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宇宙中的星体为什么会自传,这幕后的推手是“谁”

2020-10-21新闻16

谁是星体自转的幕后推手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要使星体自转保持数亿年之久,仅有惯性是不够的。星体当然不会是永动机,其自转必有维持它的动力。

根据“高温高压下物质中的电子会逃逸”这个原理,星体的内部只要存在高温和高压,就会产生电子的运动,而电子的运动就会最终形成星体磁场。

关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可以用左手定则轻松地找到答案:把手掌心对着地磁N极(地球北极),让磁力线穿过掌心,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电子运动的反方向),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地球自转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电流和磁场。

从理论上说,只要这颗星体受到另一颗星体的激磁,就会形成两极对称的磁场,星体就会被启动自转;如果另一个星体为它提供了电场引力,也会打破它电磁场的球对称格局从而起到激磁的效果;此外,星体的撞击在达到一定威力时也会使星体产生旋转力,但这种情况极其特殊。

地层是由半导电物质所构成,尽管处于高温状态下的这些半导电物质会有极大的电阻。但由于电子逃逸的动能和速度都非常大,会使电子像接力赛一样从地心向外溢出,形成恒稳的电流。这就可以把地核到地表的物质看成是由无数的通电导线构成的,每根导线都由地表指向地心;这些导线在磁场和电流的相互影响下,无一例外地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整个地球因此被造成一部直流电动机,产生了较快的自转。但是,根据直流磁电机的原理,磁场的旋转和转予的转动是永远不能同步的。地球作为一个异步的直流电动机,其地核与地幔的旋转必然不会同步,内核与外层转动将会永远保持着一定的转数差。

美国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地核的自转与地壳和地幔的转动并不同步,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佐证。

行星的公转动力也一直使人感到迷惑不解,因此,康德的“行星是由围绕原始太阳旋转的薄盘物质演化来的”这一假说使人们深信不疑。在这个假说中。

康德认为太阳系行星普遍存在的向心力来源于太阳的吸引,公转的动力也来源于这种向心力。他假设,一颗行星受到了引力作用,它就会沿着引力的方向加速掉落“下去”,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引力的中心体合为一体。在加速运动中如果受到侧面一击,而且这一击的力量足够大时,这颗行星就会从中心体的附近掠过,以降落时所获得的速度再升高到降落前的高度,以便继续不断地沿着轨道围绕中心体运动。

康德的上述说法是没有说服力的。这种“侧面的一击”是很特殊的现象,不能造成宇宙中星体沿圆形轨道运行的普遍现象。如果是引力的作用形成了这种运动,轨道应该是扁的,怎么会接近圆形呢?

还有另一个让康德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是,为什么卫星不选择恒星作为它们的“主人”,却偏要充当行星的追随者呢?比如月球,与地球相比,太阳对它的引力更大,太阳的影响会使月球在太阳系内成为行星,月球没有理由成为地球的“奴仆”而对太阳“不恭”。

按照引力的本质是电场力的原理,在宇宙中漂浮的不带电的星体之间并不存在万有引力。不带电的星体只有在闯入带电星体引力场时,它才会被该星体的引力捕获。结局有三种:一是落到星体表面。科学家对太阳的研究表明,数亿年间它吞噬了大量由岩石构成的含铁的小行星和彗星,这就是有力的佐证。二是被引力加速从而飞向远方,成为另一颗带电星体的伴侣,或成为一位宇宙孤旅。三是在引力场中按扁圆的轨道做环绕运行,就像彗星的轨道一样。这是因为中性星体的直线运行惯性很难被恒星的引力完全抵消,因此,绝大多数被捕获的中性的行星是在扁圆形的轨道上运行的,即使经过恒星引力场数亿年的修正其轨道也不会变圆。只有带电星体在恒星的磁场中,才会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稳定地按相对较圆的轨道运行。

多年来对人造卫星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人造卫星并不乖乖地运行在指定的圆形轨道上,总是要不断地对它进行纠正。有人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把卫星的一面涂上深色的油漆,它就“听话”多了。

