老虎的生存环境,迫使原本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的老虎,不得不与人类接触。
当老虎严重危及到人类旅客行人安危的时候,宋朝就爆发了全民性的捕虎运动,在这过程之中又有很多人因此而死,更加剧了人虎之间的矛盾,促使"战争"扩大,老虎在这场运动中可谓是损失严重。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的是,在治理虎患的过程之中,宋朝人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捕杀,而是从最低安全需要出发,施行以捕杀和驱赶其遁入山林合二为一的政策,阻止"妄捕",并尝试建立人与虎和谐相处的世界,体现出宋人原始的环境保护主义。
时至今日,老虎已经难觅踪迹,但环境保护的课题,对于人类来说却更加紧迫,在保护那些已经濒危或者即将濒危的野生动物的同时,是否能秉持着这种在保证自己生存需求的前提下,善意的面对那些还未曾走到灭绝边缘的其他动物,才是环保的真正意义吧。
参考文献:
《宋史》
《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