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刘海粟美术馆的“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落幕后,展览期间举行的工作坊等公教活动成果,近日以展览形式在展馆展出。展览以“情绪地图:共享疗愈艺术工作坊”“故事商店”“豆本工作坊”三项活动为切入点,试图通过艺术走入每个人的内心故事。
此次展览的主题之一是 “疗愈艺术”,其中“情绪地图”通过对自己身体的内省,试图让“人与自己”交流;“故事商店”是将自己的困惑和他人吐露,是一种“人与人”的交流;“豆本工作坊”则以城市记忆为题,完成“人与空间”的交流,而三种方式最终都指向每个人自己的故事。当下,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下,艺术和与艺术相关的疗愈如何更多地发挥作用,除了多方推动外,也需要更多的社工志愿者、社工艺术家去实践。
1889年5月,梵高自愿进入法国圣雷米的一家小疗养院,7月,他遭受了一次严重的精神病发作,病状持续了一个半月。他通过艺术与自己和解,这期间,除了诞生了不少经典的作品外,“艺术疗愈”也被开始被知晓。自上世纪50年代起,艺术疗愈在医学领域的运用,渐渐被大众认知和应用,“星星的孩子”的绘画,舞蹈疗愈等手段,也让人在艺术中抒发自己,寻得安宁之境。
但梵高所做的“艺术疗愈”属于医学范畴,而此次展览主打的“疗愈艺术”属艺术的范畴,何为“疗愈艺术”?或许在美术馆的活动中可以获得一些答案。
走入展开看到的黑色人形牌走入刘海粟美术馆4号展厅,一个个悬在展厅中的形态各异、只见隐约模样的黑色人形版,如同贾科梅蒂雕塑中的黑色人影,在未知方向的深雾中迷失。在这无边的黑色中,一些彩色字条却吸引着人们去阅读
“温暖 从胸前 渗透至 手指末梢”,“颜色会随着 心情改变 微妙的 情绪变动 让我很惊喜”“我把蓝紫色 放在了 舒服的睡姿里”……
展览中一些如诗歌一般的彩色字句当慢慢走向人形版的正面,豁然开朗,每一个人都色彩缤纷。这一个个人形,源自参与者用色彩构成的“情绪地图”,不同的颜色也代表着每个参与者对自己内心的参悟。
人形牌正面丰富的色彩以情绪地图向内心窥探
“情绪地图:共享疗愈艺术工作坊”从9月中旬开始共举行了4场活动,其中两场通过官方微信公号公开招募,一场面对KOL,一场则是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的公益专场。
展厅内这件最为醒目的、装置艺术作品便来自于这4场活动的60多位参与者,他们在意大利职业艺术家治疗师王忠升(意大利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在读,从事装置艺术和共享疗愈艺术的创作)的启发引导下,面对自己的内心,感受颜色与自己情绪的互动。
“情绪地图:共享疗愈艺术工作坊”中,参与者将代表情绪的颜色涂到小人的身体上澎湃新闻记者参与了其中的一场工作坊,在两个多小时的活动中,王忠升在介绍相关理论背景后,参与者会通过一些简单的团队活动互相认识并唤醒身体。此后每个人会发一张纸,并选择五种颜色代表自己五种情绪对应到纸上小人的身体上,完成个人创作初体验;然后,两两组合以自己的身体为轮廓,用画笔、海绵等工具进行集体共享作品的创作,也就是如今展厅展示的作品。最后,是每个人对作品的自我陈述,便是出现了展厅上的彩色语句。
一位参与者讲述了自己曾答应别人一件事却为完成,在画了这个红色的人后,说“到了今天,我想想就这样吧,反正‘事无反顾’”疗愈艺术工作坊的体验,主要关注每个人内心纯粹心理的表达,虽然在面对普通人、KOL(或明星)和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举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专场体验中,王忠升的启发方式会有所不同,但他认为,4场工作坊都是“用艺术让情绪能量安全着陆,并转化为滋养的源泉。”
展览现场如今,4场工作坊在同一个场域中呈现,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创作者也没有被贴上标签,而是与普通人的作品共同创造了一件属于公共社区的装置艺术作品。他们通过艺术得到了自我认同和社会归属感,并在多元化、包容性的艺术语言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人人都是艺术家”不仅仅是博伊斯所表达的含义。
职业艺术家治疗师王忠升在“情绪地图:共享疗愈艺术工作坊”中与参与者探讨在展览中并没有给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创作者贴标签。据刘海粟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赵姝萍回忆,其中一位参与者画了紫色的自己,但在身体的中心却有一点黄,她解释说,初中老师告诉她浅紫色代表智慧,黄色代表温暖,她的黄色是胃,这是每周吃母亲送来的饭时胃里的温暖。
“黄色是胃,这是每周吃母亲送来的饭时胃里的温暖”其实每个人在与自己沟通后,画下的自己都是一个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只有自己知道,也许分享了部分。澎湃新闻记者在看到一件被涂成黑色的人,而大约心脏的位置却画了一艘红色的帆船,似乎要驶向远方。虽然并不知道这件作品出自谁之手,但似乎能感到一些与自己的共鸣。