这真的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有人解释说,深色的油漆会吸收太阳的鞍多热能,而另一面却不会,这种能量的差异会使卫星的轨道发生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同一物体上如果出现两种不同的温度,那么温差电现象就自然地产生了。这种温差电势的存在,使物体的表面产生了相对的两个电场,电场在磁场内受到了作用力,因此卫星才会有稳定的运行轨迹。现代科学证明,电离层和磁层是行星的普遍现象。

行星普遍存在电场,在太阳的磁场内每个行星都可以被看成一个带电体。比如,经科学证实,地球电离层的最外层(F层)就存在大量的电子,这使整个地球在太阳的磁场中显示负电场特性。

而太阳却是一颗带正电的星体。它时刻都在向外抛射正电粒子。正因为如此,航天员才发现“太阳系中处处存在着电流”。

如果一颗带负电的行星进入太阳的电场力作用范围,它必然会被太阳捕获,但它却难以撞向太阳表面,这是因为电场在磁场中还受到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力,即洛仑兹力。洛仑兹力是一种复杂的电磁力关系,它解释的是带电体(电荷)在磁场中的受力问题。其原理表明,带电体的速度方向与磁力线只要存在有一定的夹角,带电体就会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带电的行星只要最初的速度方向与太阳磁力线的方向存在一定夹角,它都会因受到洛伦兹力而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这就是公转动力的来源。

这就构成了这样一个太阳系的运行规律:太阳靠电场和磁场束缚着八大行星,行星因自身的电场在太阳的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而做圆周运动;行星靠磁场和电场束缚着它们的卫星,卫星因自身较弱的电场在行星的磁场中受洛仑兹力而做圆周运动。负电场较强的行星靠近太阳,受到的洛仑兹力较大,运行速度较快;负电场较弱的行星远离太阳。受洛伦兹力较小,运行速度较慢。因此在太阳系中,行星由近及远是按照电场的强弱来分布的。

行星的卫星与太阳带有同性的电场,它们之间没有引力,甚至有较弱的斥力,因此它们才能够绕行星公转而不围绕太阳公转。

由此可以看出,电场在星体运行中起到的是主要的作用。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是太阳捕获的带电场的星体,它们在太阳的磁场中都因受到了洛仑兹力而做圆周运动。而中性的星体却很难做稳定的圆周运动,就像彗星。它们的结局或是撞向吸引它的带电星体,形成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或是被星体的引力加速,飘向更远的星际。绝大多数星系的恒星存在行星的这种运行结构,每一个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文单位都构成了一个宇宙的“原子”——正核被负电体环绕的物质形态。而恒星与恒星之间就是斥力与引力的辩证统一,就像物质的分子。

公转的动力源于洛仑兹力。这可以对宇宙中许多现象进行解释。比如。天文学家发现天狼甲和天狼乙每隔50年彼此绕行一周。当天狼甲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时,天狼乙绕天狼甲公转;当天狼乙成为天空中最亮的星时,天狼甲围绕天狼乙公转。

许多科学家对此现象很不理解,这两颗星不断变换主仆角色让他们觉得奇怪。如果我们明白了是洛仑兹力导致了星体公转,那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当一颗恒星的电场和磁场发生改变时,它必然影响附近星体的运动。天狼甲和天狼乙正是因为彼此的电磁场在周期性地交替改变,所以才会有互相绕行这样的现象。

宏观星体的运动和微观原子领域的运动有共同的规律。行星围绕恒星公转与电子围绕原子核的运动具有相同的性质,只不过电子在运行中受到的磁力较为复杂,不能保持行星那样的公转同面性。但有个别例外,比如铁磁质,它内部一些电子的运动应该是符合公转同面性和同向性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形成两极对称的磁场。

由于电场的复杂性,各星体之间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带有同种电场的星体之间相排斥,带有异种电场的星体之间相吸引。

依此原理,可以对恒星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解释,即带有同性电场的恒星之间将显示出排斥力。天文学家对宇宙的观测发现,恒星间普遍呈现光谱红移(个别例外),即所谓彼此远离现象。正因为这个现象,“大爆炸”假说才被很多天文学家奉为真理。

如果彼此远离真的是客观实际。那不正是电场斥力在发挥作用吗?

#科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