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思南县塘头镇旗山社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纵深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巧借“一联一坝一社一站”,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变为脱贫攻坚制胜优势,全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致富桥”建设,实现就近就业、安居乐业。
“一联”夯基础,支部建在家门口
借鉴全县先进村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经验,与县级安置点丽景社区开展长效协作,促进后续扶持同进步、共发展、双促进。
支部“联建”强堡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社区党员、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工作员等到丽景社区学习交流,邀请社区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能人到社区培训指导。学习丽景社区在基层组织建设、管理党员服务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业创业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党员群众在学习中找差距、在反思中促提升
社社“联合”促提升。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与丽景社区劳务合作社建立长期劳务协作机制,新市民依托丽景社区劳务合作社发展社区集体经济产业、组织化劳务输出、驻外劳务服务站、新市民农贸市场、新市民自助洗车场等经验做法,建立长效劳务合作机制,签订就业协议。社区902人搬迁劳动力加入丽景社区劳务合作社,与丽景社区搬迁群众享有同样的就业服务和同等权益。到目前,协作解决就业12人次。
产业“联谋”促提质。组织两个社区党员、专业合作社工作员不定期开展探讨研究,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听取意见等方式,互相摸底基本情况、主导产业情况、产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扶持产业举措、创业模式等情况,结合实际,建立优势清单和问题清单。不定期交换创业资源、创业规划、创业前景分析等意见,分析研判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发展举措,形成创业互持、产业互协、资源共享的有效衔接。到目前,开展行业、职业、创业、就业、产业交流研判3次,促创业3人次。
“一坝”办产业,坝区兴在家门口
将安置点旁的万亩坝区转化为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的优势,推行“党组织万亩大坝 搬迁群众”就业服务模式,聚拢零散劳动力,搭建“致富桥”。
组织引领,上下“一盘棋”。全面整合坝区劳动力、耕地、技术和资金等资源,按照一坝一策、一坝一方案要求,引进、扶持和培育结合,创新思路,突出龙头带动、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党建引领聚产业带农民,聚人才带基地、聚基地带企业、聚企业带产业、聚产业带居民,建立“党组织 万亩大坝 龙头企业 合作社 搬迁群众”组织方式、万亩坝区与搬迁群众的长期联系服务机制,坝区用工需求向搬迁群众倾斜,实现党组织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和搬迁群众的有效联结,促搬迁群众进入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和居民增收“两促进”。坝区发展2000亩莲藕、2000亩精品水果、200余亩水产养殖等,引进龙头企业10余家,长期带动就业80人,带动弱劳动力就业26人。
技能实训,邻里“一基地”。建立坝区技能实训基地,部分贫困劳动力培训向万亩坝区倾斜,推动新型农业产业技术、创业规划等方面培训常态化,定向培训一批技能型新市民人才。引导搬迁群众中的土专家、田秀才在坝区发挥余热,为坝区建设、合作社经营管理传授本土经验,支持和鼓励搬迁劳动力就近坝区务工。今年开展实训5次。
菜篮经济,一分“微田园”。充分利用安置点地理条件,在坝区流转50亩土地,建设‘微田园’项目,政府统一流转土地,按照户均一分地的标准有偿配置,通过抓阄的形式认领菜地,为搬迁户打造建设家门口的“菜篮子”,既让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破解搬迁群众中老年人故土难离的土地情怀,弥补搬迁群众过去在农村常年干活的农耕习惯,促进邻里交流,让老百姓记住乡愁,满足生活所需。部分家庭人口少的搬迁群众,一年四季种植蔬菜到集市做起“菜篮子经济”。
“一社”强统筹,务工留在家门口。以“民心党建”为抓手,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及“五步工作法”,采取“民心党建 专业合作社 搬迁群众”运行模式,抓产业发展促就业。
筑牢“民心党建”。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突出党委政治功能,优化组织设置,健全组织体系。按照“居社合一”方式,成立了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整合社区就业创业资源合署办公、同步推进。推行社区党居监三委班子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班子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同时担任合作社理事长,监委会主任同时担任合作社监事长。推进社区党员发展工作和合作社管理人员培养工作,把党员培养成管理人员和优秀务工社员、把年轻能干优秀党员培养成社区“三委”干部,为社区和合作社储备一批有活力、有想法、有干劲、战斗力强的后备人选。今年,确定发展对象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培养合作社管理人员6人。
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合作社章程,完善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和财务管理制度,细化理事会、监事会职责,健全完善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社员考核管理制度,定期对务工表现好的管理人员和社员进行表彰激励,及时加强对务工表现较差的管理人员和社员进行教育引导,并将考核结果与社区评先推优、春晖励志超市积分兑换等挂钩。
选好发展产业。按照各类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入社、作为社区集体经济原始积累来源要求,合作社发展葡萄产业700亩,通过利益联结,聘用贫困户参与种植、施肥、浇水、除草等管理环节,基地解决技术人员就业3000余人次,长期带动就业50人。依托一山一园,争取建设了常思创业就业基地旗山爱心工坊,推出一系列居家手工活,供搬迁群众灵活就业,为在家弱劳动力、宝妈等提供就业机会。
“一站”优管理,服务送到家门口
按照“就业一人、致富一户”的目标,设立服务中心、窗口和热线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开展就业创业全面服务工作。
夯实服务基础。按照“五有”标准建“新市民·追梦桥”阵地,依托县人社局资源,在社区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窗口和1个服务热线开发4名专职劳协岗,建立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服务机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常态提供培训组织、政策咨询、岗位推荐服务。通过电子显示屏、全员培训、折页宣传、小程序、援助月、留雁行动、东西部劳务协作等形式推荐就业。
强化服务载体。党支部引领,开通创业“绿色通道”,通过逐户发放《思南县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单》,指导有创业意愿者申报创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兑现自主创业补贴和创业场所租赁补贴政策。建立创业一条街,激励搬迁户低价租赁底层商铺,三年不涨租,供实操技能、市场营销、货源“一条龙服务”,协助开家门口“生活超市”,培育经济带,引导搬迁群众自主创办小超市、小商铺等8家。
整合服务资源。党委领导,整合县人社局和群团组织的优势资源,建立新市民“爱心驿站”、工会爱心工坊、春晖社、妇女之家等,为社区搬迁群众提供精准服务。设置“爱心驿站”,为社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劳动者提供服务,让他们“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冷了可取暖、热了可纳凉”。成立春晖社,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将搬迁群众的能人贤士亲戚朋友资源转化为搬迁群众的就业资源。成立黔岭家政小屋,服务社区搬迁妇女。为青少年、农民工、妇女提供创业就业服务58次。(图/文 沈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