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洲)据工信部官网消息,10月19日,工信部发布批文,同意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另外,在2020年1月3日,工信部也发布了关于中国联通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的批复。至此,三大运营商均获得在物联网领域开展eSIM技术应用服务的批准。
不同于传统的SIM卡,它并没有一个实物卡,而是电子化的数据文件。用户可自主下载eSIM到移动终端,实现普通SIM卡的功能。由于智能手表等较小的终端不方便安装SIM卡,eSIM技术可谓5G物联网的核心,它的正式应用才是真正开启5G时代万物互联的基础。
三大运营商均获eSIM服务批文
在10月19日工信部的批文正式发布后,国内三大运营商均可以开展在物联网等领域的eSIM技术应用服务。这意味着传统的SIM卡今后可能会成为历史,像早年的磁带、软盘一样在我们的信息生活中消失。
从工信部批复的文件看来,三大运营商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是有一定限制的。
其一,仅限开通数据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定向话音、定向短信业务。
其二,仅可使用13位号码开展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
其三,仅可在自有渠道办理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而与转售企业合作提供相关服务则须另行申请。
其四,运营商须加强业务规范管理、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对eSIM平台的管理权和eSIM终端的写卡权,不得以任何形式授权其他企业开通相关权限和功能。
ESIM概念、技术的由来及优点
eSIM即电子化的SIM卡,也就是一个数据文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到移动终端。功能上和普通SIM卡无异,各种电子终端产品通过eSIM的技术服务,就能实现连接网络、通话、数据传输等。
eSIM技术的前身是在2011年苹果公司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的一项虚拟SIM卡专利。苹果公司于2014年9月在发布的iPad Air 2时就首次将eSIM技术的概念带到了实际产品中。当时苹果公司将这个技术称为“Apple SIM”。
严格意义上来说,eSIM卡其实是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的,后期由运营商通过远程写卡实现传统SIM插卡的功能,不作为独立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这一做法将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
从澎湃新闻的相关报道得知,此前,三大运营商开通的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就是基于该技术。
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周代卫工程师表示,eSIM卡的出现将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好处,可归结成以下三点:
第一,便利性。嵌入式SIM卡,本身体积较小,可以使终端更为轻便、灵活,而且不需要用户手动去安装SIM卡。
第二,用户可以灵活地进行运营商之间的切换和选择,可以灵活地组建跨运营商的物联网网络。
第三,不受环境、设备特性和温度的影响。
eSIM是5G物联网时代的核心技术
eSIM技术的优点十分明显,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一方面,eSIM技术服务是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制造成本,不再需要SIM卡的卡槽和卡托等配件;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在运营商中灵活切换,省去很多流程和人工成本。
再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它的架构引入了SD包括CI机制,可以更好地保证了用户的数据安全。
最关键的是,5G是物联网的时代,万物互联的基础首先必须保证所有的终端都能接入5G网络,如果以传统方式插入SIM卡上网,对终端制造商是一大考验,例如,在产品上强行接入SIM卡槽,会增加5G终端电路板结构的拥堵,不利于产品外观做小做精的设计。再比如,为每个终端的接入5G网络都申请一张SIM卡,那么电信运营商的营业厅必定24小时人满为患。因此,如果将来连接物联网的设备都采用了eSIM技术,实现信息沟互可谓省时省力,从这一角度来看,eSIM可被称为5G万物互联时代的核心技术。
以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电信为例,中国电信曾向工信部提交《关于开展eSIM物联网业务全网放号的请示》(中国电信函〔2020〕11号)、《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开展eSIM车联网业务试点的请示》(中国电信函〔2019〕24号)、《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eSIM车联网业务试点方案补充材料的报告》(中国电信函〔2019〕135号)等申请文件,这意味着5G车联网场景是中国电信看好的场景之一,而车联网的实现,必须建立在eSIM技术基础之上。
可以想象,5G时代,终端厂商、运营商和eSIM技术方案提供商之间将会产生更多交集,打造出诸多基于eSIM技术的优质场景。