展览现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情绪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也都需要有输出和表达的窗口,艺术或是抚慰心灵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平等的、自我融入社会的方式。
在近60个人形板中,有一个来自歌手吴克群,他也参与了一场“情绪地图”工作坊。吴克群最近的一张专辑发表于2019年,名为《你说我听着呢》,这刚好与“故事商店”不谋而合。
展览中设的“吴克群留言箱”以音乐与豆本链接城市交流
“故事商店”位于愚园路上,它像是一个承载城市街区记忆的空间容器,在“故事商店”的外墙玻璃上,写着:
“在我们的卡片上,留下你的故事,挂在墙上地图中的故事发生地,然后去找我们的老板去换取ta的故事,也许你还能换到老板的一首歌、一幅画……”
“故事商店”中挂着的留言牌“故事商店”如今在美术馆的展厅中再现,作为故事商店的首位一日店主,音乐人汤木在此用音乐交换故事,并为讲述者谱写自己的、唯一的曲子。汤木《摇船歌·寻谣》无论是作为歌手的吴克群,还是汤木,他们的音乐主体似乎都在进行一种转化:从我唱你听,到你表达内心的想法,我为你而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因为倾听和音乐变得更为纯粹。吴克群还在展览中设了一个留言箱,观众也可以把故事投递给他,他也以音乐的方式继续倾听。吴克群的留言处——你说,我听着呢走出美术馆,带着音乐故事的“故事商店”也位于社区之中,它的存在也成为本街区乃至更多城市人述说内心的通道,尤其在日渐冷漠的城市森林中,似乎音乐成为链接人与人情感的一种方式沟通的通道。
“故事商店”中的音乐人汤木而关于街区和城市的故事,则在“豆本工作坊”中体现,“豆本”指的是尺寸非常小的绘本,或叫迷你书,是当下年轻人比较喜爱的绘画载体,用豆本绘画的形式拼凑起与“城市、记忆、故事”相关的记忆碎片在一个秋日夜晚在刘海粟美术馆发生。当天所画的作品也在展览中陈列,只是为了配合展出的效果,“豆本”在被稍微放大展出。
“豆本工作坊”展览区域“豆本工作坊”的参与者大多是素人,在独立艺术家阿咸(张茴菁)的启发下整理思绪,并将记忆落于笔端。豆本的创作方式有点像四格漫画,或者连环画,但其故事的表现更为自由。
展出中,有一件豆本的作者是一位妈妈,她以地理的方式画下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成长的痕迹,在哪家医院出生,读了哪所幼儿园,搬了家,又读了小学,再到了如今的中学。这位妈妈质朴地画下了儿子每一个成长的环境。据赵姝萍说,原本当天的工作坊针对的是初一学生,但因为课业太重,儿子只能在一边写作业,由妈妈代劳,她一边画,一边询问儿子各个阶段所在环境的细节,再按描述画下操场、花坛等。妈妈所画下的细节,也如同再一次经历了儿子的成长。
“豆本工作坊”中,一位妈妈为儿子画下生活地图有一件豆本来自一个叫小宝孩子,她曾经看了一个《喜鹊与岩石山》的故事,讲述了一只喜鹊每次回来都会给光秃秃的岩石山带来惊喜,后来岩石山上长满了树木,但是喜鹊却因劳累而死。但她觉得结局有点悲伤,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把结尾改成喜鹊带来了一群小喜鹊,它们衔来种子播撒在岩石山上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喜鹊与岩石山》的故事,被小宝小朋友改编为《小鸟和小山》一个个豆本,记录的是自己的故事,也是城市的故事,豆本画下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看向了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尤其在疫情以后,每个人的行动范围在缩小,开始更关注自己的城市和所在的社区社群,乃至自己的内心,同时也重新审视人与自己、与城市的关系。
一个有关童年记忆的豆本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把“‘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系列工作坊成果展”看做是“艺术社区在上海”展的回响,“案例与论坛”从学理性和方法论的角度就“艺术社区”进行剖析,并强调了“社工艺术家”“社工志愿者”的概念,工作坊则是一次次的落地实践。在此前展览引发出的“微城市”、城市生活圈的诸多探讨,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下,艺术和与艺术相关的疗愈如何更多地发挥作用,除了多方推动外,也需要更多的社工志愿者、社工艺术家去实践。而展览是一个通道,它通过不同载体(音乐、艺术、豆本)连接所有人、激活城市生活,与参与者、与参观者的相遇和互动,让我们再次发现这座活生生的的城市。展览会在10月底落幕,但对艺术社区的探讨,将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