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趣谈古代的"滴血认亲",简单操作的背后,其实是毫无科学依据

2020-10-21新闻35

如果你经常看古装剧,那么"滴血认亲"这个桥段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种自古以来就流传的认亲方式,经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已经路人皆知。之所以如此操作,是因为孩子的母亲不会有错,自己亲生出来的,假不了。

但对于孩子父亲不知是谁或者身份存疑的话,那么根据当时现有的科学数据,就只能采取滴血认亲的方法进行身份核实了。那么这种认亲的方式到底靠谱吗?看似简单的方式,能够有那么准确吗?

一般来说,滴血认亲在古代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将血滴在骨头上,如果能够渗进去就是亲生的;第二种就是常见的合血法,将疑似双亲的两个人各从手指上取一点血出来,两滴血全部滴入水碗中,如果两滴血能够融合在一起就证明这两个人是亲生的。影视剧中一般采用的都是合血法。

关于滴血认亲,曾经在古代出现过很多荒唐的事迹。《南史》中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南朝齐有一个人叫萧综,他的母亲吴景晖因为非常漂亮被选入宫中,成了当时皇帝萧宝卷的妃子,在他母亲怀孕七个月后便提前生出了他。此时宫中流言四起,怀疑萧综不是萧宝卷的子嗣,等萧综长大时自己也开始对自己身份怀疑。

不久萧宝卷荒淫无道,众叛亲离,最终死于宦官手中。萧综感到机会来了,于是一个荒唐的计划由此产生:一天夜晚,萧综悄悄挖开了萧宝卷的坟墓,取出尸骨后将自己的血滴在骨头上,此时血液神奇地渗入了进去;疑心很重的萧综又残忍地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再次用自己的血来测试真伪,当血再次渗入骨头之中后,萧综这才相信自己的确是萧宝卷的亲生儿子。为了自己认亲得出真相,挖祖坟杀亲子,也是奇葩不已了。

三国时期谢承所著的《会稽先贤传》中也记载了这样一件故事:一位叫陈业的男子,其兄渡海遇难,同船还有六十余人共同遇难;为了辨认面目全非的遗体,陈业仰天大哭,用合骨法测试关系,终于找到了兄长的遗骸;其他百姓也一同效仿,在一片哭声中纷纷找到了各自亲属的遗体。

而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利用"滴血认亲"来破获冤案和大案。方法也跟萧综的方法一致,将疑犯的血滴在死者的骸骨上,来确认身份。不过从科学上来说,这样的方法其实是靠不住的:人体死亡后,经过分解仅剩下骨骼,这样的骨骼因为是腐烂而成的,骨头表面都密布了许许多多,肉眼看不到的细缝与"毛孔",任何人的血液滴在上面都能渗入进去。

而如果骸骨上依然存在一些残留的软组织且结构完整时,那么此时在滴入任何人的血(包括凶手),那么都不会发生血液渗入骨头的情况,可见这样的处置方法不仅科学上说不通,对于实际破案也不能起到过大的的作用,但在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的古代,这也算是一种科学方式。

古代使用合骨法其实有许多限制条件,只能是生者与死者之间进行鉴定,一旦在生者与生者的鉴定就无可奈何了。但这也难不倒聪明的古人,除合骨法外第二种认亲方式——合血法就此应运而生。具体操作是将两人刺出的血滴在带水的容器内,看看能否融为一体,如果能融合在一起,就说明存在血缘关系。然而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到底有用吗?

与前面的合骨法一样,这种合血法也是不可信的。正常人的血液中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由于渗透压的关系,红细胞会在水中会吸收水份而胀破,细胞膜胀破后自然就没有了"隔膜",也就不会出现独立的现象。从肉眼看,血和水融为了一体,而实际是红细胞破碎后混在一起,不是真正融为一体。所以用这种方式根本就无法判定两者的关系,不管是不是血缘关系也是如此。

滴血认亲虽然是不可行的,也没有科学依据,不过血液的鉴定的确可以提供两人真实关系的有力证据,这个就是DNA的现代技术。早期时采用红细胞分离来进行亲子鉴定,但这个方式只能验证不是亲生的,无法证明是否有亲缘关系,并且准备率也不高。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抗原亲子鉴定被推了出来,准确率能达到八成。到了1985年莫里斯人发明了更有效的鉴定方式,准确性接近于100%。在采集的DNA的片段上共有十六个点,放在仪器上如果发现有三个点存在差异,那么这个孩子就不是这个人的亲生。

结语

滴血认亲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虽然方式有些荒唐,但在那个医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这种认亲的方式也平息了不少事情,少了很多争端。毕竟它测不出"非"亲缘关系,可事实真相也许只有自己最清楚了。

参考文献

1.《南史:萧综传》

2.《DNA与滴血认亲》

3.《会稽先贤传》

#认亲#科学#滴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