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不可或缺。近日,坪山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积极落实“六稳”“六保”,通过沟通协调,巧用“活封”措施,在一起执行案件中促成和解,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实现企业生产与执行两不误。
“疫情”遇“危机” 双方当事人同陷难关
“我们现在资金告急,经营陷入困境,员工们也闹起来了,希望执行法官帮我们追回欠款,以便发放工资。”日前,深圳某机电公司负责人前来坪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期缓解现金流压力,解决公司燃眉之急。
原来,在深圳某机电公司与深圳某五金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经坪山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约定深圳某五金公司于2020年6月30日前分三期偿还深圳某机电公司货款21.6万元。深圳某五金公司到期未能偿还款项。而在此期间,受疫情影响,深圳某机电公司陷入生产经营危机,无奈之下,故向坪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解疫期民困十万火急,案件受理当天,执行法官便开展执行工作,立即启动财产查询,发送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并深入被执行人厂区进行现场调查,详细了解生产经营情况。经调查,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深圳某五金公司亦深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不景气,资金流也捉襟见肘。
“活封”留“活路” 企业生产执行两不误
此案若简单就案办案、直接执行,强制查封势必造成企业停工停产,影响巨大且容易增加社会不稳因素。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早日摆脱困境,充分考虑被执行人仍在生产经营的现状,在保障申请人权益的前提下,执行法官依法对被执行人的生产设备采取“活封”措施。
被执行人的生产设备被“活封”后不得转让、抵押或者是出租、赠予,但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相关设备,让查封财产能够物尽其用;在避免社会资源浪费的同时,让企业能继续生产经营,以让其有能力偿还申请人执行人的款项。这项充满人性化的查封方式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作为被执行人的一方也积极配合法院“活封”。
执行法官进一步做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告知申请执行人在公司逾期未还款的情况下为企业复工复产考虑,已经网开“疫”面,实属不易,于情于理,公司情况好转后应当立即履行还款义务。随后,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执行和解工作,在坚持“涸泽而渔”不如“放水养鱼”的理念下,开诚布公地讨论案件解决方法,最终成功促成双方达成“先还十万,余款延期结清”的执行和解协议。和解达成后,法院扣划了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存款,钱到达法院账户后在第一时间划拨给了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人的员工顺利拿到工资,被执行人的生产经营也得以维持,实现既让案“结”了,又让厂“活”了的效果。
善意文明执行 “保”生机“稳”阵脚“优”环境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被迫按下“暂停键”。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复工复产,“保”生机“稳”阵脚“优”环境,成为了市场主体最大的担忧。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坪山法院把服务保障企业发展作为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提高司法服务水平,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切实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司法力量。
一是慎用司法强制措施,谨慎查封、冻结企业资产,对因面临司法手段难以正常经营的企业,研究合理的解决方案,选择采用对企业生产影响最小的执行措施,为企业恢复生产、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完善执行手段,对暂时经营困难但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灵活采取以物抵债、分期偿还等多种方式,适当放宽强制、保全措施,最大限度保住市场主体、保障居民就业。
三是完善失信惩戒制度,有限性运用失信黑名单制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被执行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确因复工复产需要,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及时解除限制,为企业增强造血功能、维持正常运转提供最大便利。今年1至9月,坪山法院执结案件2258件,执行到位金额5.646亿元,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36人次,限制消费1472人次,依法解除限消措施181人次。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刘斌 沈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